作文教学中改写的具体操作策略

    张兴玉

    新课标强调语文作文培养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目标和任务,并提倡综合性、开放性与人文性的作文教学课堂。《文心雕龙》指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只有继承原有创作规律,并作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创新,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刘勰认为,创作应讲究“融会贯通”,新课标也指出“以开放的眼光多角度的进行作文‘改写也是作文教学理念之一”。由此可见,在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开展“改写”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深入挖掘潜藏的作文教学资源

    1.阅读文本

    从实践教学中可知,课内阅读文本、课外阅读文本是作文“改写”教学的首要资源。课内文本一般是指语文教材的课文、试卷中的短文等,课外阅读文本包括学生课外阅读的所有文本材料,比如小说、杂志、报刊、文学著作等,甚至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宣传页、广告、新闻等均能成为作文“改写”教学的材料。学生习作一般是指学生在考试中完成的命题作文,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写作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或表达不充分的现象,因此可在作文“改写”教学中拿出来重新改写。

    对于不同阅读文本,需要根据其文体形式、文本内容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改写”方式,选定好合适的“改写”角度,把握好“改写”的切入点。比如《黔之驴》可扩写训练,《变色龙》可续写训练、《三个太阳》可缩写训练,《哈姆莱特》将某一幕改写为记叙文,《背影》一文中的“留白”补写训练等。此外,对于古诗词阅读文本,则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古诗词改写成散文、记叙文、议论文、小说等。在作文“改写”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与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改写”方法,并给学生明确的目标,以避免“改写”流于形式。

    2.图片材料

    相对于语言文字形式阅读文本,图片材料则更具想象空间,而且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强,在学生的作文“改写”教学中可发挥不一样的作用。适合应用作文“改写”的图片材料一般包括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美术教材中的图片资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资源等。课堂观察发现,图片资料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具有与众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图片资料的作用,引导学生将图片改写成作文。比如《核舟记》的插图可改写成说明文,《繁星》可改写成以“家乡的夜晚”为主题的写景文等。此外,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宣传图片,可引导学生改写成广告软文,将新闻中的插图改写成新闻稿等。对于美术教材中的一些优秀美术作文图片资料,可写成作品赏析,或者“以物寓情”的抒情文等。

    3.视听材料

    除静态的资料外,动态的视听材料同样可成为作文“改写”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学生而言,视听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常而言,音乐歌曲、电视电影等产品颇受学生欢迎,教师在担心学生因其而“玩物丧志”,不如挖掘其在作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将其开发成为学生作文“改写”教学的资源,对学生实施正确的引导,其效果好过“一刀切”式的压制。虽然视听材料能够在学生作文“改写”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选择其最适合教学的内容应用于教学中。

    歌曲音乐资料,可选择广播、手机等媒介中的材料,不包括MTV。歌曲音乐材料可用于作文“改写”教学中,一是旋律,二是歌词,利用旋律的情感感染力调动学生情感,借助歌词改写作文等。比如《二泉映月》旋律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自由写作抒情散文,比如借助《东风破》歌词改写记叙文等。对于影视作品,则可借助视听双重冲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写观后感,将影视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包括再现人物、续写情节、复述故事等,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写续集。

    二、以新课标为引导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1.整合教学资源

    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资料来看,主要依赖于语文教科书的单元写作训练,使作文教学内容单一,因此从深入挖掘学生生活资源入手,整合教学资源对实施作文“改写”教学十分必要。整合资源包括筛选与重组,在筛选层面,要遵守目标性、适用性、经济性原则,要在生活资源中的文本、图片、视听材料中筛选适合于教学的材料,撇去不适合该年龄段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的内容。比如《水浒传》中某些香艳、血腥、暴力的描写则不适合学生作文“改写”。

    此后,将筛选出的材料进行归类重组,使其系统化、网络化,能够与语文作文教学的开展与延续相适应,符合课程纲要的设置。而且还需要将材料的文体实用性进行分类,分别归组到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材料组,以便教学应用。比如丰子恺的漫画《战争的起源》,适合改写为议论文、说明文、叙述文等,但不适用于扩写、缩写或续写等。此外还可按照材料的教学功能进行分类,比如选材教学、谋篇布局教学、立意教学、修改教学、语言表达教学等。比如《皇帝的新装》可用于语言表达,也可用于选材教学。

    2.训练基本写作能力

    任何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作文“改写”教学同样需秉承“一课一得”的理念,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改写”教学也需要从单项到篇章,以功能模块化的形式,在模块化中促使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形成。

    一方面,在思维能力模块,按照难易程度划分为观察、想象、创新三个能力模块,其中观察能力模块包括察觉力、多视角、抓细节、持久度等;想象能力模块包括情感修养、好奇心、观察积累能力、联想能力、模仿能力等;创新能力模块包括想象力、观察力、批判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再细分功能模块后,按照教学要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资源,开展专项作文“改写”训练。

    另一方面,在语言运用能力模块,通过“改写”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按照作文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将语言运用模块划分為审题、选材、构思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加工等六个能力模块,在每个模块中进行专项“改写”训练,一步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在语文作文“改写”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借助丰富的教学媒体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在视觉类媒体中,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选择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等方式展示图片材料,比如利用幻灯片展示丰子恺漫画《巷口》,引导学生改写作文。还可借助听觉媒体开展作文“改写”教学,比如广播、音乐播放器、手机等,可将音乐《梁祝》改写记叙文的教学。

    语文教师还需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做出改变,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集体作文法、思维风暴法等。如以阅读文本《最后一课》为改写资料,让学生分别扮演小佛朗士、韩麦尔老师、听课者等,并结合扮演的角色改写一篇600字的抒情文。这种融入情感体验的改写方法,能将学生的真情实感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学生写作质量。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中心学校(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