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的研究

    代丽丽

    摘 要:就业指导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关系着学生第一次的职业选择,也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研发现,高校就业指导存在注重用人单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未来高校就业指导应构建“学生本位”、“三维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构建“专业教学,就业指导协同开展的就业指导模式,构建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现状研究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24

    1 成都体育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

    1.1 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

    当前,教育部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全程化指导”。因此,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了职业生涯的教育,所以,就业指导的服务对象也应为全体在校学生。而实际上,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却还是以毕业班级学生为主体,主要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围绕着毕业班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应聘展开,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还未进一步拓展。

    1.2 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开展方式

    目前,成都体育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内容有:制定学校就业政策、收集和发布就业需求信息、组织招聘会等招聘活动、组织就业讲座、就业政策和制度的宣传、就业协议签署指导、帮助求职就业中的困难学生、提高学生面试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具体工作的主要开展方式有:讲座、校园招聘会、就业指导课、勤工俭学实践、社会实践、校友经验介绍会、就业指导宣传资料、职业测评、一对一个别咨询、模拟招聘会、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培训等。

    2 成都体育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策略

    2.1 构建“学生本位”的“三维一体”就业指导体系

    对于成都体育学院而言,就业指导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树立以“指导、管理、服务”为就业指导三维核心理念的工作思路,加强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帮助、职业规划和就业辅导等关键工作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心理学家台德曼认为,个体职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个体所作的一连串职业决策的综合,也是个体职业自我概念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过程。所谓“职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及定型。只要建立职业自我的概念,形成个人的职业取向,职业选择就不再困难。因此,成都体育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自我”,指导学生认清自身特点与专业取向,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指导并帮助学生完成职业选择的过程。

    2.2 構建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实施路径

    “分年级”制定就业指导实施计划。就业指导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就业指导的“分年级”“分专业”“分项目”实施计划,从宏观引导到微观指导不断深入,逐步推进,实现学生“入学——毕业”的全过程指导。

    对于一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行业背景和发展的认知教育。让学生了解行业的背景和发展趋势,增强对行业和专业的认知,热爱自己今后从事的岗位和职业,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二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根据自身优势和不足,进行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参与社团活动,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和工作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三、四年级学生,主要进行职业技巧训练和就业辅导。让学生参与岗位实际,体验工作环境,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特点,指导并帮助学生做好职业选择,开展“个性化”的职业辅导,帮助学生实现成功就业。

    2.3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就业指导活动是指依据学生实际的就业需求,围绕学生就业工作安排的活动设计,尤其是就业信息传导的媒介,也是指导学生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主要手段。广义上讲,就业指导活动包括一切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行为活动,如就业指导课程等;狭义而言,就业指导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为参与主体、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各项活动。因此,就业指导活动的形式必须多样化,贴近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的疑难困惑,实现最优化的职业选择。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根据就业指导活动的属性不同,可以将就业指导活动的形式分类,各类活动可以依据就业指导的“分年级”实施计划开展,在活动过程中,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接洽,对教学部门加强指导,保证活动的参与度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齐蓓,刘华志.提升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7(18).

    [2]于彦民.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06).

    [3]隋爽,孙淑荣.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7(01).

    [4]钟志云,顾米超,杜镇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6(36).

    [5]闫相伟.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新区,2017(04).

    [6]高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大学生成功就业[J].亚太教育,2016(02).

    [7]李冬梅,楚洪波.视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01).

    [8]梅盈盈,夏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公益创业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6(03).

    [9]徐丹.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相结合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