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习作教学初探

    孙东荣

    摘要:怎样基于翻转课堂让习作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呢?在翻阅了一些理论书籍以后,结合自己的几轮习作课例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微课铺垫,施教前明确习作任务;精选素材,激趣中迸发习作智慧;梯度设计,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自学互助,体验中形成多元评改。在此期间笔者注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贯穿习作教学全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日渐成长。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习作教学?评价

    当今社会,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使翻转课堂成为常见的教学模式,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提高了授课的效率。所谓翻转课堂,我的理解是发挥学生自主性,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本课堂的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翻转课堂使课堂回归本真。课堂上,老师们更注重的是引导、发现和关注的过程,这一理念在小学习作课堂中实践效果更明显。那么,怎样引导孩子在习作课前更加有效地自学和准备习作素材,让习作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微课铺垫,施教前明确习作任务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考虑更多环节,考虑得更细致。一节习作课,教师yid 首先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学困点进行环节设计,这些都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进行研究,才能保证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三年级的一节习作课《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这次习作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习作的重点,也是习作的难点,习作的时候很多孩子也无法用文字进行具体表述。在制作微课的时候,我截取了动画片《猫捉老鼠》的一段视频,设置问题启发学生:小猫奔跑时的动作和老鼠逃跑时的动作有何不同?可以怎样准确描述?猜测它们当时的心理,将看到的情景具体化。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再千篇一律。

    通过习作课例研究发现,只要将学习任务和目标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就会围绕目标和任务选择材料。学生为自己的课堂交流做好了准备,也会讨论得更充分、更全面,习作教学的效果明显变好。所以,在习作课前对学生进行目标渗透,更加利于对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习作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精选素材,激趣中迸发习作智慧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自学,老师指导学生自学选择的素材和形式非常重要。三年级习作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将文章写具体,写生动。然而不少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太善于观察或者观察不够细致,很少捕捉一些细节。那么,怎样在课堂中落实呢?这需要媒介和素材!

    在教学习作《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时,我把学校开展的运动会、演讲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通过图片或者小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重温当时的场面和情景。这不但提高了他们习作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习作思路的开发和感受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此基础上,我把视频定格在某一特定的场景上,一遍看不仔细还可以看两遍,还可以放慢镜头再看。比如足球比赛中某个人的表情和动作,可让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此书面表达也就有话可说了。

    另外,在寻找习作素材的时候,我还参考了张祖庆老师的“微电影与习作教学”系列,这个系列有新意而有效益,又是学生们的兴趣点。于是我果断选择《微电影 微写作》作为习作研究范畴。微电影的选择很关键,我选择了大部分孩子感兴趣的动物题材的微电影。我将制作好的动物题材的微电影,发到家长QQ群或微信群中,学生都很积极地去观看。对于他们感兴趣的微电影,哪怕多看几遍,他们也依然兴趣盎然。所以学生自学的时候可以反复观看,反复思考。学生上课时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你方说罢我登场,气氛热烈。最后用文字生动表达,水到渠成。

    所以,教师在课前针对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后,选材更要慎重,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三、梯度设计,过程中实现因材施教

    翻轉课堂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小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完整地掌握一个知识点,尤其是习作中的写作方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个时候便要想办法将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呈现梯度,让孩子学习起来不那么费力。

    结合我的习作教学,孩子特别喜欢看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而我的微电影选材就恰好和他们的阅读内容相关联,学生能很快地融入我的微电影中,从而降低了习作难度。接着便是微课的制作,知识点确定后,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在形式上可以创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微课的开头就明确了学习目标,明确了观察指导方法,并且为了降低难度,将微电影进行分割,指导学生分场面、分情节观察。如出现一个动物活动特写画面,让学生抓住动作、神态描写,将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和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比较,发挥想象,帮助学生构建写作的画面。在微课中学生不知道自己完成的程度如何,这正好是我们上课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习作情况再分层指导,效果就更明显了。

    梯度的设置利于降低孩子的学习难度,步步为营,达到学与教的目标。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习得方法,建立信心,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自学互助,体验中形成多元评改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习作教学,不仅要保障学生整体的自学效果,还要做好对习作的评改,这就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习作完成后,令老师最头疼的事就是作文的批改,因为那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在习作等级和评语上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然而收效甚微。学生往往只关注等级,忽略评语和批注。于是,在课前我安排大家将完成的习作对照微课的要求,进行自主修改,然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互评互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的互相带动,提高了班级整体习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教学生的时候,往往比教师的介入效果要好,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不大,所以在沟通的时候比较顺畅,彼此容易接受。如在习作《秋天的图画》的修改课上,学生自学完成习作以后,教师让全体学生参与修改一篇习作,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在评改中大家取长补短。

    我还注重发挥合作组长的带头作用,先抽查了合作小组长的习作,对他们的习作进行简单的反馈,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小组长明白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修改,达到合格为止。而后他们用同样的方法降低要求去指导组内困难的学生,对于小组长的建议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微课让学生在自学互助的快乐氛围中完成了习作的多元评改。真正的习作,就是在不断地评改中完成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更要教会学生评改。

    以上就是我对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习作教学的初探,“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我深知的初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坚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媒体新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也在慢慢扩大,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根据不同的学情,慢慢放手,将学生培养成课堂主人翁。相信翻转课堂会给习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顺应儿童天性,回归作文本真。

    参考文献:

    [1]周丽.借助翻转,跳出教材当创客[J].中国教学信息技术,2017(1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