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程树怀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猪瘟病毒有同源性,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胎盘感染。该病常年均可发生,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5-0029-01

    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牛、羊和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称为牛病毒性腹泻(BVD),引起的慢性持续性感染称为黏膜病(MD)。牛羊发生该病时的临床特征是黏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猪则表现为怀孕母猪的不孕、产仔数下降和流产以及仔猪的生长迟缓和先天性震颤等。

    1 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与猪瘟病毒、羊边界病毒在基因结构和抗原性上有很高的同源性。该病毒能在牛肾、睾丸、鼻甲、气管等细胞增殖传代。该病毒对氯仿、乙醚和胰酶等敏感。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強,pH 3.0以下或56 ℃很快被灭活,对一般消毒药敏感,但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在低温状态下稳定。

    2 流行病学

    该病可感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等。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不论放牧牛或舍饲牛、大或小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通常不高,约为5%,其病死率为90%~100%,发病牛以6~18个月者居多;老疫区则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很低,而隐性感染率在50%以上。

    该病常年均可发生,通常多发生于冬末和春季。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为7~14 d,人工感染2~3 d就有临床表现,有急性和慢性过程。

    3.1 急性型

    多见于幼犊。常突然发病,最初的症状是厌食、鼻、眼流出浆液黏性鼻漏,咳嗽,呼吸急促,流涎,精神萎顿,体温升高达40~42 ℃,持续4~7 d,同时白血球减少。在此阶段,该病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很难区分。此后体温再次升高,白细胞先减少,几天后有所增加,接着可能再次出现白细胞减少。进一步发展时,病牛鼻镜糜烂、表皮剥落,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腔黏膜病变出现后,发生特征性的严重腹泻,持续3~4周或间歇持续几个月之久。初时粪便稀薄如水,瓦灰色,有恶臭,混有大量黏液和无数小气泡,后期带有黏液和血液。有时病牛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患肢跛行。

    3.2 慢性型

    较少见,病程2~6个月,有的长达一年,多数病例以死亡告终。很少出现体温升高,病牛被毛粗乱、消瘦和间歇性腹泻。最常见的症状是鼻镜糜烂并在鼻镜上连成一片,眼有浆液性分泌物、门齿齿龈发红。球节部皮肤红肿、蹄冠部皮肤充血、蹄壳变长而弯曲,步态蹒跚、跛行。

    妊娠母牛感染该病时常发生流产或产下有先天缺陷的犊牛。最常见的缺陷是小脑发育不全。患犊表现轻度的共济失调、完全不协调或不能站立。有些患牛失明。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特征性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的形状与直线排列。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因水肿增厚,肠淋巴结肿大,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病变较为严重,盲肠、结肠、直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及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在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

    5 诊断

    在该病流行地区,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特别是口腔和食道的特征性病变获得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病毒鉴定及血清学检查。

    6 防制

    平时要加强检疫,防止引进病牛,一旦发病,立即对病牛进行隔离治疗或无害化处理,防止该病的扩大或蔓延。通过血清学监测,淘汰持续感染的牛,逐步净化牛群。

    免疫接种用灭活疫苗效果欠佳,弱毒疫苗已普遍使用。

    该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牛感染发病后,通过对症疗法和加强护理可以减轻症状,应用收敛剂和补液疗法可缩短恢复期。增强机体抵抗力,促使病牛康复,可减少损失。

    近年来,猪对该病毒的感染率日趋上升,不但增加了猪作为该病传染来源的重要性,而且由于该病毒与猪瘟病毒在分类上同属于瘟病毒属,有共同的抗原关系,使猪瘟的防制工作变得复杂化,因此在该病的防制计划中对猪的检疫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