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徐静芳

    

    

    

    摘 要:阅读教学是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养高中生非故事类文本阅读素养是促进其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教学案例,通过研读语篇、关注导入环节、激活真实情境等手段设计一系列富有思维含量的学习活动,探究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思维品质;高阶思维引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使思维外显的手段;思维需要借助语言,而语言学习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程晓堂,2018)。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课标》要求的思维品质目标是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文本可分为故事类文本和非故事类文本。故事类文本类型多样,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小说等,这类文本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更关注故事本身和记叙要素,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作者赋予人物的情感。而非故事类文本主要用于传递信息、描写细节、阐释原因等,其话题广泛,体裁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作的各个方面。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都会阅读许多非故事类文本,如手册、地图、海报、指南、社会研究报告等,这类文本能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因此,教师开展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词汇或者语法结构,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内容,增强读写能力。更重要的是,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对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拓宽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更好地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王蔷,2018)。

    然而,从阅读教学的现状看,多数教师更乐于开展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对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培养高中生非故事类文本阅读素养,促进其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本文将结合教学案例探究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高阶思维能力与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

    1. 高阶思维能力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内外很多专家对于高阶思维能力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他将认知目标划分为“知道、领会、應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级。2001年,安德森等对此目标进行了修订,将原来的“知道”改为“记忆”,将“综合”和“评价”统称为“评价”,并新增了“创造”维度。这种由低阶到高阶的目标划分,被国内外许多学者所认可,其中高阶思维能力包括“分析”、“评价”和“创造”(王靖、崔鑫,2018)。

    高阶思维能力是一种以高层次认知水平为主的综合性能力。它是超越既定信息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元认知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它是抱有批判性的态度,是作为自主学习者的能力,也是对事物或现象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因此,高阶思维具有多种能力综合的、任务真实的/复杂的、需要付诸心智努力的、自我反思和调控的、阐释及建构的、多元标准的和需要判断的特点(钟志贤,2004)。

    2.英语学科高阶思维能力与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关系

    英语学科中的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基于英语情境产生较高认知层次的语言创生能力,主要由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组成(阳程,2018)。其中,逻辑思维包括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批判性思维包括质疑、解疑、判断推理、评价预测和求同辨异;创造性思维包括模仿创生、联想想象、纵横思维和隐喻通感(黄远振等,2014)。非故事类文本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素材,是培养学生预测、分析、质疑、推断、评价和创新等多种思维方法的重要渠道,是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促进学习者发展的重要阵地。指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英语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案例探究

    《课标》明确指出:接触和学习真实、多样的语篇材料和语篇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而且通过阅读让学生体验丰富的语篇文体,可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学习语言、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非故事类文本正是涵盖多种文体类型,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读物。

    基于非故事类文本,教师可从回答三个基本问题的角度进行文本解读,即What (主题和内容)、Why(作者意图)、How(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捕捉、深入挖掘思维的激发点,结合文本内容将其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设计并达成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和活动(王健,2020)。通过让学生阅读符合自身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的非故事类文本,教师能帮助他们在真实语境中了解语言的功能,掌握语言的用法,获得大学和职业生涯中真正需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王蔷,2018)。下面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十Unit 3 Protecting ourselves中阅读板块的Aids today语篇教学为例,探究促进高中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语篇Aids today是一篇电视新闻特别节目文稿,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属于非故事类文本。文章通过阿加尼一家遭受艾滋病之苦的例子,引入艾滋病这一话题,讲述了艾滋病的症状、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现状以及国内外为抵御艾滋病所做的努力。课文结构清晰,分为起始段、主体段和结论段,段落间通过连接语承上启下,文本逻辑紧密。本文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依据非故事类文本特征,关注课堂导入,激活思维要素

    非故事类文本通常包含以下元素:标题、副标题、图片、图解、地图、曲线图、流程图、表格、不同字体、高亮词、目录、索引和词汇表等。据此,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前首先要明确:学生是否熟悉文本话题?如果是,他们已经知道些什么内容?如何利用已知去引导他们学习未知?如果学生不熟悉文本话题,该创建什么样的情境让他们关注到未知,引起他们对未知的兴趣(王蔷,2018)?总之,导入环节对非故事类文本教学来说尤为重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的开始,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逻辑,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思维(林崇德、胡卫平,2010)。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围绕主题,通过设计问题、知识竞猜,或利用图片、视频等进行导入。

    [教学片段1]

    依据文本标题“Aids today”,教师首先通过展示艾滋病国际符号红丝带的图片(见图1),设计问题链:“Are you familiar with this red ribbon? Whats it related to? What does it mean?” ,自然引出本课话题Aids。然后,教师设计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竞猜(Aids Quiz),进一步激活学生知识储备,激发学生兴趣。竞猜问题设计如下:

    Aids Quiz:

    ① Which day is World Aids Day every year?

    ② Is HIV or Aids only an African problem?

    ③ What is the international symbol of HIV or Aids?

    ④ Will the person die at once if he or she gets Aids?

    

    ⑤ Do those who have HIV look different?

    当学生给出自己的判断后,教师再呈现正确答案,并进行追问:“Is it safe to be friends with the people who are living with HIV / Aids? How does it spread? 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Aids?”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更大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设计意图]

    依据非故事类文本的特征,教师通过以上教学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和好奇心进入后续的阅读环节,同时又为建构知识框架和发展思维打好了基础。

    2.解析非故事类文本架构,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促进逻辑思维发展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语言修辞特点;文体不同,语篇结构及信息组织结构就会不同,非故事类文本也不例外。在进行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语言和信息,还要让学生透过表层文字深度解读文本内涵,分析语篇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中把握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情感基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逻辑思维的发展。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概括段落大意,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深化对语篇的理解,使其逻辑思维得到促进与发展(邱晔,2018)。

    [教学片段2]

    Aids today共有9个自然段。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阅读语篇,将文章划分成几个部分,分析、归纳并概括每部分的主旨大意,厘清文脉。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然后再呈现教师的思维导图(见图2)。

    [设计意图]

    根据非故事类文本Aids today的内容架构,教师让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活动,从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对文本信息进行解读,厘清文本内在的逻辑关系,有效锻炼逻辑思维,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 挖掘非故事类文本内涵,聚焦质疑、推理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水平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质疑,而质疑的载体是问题。因此,教师在非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中可利用设问策略推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问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并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升学生思维高度,同时让学生在思维“爬坡”中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3]

    Step 1 阶梯式设问

    在学生清晰把握文本细节后,教师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设计问题如下:

    ① Why has HIV or Aid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around the world?

    ②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being infected with Aids?

    ③ What can be done to stop the spread of Aids?

    ④ Do you think its proper to treat the people with HIV or Aids different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