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挑战与重构: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摘要】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技术化的趋势,基于技术化人才、技术化社会、技术化教学三个方面来反思人才培养模式哲学取向的不足,指出智能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智能时代必然会给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其重构的核心框架包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职业教育高端订制化的人才培养定式,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特色人才培养范式,构建跨学科、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技术化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7)12005905

    【收稿日期】2017042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公共决策中高职院校新型智库建设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研究(研发)机构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7KY0993,主持人:方绪军;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改革立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为2014JGB303,主持人:方绪军;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广西职业教育学生培养标准研究”,项目编号为2016ZZC002,主持人:周旺;2014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课题“适应创新发展的高职教育实训体系优化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2014ZX11,主持人:周旺

    【作者简介】方绪军(1982—),男,黑龙江大兴安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首次提出“工业4.0”的概念,智能化时代拉开了历史的帷幕。2014年,中德双方签订《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意味着中国工业生产向数字化的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现制造业升级战略。2016年,国务院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标志着制造业的智能化迈出了一大步。我国正在迈入制造业的智能化时代。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要反思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本研究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基础上,以挑战与重构为线性逻辑路径,从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定式、人才培养范式以及人才培养路径四维度重构了人才培养模式。

    一、智能化时代背景下现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随着现代社会职业分工的复杂以及学科的不断分化,知识的专精化和技能的规范化日益成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根本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职业教育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无不以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学生为本;教学组织要素也倾向技术化的工具取向;教学资源也沦为技术化的拓展工具,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充斥着技术化的取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1技术化人才的反思

    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结关系,人类社会历经了“工业革命”“电气化革命”和“信息化革命”三次生产技术的变革,社会分工细化、智能化程度高、职业界限清晰、岗位能力固着,社会对于人的要求和标准越来越细化。[1]职业教育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业界普遍认可的观点,这无疑是在强调人才的技术化属性,侧重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定位的不断下移说明了职业教育的功利化取向和工具化取向的不断加剧。同时,也忽视了人个体生长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随着“能力本位”“人本主义”的盛行,人作为个体赋予了生命力的概念。[2]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不再仅仅定位在“职业工人”“职业人”“技术人员”,而需要从人的本真意蕴为逻辑出发点,將人定位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实现人的凤凰涅磐。因此,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上要以“人的发展”为落脚点,将人的能力发展结构、自我内在成长、社会需要三者和谐共生。

    2技术化社会的反思

    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史。特别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之际,技术化的普及与应用再一次成为社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以说整个社会俨然成为技术化驱动下的机械化、智能化的空间,甚至有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技术社会形态”的概念,用于划分以生产力为代表的技术改良与革新的社会形态。在社会走向技术化取向时,人的人文特质受到了忽视,人的情感倾向受到了压抑。同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性调整、岗位能力的智能化更加迫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技术化取向,以社会技术化需求为圭臬,将课程技术化设计、教学技术化设计、教材技术化编写。殊不知,当技术化占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高点之际,就是人才技术化、机械化、程序化的开始,人便成为技术化的产物。因此,当唯科学技能成为人的至高追求时,以人性的名义教化换来反人性的畸形发展,人就不再是“人性”的“人”,而蜕变成技术的奴役和意识形态上的工具。[3]

    3技术化教学的反思

    技术化社会形态充斥着技术化的元素和行为。原始形态的职业教育依靠“师徒制”“学徒制”等技术传承的形态沿袭了千年的职业教育史,成为中外技术传承的内在规则和轨迹,其根本在于“师傅”与“徒弟”两者在人身关系,以及职业教育教学场域、技术内容、实践方式、教学时间等方面均存在着应然性,这才孕育了中外上千年的技术传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职业教育的兴起以及技术传承的不断下移,导致技术传承的内容取向程序化、简单化、工具化,特别是在人类历史经历了从手工劳动、生产技艺、机器大生产三大阶段后,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传感器的普遍使用、云计算使低成本大规模并行计算成为现实、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技术不断进步、大数据的发展,[4]人类社会正在迎接智能化时代的带来。智能化时代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技术化的教学手段,原生态式的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教师往往更为侧重运用技术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技术传承。这种模拟式的、仿真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技术技能操作的短板,但是也往往会出现教师技术技能的惰性以及唯技术化教学思维模式的滋生,这无益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二、智能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如何更好地找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力点,更好地为智能化时代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便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但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远远满足不了智能化时代人才的要求。

    1教学过程去分工化,技术传承人面临断裂

    在传统的技术传承过程中,将技术工序层层分解,使其细致化、具体化、技能化。然而随着智能化的到来,原有的技术传承演变为一种“高度集成式”的生产,以往的技术被精准化的机器所取代,而以往的技术工人演变为操控机器的技术人员。原来需要上百人才能完成的技术工序,现在在智能化的生产中或许只需要1个人即可完成。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技术工序变得模糊、简化。因此,这是人类一次劳动的高度去分工化。[5]这种生产系统化对于技术技能工序的改变是根本的变革。一方面根本性地将具体的手工技术转型为以智能化机器为核心的集成化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将人从技术与机器生产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将智能化机器取代具体的技术工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技术传承的断裂,可以说职业教育只要能培养出操作智能化机器的人,那么人人都可以称之为技术传承人或技术大师了。而这也正是所谓现代性的后果,也是技术传承的悲剧。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才培养的定位是什么?以往我们将其定位在高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侧重人才的技术,这里的技术是指操作机器开展产品的加工,体现出在手工技术技能基础上的机器工具的加工;而智能化时代下的机器是完全颠覆了人对技术的操作和发挥,换句话说就是将技术技能工序变为了智能化的程序。那么人便不再是技术技能型的人才,而是操作性人才。那么所带来的后果便是技术传承人才面临着断裂,甚至消失。

    2技术操作趋向高端化,技术技能层次不断下移

    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准的产业化革命的到来宣告了手工技能的破产,传统的手工技能被机器取代,形成了新的技术技能。当智能化时代的脚步到来之际,彻底改变了机器工业所建立起来的生产系统,瓦解了职业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定位不仅仅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智能时代是以机器的高度的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将人操作机器生产转变为计算机操作机器的转型,这样无疑造成技术操作日趋高端化,这种日趋高端化技术操作实际上是将人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不断下移,甚至有出现一个人不会制作产品的技术,但是他可以通过职业化的机器生产出产品来。这种技术技能层次的下移,一方面使智能时代实现了机器代替人的理想,使人从机器大工业的阴影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人的技术技能层次在不断下移,这也是技术技能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应然结果。

    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毁灭性的影响。职业教育人才模式一直定位在高技术技能性人才,如果智能时代弱化了人的技术与技能,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再是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话,那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要走向何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又有何特殊的属性?这些都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

    3人才层次结构不断分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有待厘清

    智能化时代是强调智能的变革时代,是将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实用科学技术,其逻辑出发点在于将人脑中的智慧与技术技能相结合,最终形成“智能”,可以说智能化实际上就是在将机器去“机器化”而实施“人性化”的过程。智能化的过程是技术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将技术操作转型为“技术—智能”的结合体,这势必会影响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变革。

    原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包括中职和高职,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定位上都侧重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在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技术操作被弱化,取而代之则是高端技术操作人员以及技术服务人员。一方面,智能化对信息化有着突破性发展,原有的生产体系并不是不需要技术人员,而是需要高端技术操作人员,侧重于技术的专业性和软性化生产能力以及技术的研发能力,这是更高层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智能化的目标是将生产线与库房、产品和客户全部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系统,包括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四大主题。[6]相对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而言,智能服务则是将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延伸至售后服务,其实质是将服务与生产一体化,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最为基础性的职业要求和定位。上述智能化所带来的变革对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有着一定的联动作用,职业教育需要根据办学层次和服务产业的层次适时地进行职业适配。中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在智能化的背景下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4跨学科知识与技术不断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存在技术难点

    高度复合型的人才是智能化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所谓高度复合型人才就是在知识横向层面上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从智能化生产系统来看,这种高度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具体工业领域与软件领域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技术技能理论和应用,以及智能化系统生产系统的原理和检测、维修等。由此可见,跨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职业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經验是否培养智能化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我国学者普遍对此没有信心。

    同时,职业教育能否培养智能化时代所需要的高度复合型的人才,对职业教育是挑战与机遇并存。人才培养大致可以分为知识理论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前者强调理论和知识,是本科教育及以上学制的人才培养定位;后者强调技术和技能,是知识与理论概念下面的应用与实践的概念,是中高职教育及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职业教育其本身就属于跨界的教育形式,从学制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学科种类;从职业教育的技术哲学来看,技术与技能本身就需要多个学科视角为基础,需要将知识理论等数字化、符号化的概念内化为应用实践等具体化、形象化的概念。因此,将职业教育跨界边际打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然取向,事实上这存在着学科的壁垒,堵塞了学科知识和技术的自由流动。一方面,在行政体制方面,职业教育虽然没有沿袭严格的经典学科制度进行严格的学科管理,但是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学科为主线而构成的行政教学单位,这种无形之中形成跨学科的壁垒;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与结构方面,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是以专业为载体,在专业范围内开设课程内容、构建课程结构,专业内在的学科结构和壁垒依然存在。而学术层面上的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实践研究方面鲜为人见;同时,跨学科设置的综合型课程还需要具备跨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和适配性强的教学方法,在短期内职业教育也是无法解决的。基于此,我们不禁要深刻地反思智能化时代对于打破学科壁垒还要走多久?

    三、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布局调整和转型升级,智能化时代对于高度复合型人才的急迫要求倒逼职业教育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模式,进而重构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

    智能化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是高度复合型的人才,这不仅仅是强调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等,以此实现“技术—技能—研发—智能”四个阶段能力的转型升级。为此,职业教育必须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即建立从中职到高职,再到技术应用型本科,直至研究生阶段的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各个学制在人才培养定位存在着差异,因此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一定要加强学制之间的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连贯性。一方面,人才培养要多层次、立体化的衔接。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发生了分离,中高职以及应用型本科三者的培养定位有了鲜明的边际,并且越发清晰,这在衔接过程中容易产生人才培养的断层和断裂,造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衔接上要处理好衔接的有效性,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企合作以及人才评价等多层次、立体化的衔接,切勿为了生源而造成单一化的学制衔接,而忽视了柔性化的衔接。另一方面,处理好人才培养普遍化与特色化的统一。基于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会出现结构化分离的情况,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要根据智能化时代人才标准而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同时各个学制要在凸显基础性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地域化和民族化的文化特质以培养特色人才作为人才培养方向,以传承民族技艺和民间艺术。例如,职业院校中的“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弥补民族技艺传承人出现断崖式现象。

    2构建职业教育高端订制化的人才培养定式

    智能化时代是手工技术、技艺逐步走向高度机械化、程序化、一体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学者徐国庆认为,智能化机器可替代人的一部分工作,但并不能代替人的所有工作,而这种生产过程对产品精度要求是非常高的,不能代替的那部分工作,将需要更为精湛的技能做支持……技术升级往往会带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迅速提升的经济意味着更大规模的生产,这必然会带来对员工数量需求的增加。[7]高度的智能化并不是将人排除在外,而是呈现出在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生产系统中各个岗位技术人员配备的人数有所不同。相对于机器大工业时代的人才配备来看,在智能化生产系统研发阶段,担任技术研发的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并且是智能化时代最为主要的技术环节;在智能化生产系统操作阶段,人数将会大大减少,甚至有消失的可能性,这一环节的作用大大降低;在智能化生产系统服务阶段,人数也会有一定的增幅。

    相对于其他生产阶段来说,智能化时代对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定位将会从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为高端订制化人才。与以往“定制班”“定向培养班”不同的是,高端订制化侧重于应对智能化时代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一方面,人才的培养要按照智能化生产体系的能力结构和要求培养,实施人才标准化的定制培养模式,可以逐步建立起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和参考架构,从而深度融入到国际分工当中。[8]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构建以“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方法,为高端订制化的人才培养提供课程体系的保障。[9]此外,高端订制化人才还体现在“去唯技术化”的技术认识哲学观。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人学会工作,还需要教人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学会闲暇。职业教育的内容也从重视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转向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并不断加强人文教育,保护工人的劳动能力,促进他们自由发展。[10]这也是人才自由、和谐发展的内在生长需要。

    3构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层次的特色人才培养范式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结构呈现出不断分离的状态,集中体现在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对于人才的质量标准和能力构成等发生了变化,呈现出三种学制层次的结构化分离。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智能化时代对于操作型的技术要求降低,但是对于生产体系和产品的维修、养护、升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技术技能水平高的服务型人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定位可以放在生产体系和产品的设计、检测、制作、技术改造和改良等技术升级方面;而应用型本科以及以上的重点则在技术研发、升级以及创新层面上的技术应用。

    对于职业教育各个人才培養阶段来看,特色人才培养范式是在普适性能力的基础上凸显人才培养的范式。一方面,厘清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个学制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与智能化时代生产系统标准化能力结构相对接,将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与智能时代的技术技能哲学观相结合,做到目标明确、特色突出。另一方面,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中。为什么工业4.0源于德国,其内在的核心原因在于德国制造业主要依靠着精湛的工艺和工艺创新,而智能化要发展真正的效益必须要坚持基础性的工艺技术和创新。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就需要将基础性的工艺技术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这就是“大国工匠”这一概念的意义所在。例如,职业院校通过“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以“创新创业课程”为抓手,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以“创新毕业设计”为手段,引导学生创新研发能力的培养。另外,要坚持校企合作为依托,坚持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什么德国“双元制”成就了职业教育经典模式,就是源于校企合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企业成功地介入职业教育之中,通过稳固的“现代学徒制”“工作过程导向”“真实项目式教学”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具备精湛工艺技术的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通过有深度、有效益的校企合作,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凸显出人才培养的特色。

    4构建跨学科、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职业教育在技术教育主导下,又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成为狭隘的生计教育、技能训练,造就只为生计、目光短浅的工匠和劳动者,丢掉了教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性的培养。[11]在智能化时代,在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基础之上,将以往繁琐的技术工序和技术技能操作交给了以机器程序编程为核心的高度智能系统,客观上导致对于操作人才的技术技能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在生产系统中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却有所提高。

    职业教育对于智能化时代所面临的人才培养困境,必须要建设跨学科、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一方面,依托专业,在职业院校搭建跨学科建设的平台。对于智能化时代所提出的“高度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该是符合多元化的岗位标准,是技术与技能相结合、智商与情商、单一学科与多个学科相结合,多学视角介入就是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提供了条件。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搭建以专业教育教学为核心的跨学科的学习平台,并且从行政体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提供保障,进而实现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实体课堂教学与虚拟网络科学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训课堂相结合。另一方面,搭建技术技能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虽然智能化时代中由于智能机器的普遍应用导致对于具体操作的技术技能有所降低,但智能时代同样需要具体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单纯的技术技能训练不可能适应智能化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这就需要具备多项技能才能胜任。

    【参考文献】

    [1][2]王屹,方绪军,李春春.广西中职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1):51,51.

    [3]方绪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有效教学:现状与策略[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2:1.

    [4]刘兴亮.智能化时代的四核驱动力[J].中国传媒科技,2015(9):27.

    [5][6][9]徐国庆.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J].教育研究,2016(3):73,74,77.

    [7]徐国庆.智能化的挑战[J].职教论坛,2016(30):1.

    [8]陸启光.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转型[J].职教论坛,2015(16):8.

    [10][11]冯建军.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1,5.

    Reflection, Challenge and Reconstruction: the Reform of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ce

    FANG Xuju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 Nanning College for Vocational Technology, Nanning 530008,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lligent era, there are some technical trends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exis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echnical talent, the technical society and the technical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intellectual age of the talented person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intelligent era will bring the fundamental change to the training mod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re framework of the reconstruction includ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system, the highen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ustomary talent cultivation style, “vocationalvocationalapplied undergraduate” level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sonnel training paradigm, 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skills as the co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path.

    【Key words】intelligent times; talent training mode; vocational education; technical

    (编辑/徐枫)2017第12期(总第371期)成人教育ADULT EDUCATIONNo.12 2017Total No.371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7.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