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维度

    丛红艳 刘伊欧

    【摘要】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应用层面仍存在自身技术局限性、跨平台登记导致版权认证相互割裂、区块链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有待确认等问题。在推进以图片版权为核心内容的数字版权盈利模式转型的语境下,区块链技术应用需要从加强应用研发,重视同行业之间的协作,加快出台更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推动盈利模式多元化等向度,确保实现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盈利中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数字版权;区块链技术;图片版权;技术局限;盈利模式

    【作者单位】丛红艳,西安工程大学新媒体艺术学院;刘伊欧,湖南信息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2019-A-04-(013)-05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923.41;G230.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8.011

    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的作品创作和传播方式与传统印刷时代的“中心化”创作和“产权化”传播方式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这种新趋势造就了数字版权产业的繁荣,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使人们可以利用链接、云盘、p2p技术以及社交分享等各种方式,以非常低的成本快速传播各种数字作品,导致数字作品面临侵权严重、维权不易的困境[2]。在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四类数字作品中,图片的知识产权最为碎片化。尽管近年来用户为优质内容付费的意愿有所提升,视频和移动文学领域的付费率快速增长,但用户的互联网图片付费意愿仍需要进一步强化。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和成熟,近年来区块链技术也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成为解决数字版权问题的有效探索[3]。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区块链数字版权服务平台投入市场使用,如安妮股份旗下子公司版权家、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纸贵科技、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原本及北京亿生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亿书等。

    数字版权市场中,图片细分市场的相关企业近年来也开始尝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如百度上线的图腾区块链原创图片服务平台。尤其需要提及的是,作为中国图片行业的龙头企业——视觉中国,在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后,即将这张照片收录到自家网站,并打上“版权所有”的标签,要求商业性使用付费。这一行为遭到了众多媒体人的声讨,也进一步引发了舆论界和学界对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图片频繁侵权、非法交易以及“钓鱼维权”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的关注,区块链技术在图片版权领域的应用也随之被重视。在此背景下,研究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图片版权认证及交易乱象中的应用价值、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机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价值界定

    图片企业主要通过让渡视觉素材、围绕视觉素材提供相关的增值服务盈利,因此,提高数字版权的确权、追溯、交易、传播和保护效率,对提高从事图片版权交易企业的盈利是至关重要的,而区块链技术可以从版权登记方面发挥其潜在价值。

    1.版权登记环节:降低版权登记的成本

    区块链技术可以极大地简化视觉素材作品原创者在图片交易平台上进行版权登记的程序,以及极大地降低版权登记的成本。当作品完成后,创作者可以使用自己的私钥生成关于作者以及作品内容的签名信息,并将签名信息提交到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上,登记的程序可以在瞬间完成,作品完成与版权登记几乎可以同步实现,而传统的版权登记一般需要一个月。区块链技术还可以为作品附加类似DNA的版权协议,从而使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上的视觉素材获得唯一的数字DNA,进一步增强作品版权的存在性。与传统版权程序所需登记费用动辄数百乃至上千元相比,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区块链登记的费用要低得多。

    2.版权交易环节:增强交易的信任度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规范图片交易平台上的版权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还可以增强交易中的信任度。首先,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可以将图片交易平台上的视觉素材变为可编程的数字化商品,当这些作品被嵌入智能合约后,版权交易就能在智能合约程序被触发时自动完成,从而规范版权的行使和追溯,大大提高了版权交易效率。其次,区块链的共识机制采用加密算法将平台用户的每一次阅读、观赏以及付费行为信息详细记录在分布式账本上。这些信息是不可篡改且公开透明的,用户根据这些信息付费,平台根据这些信息向创作者分成,从而解决了图片交易平台在版权交易过程中作为第三方而引起的信任问题。

    3.版权保护环节:推动图片正版化进程

    区块链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图片网络交易平台作品的版权保护,推动图片正版化进程。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可以记录所有作品的版权登记、使用和交易信息,还可以进行全流程追溯,这些信息是公开、透明、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不仅为作品版权信息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也使图片作品版权确权过程变得非常简单。尽管很难阻止网络平台上的作品被转载或被抄袭,但如果发生版权纠纷,就可以通过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赋予作品数字身份,迅速确定版权的原始归属。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图片作品的数字版权保护环节,可以发挥快速取证和确定版权归属的作用。

    二、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016年,创业公司Mine Lab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了应用于保护数字图片版权的Mediachian系统。2017年,柯达公司上线了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KODAKOne。国内相关企业也开展了区块链技术应用探索。2018年7月,百度上线区块链原创图片服务平台图腾,于2018年11月与Veer图片库合作推出正版图片授权平台进行公测。其他早于图腾投入市場使用的综合类区块链数字版权服务平台如版权家,据安妮股份2018年的半年报,该平台包括图片在内的所有类型的版权登记数仅150万件;2019年4月纸贵科技官网的数据显示,其图片版权登记数不超过29万件。而国内知名图片库的图片数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远远高于这些区块链平台的登记数。

    版权交易平台只有集聚海量资源才能形成规模效应,版权交易才能体现价值[3]。综合上述情况来看,区块链技术在国内图片市场业务中的应用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还未能真正发挥其在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的价值创造作用,具体原因如下 。

    1.区块链自身技术具有局限性

    区块链技术并未完全成熟,还存在技术局限性,目前仍处于发展期[3]。区块链技术最具价值的特征就是“去中心化”,目的是使系统可信和安全。但“去中心化”结构对硬件需求很高,一是需要巨大的数据存储空间,二是需要高速的网络以实现数据同步,三是需要各节点的容纳能力达标和均衡。完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结构目前只适用于低频次交易,还不能适用于大规模、高频次交易。因此,为了提高区块链平台运行效率,图腾、版权家采用的是联盟链结构而非公有链结构,但却以牺牲一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为代价[3]。

    2.跨区块链平台登记导致版权认证相互割裂

    如果数字版权区块链平台都各自认证版权作品,则极可能会出现以下情景:甲完成作品后在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A上进行版权登记,乙盗取甲的作品后在另一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B上对同一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于是甲和乙分别持有A平台和B平台的区块链数字版权证明,作品版权归属就会出现纠纷[4]。

    尽管目前已经有区块链数字版权平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尝试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去中心化”的爬虫系统将作品版权的监控扩展到全互联网[4],但图片行业的业务主要涉及视觉素材,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盗版追踪服务难以覆盖社交网络分享的加密图片和视频中的图片。因此,区块链系统在具体应用中可能会出现图片版权的区块链认证相互割裂问题。

    3.区块链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有待确认

    理论上,图片交易平台开发了区块链系统后,其平台上所有作品的原始版权归属以及相关作品的后续交易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所有记录都可以追溯。但实际上,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提供的版权登记证明与国家版权局签发的版权登记证书的法律地位有着巨大差别。区块链版权登记证明不具备直接的法律效力,只能作为辅助证据,而且我国颁布的著作权法中没有关于版权交易登记的具体规定,视觉素材版权交易的区块链登记难以实现与不动产登记相同的法律效力。目前,在数字版权纠纷司法实践中,区块链证据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未来在区块链图片交易平台上的作品版权登记和交易公示是否能够在实践中发挥良好作用,还有待观察。

    三、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完善机制

    1.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研发

    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区块链底层技术和架构已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但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的应用落地方面,由于受到硬件、带宽、节点数量、节点分布等技术局限的影响,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还未能将区块链技术成熟地应用到图片行业具体业务中。因此,图片行业应从加大对技术研发投入和培养研发人才层面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

    首先,图片行业应加大对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产业具体应用场景的相关研发投入。如在硬件设计方面,降低存储成本,提高存储效率,将区块链技术融入版权业务链条中,使区块链技术能够真正落地于数字版权产业,将其潜在价值发挥出来。

    其次,要构建区块链技术研发的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研发人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和实现持续创新的基础及保障。

    2.重视行业间的协同合作

    如果数字版权行业中的每个平台都各自进行作品版权区块链认证,就会造成各平台之间的版权认证相互割裂且不能兼容操作,容易导致数字版权纠纷,因此应加强图片行业中各个平台之间的合作。

    首先,寻求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进行协同合作。各平台可以一致采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DCI(数字版权标识符)体系,这样就可以避免各平台的数字版权认证相互割裂,有利于各平台之间的数字版权认证无缝对接,便于同行业之间对作品数字版权进行协同保护,加速区块链技术的落地。

    其次,推进行业间协同合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行业间的协同合作对于实现和保障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应科学机制的建构是重点所在,也是制度建设层面的根本路径选择。

    3.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不过十年,因此国内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2018年9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才第一次以法律解释的方式认可区块链技术提供的电子证据。区块链技术在图片行业的实际应用中,法律基础还略显薄弱,因此国家需出台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区块链数字版权认证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以进一步推进图片行业的“区块链+数字版权”发展。

    4.推动盈利模式多元化

    如果区块链图片版权服务平台的盈利都依赖版权交易分成和版权管理费用,就会导致未来区块链平台之间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领域的落地。因此,各平台要对“区块链+数字版权”盈利模式进行创新,实现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目前,已有一些平台进行了相关探索。如亿书开发了广告挖矿业务,针对用户投放精准广告,以获取广告收入;纸贵科技开发了IP孵化业务,以版权为入口,基于区块链建构 IP 生态,从而获得稳定收入[5]。未来,区块链版权平台还可以进行更多创新,如专注各细分市场提供特色服务,甚至可以细化到某一类型的图片版权服务;又如,利用智能合约进行P2P发行,或为创作者提供众筹项目平台等特色业务,使平台的盈利模式多元化以及具备各自的竞争优势[6]。

    总体而言,在以图片版权领域为内容和核心的数字版权盈利模式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图片版权交易的各个环节提高数字版权的盈利能力。但由于区块链自身技术局限、跨区块链平台登记导致版权认证互相割裂,以及区块链证据的电子证据法律效力存疑等现实困境,使区块链技术在实际应用层面的发展空间受限,亟须进一步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建构和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熊琦.社交网络中的著作权规则[J].法学,2012(11):44-53.

    [2]聂静.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J].出版发行研究,2017(9):33-36.

    [3]賈引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版权交易问题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8(7):90-98.

    [4]谢欣,彭丽霞.区块链与数字版权反思:困境与重述[J].青年记者,2019(6):90-91.

    [5]王娟娟.基于区块链理念探索“一带一路”区域的新零售模式[J].湖湘论坛,2017(6):91-97.

    [6]常汉杰,付赛红,石志明.浅谈区块链对于文件存储系统的变革[J].计算机时代,2019(6):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