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反思与探讨

    王帅

    摘 要:本文通过对警务实战训练的概念进行界定,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依托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这一平台对警务实战训练进行实地访谈调查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警务实战训练的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以此来为警务实战训练提供科学可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警务实战; 教学训练; 公安教育

    中图分类号:D631.15? ? ? ?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1-137-002

    警务实战能力是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警务活动工作中,依法采用徒手、警械、武器等相关措施完成各种目标动作的技术和能力[1]。警务实战能力能体现人民警察综合素质,也是基层公安干警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目前学习和提升警务实战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安院校和人民警察培调学校系统培训养成:二是基层实战经验积累。在新时期对我国的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当前社会公安工作的重点中警务实战训练的改革与创新方向与理论依据。

    一、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一)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概念

    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是指公安院校或公安培訓基地,为满足公安机关工作需要能够使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完成指定警务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针对受训人民警察开展以警用技能、警务实战指挥、警察战术等主要训练内容的标准训练模式[2]。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在公安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的警务实战训练主要是依托于公安部的六个实战训练基地和各个地市的警校来开展的[3]。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是指利用现代科技的先进技术对传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进行改进升级,融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先进优点,着眼于人民警察实际需求,更加高效、科学的新型人民警察训练模式。

    (二)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基本特点

    普遍性: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具有普遍性,可分为受训对象的普遍性和训练内容的普遍性。首先,受训对象的普遍性在于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面向全体人民警察,不论是在职民警或是在读警校生,都需要接受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并且主要受训群体是公安基层的一线人民警察。其次,训练内容的普遍性体现在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训练理论,训练技能是地方公安院校,通过其培育训练出来的学生在技能、理念上都没有太大出入,其受警用知识教育程度也相差不大。

    应用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决定了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应用性。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始终有着一个目标,那就是贴合实战,故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应用性也称之为实战性。针对训练目的,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会适当对训练内容作出科学调整,并在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上都存在实战细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潜意识里产生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通俗地说,就是“基层怎么做,训练就怎么搞”。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任何走过场、磨洋工都有可能让受训的人民警察在基层的工作中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绝不容许的。

    渐进性: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具有鲜明的渐进性。主要表现在训练科目由易到难、训练内容由简到繁、训练周期由短到长。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得遵循人体认知和事物发展渐进性的规律,所以任何训练都需要固定的周期才能取得成效。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也是如此。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人们对一切事物的认知都是从小细节、小特征入手,再将其进行归纳整合,最终形成对事物的初步印象[4]。所以,在遵循此规律的情况下,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采用层层深入、逐步提高的方式,从不急功近利,更不拔苗助长。科学和经验证明,只有遵循了人类认知的客观规律,此后开展的训练效果好、质量高;若违反了此规律,效率则会越来越低、效果也越来越差。

    二、当前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警务实战训练培内容与实际公安工作错位

    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的内容一般是针对当前基层一线民警在实际执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来设计和研发针对性地处理处置措施的。其是由一线的执法单位,诸如各级公安厅(局)来下发给培训单位,然后由各培训单位针对性地进行问题的分析和针对性的处置措施的研发,最后进行教学培训工作。教学内容与实战脱节。当下,多所公安院校和人民警察培训学校都是依照公安部指定的教学材料展开警务实战训练,既没有深入了解该地区基层一线公安单位的警情特点和一线人民警察的实际工作需要,更没有考虑教学材料的普及程度,导致其训练的方法距离满足实战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出现了严重的“战训脱离”的现象。公安部指定的教材内容比较笼统,可以作为宏观的教材指导,而不能按部就班因此警务实战训练,必须注重与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从内容的来源的路径来讲应该是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担任组织教学研发和教学训练的教师教官队伍的实践经历的不完备所导致的一些需求错位,从而导致实际培训的内容与真实的执法环境所要求的能力有一定的出入,直接影响教学培训的效果。

    (二)学员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不高

    课程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与教学质量呈正比例关系。在警务实战训练过程中,与现阶段社会治安案件快速增长相对的是基层一线接处警的警力和相关资源的相对短缺,从而就造成基层民警平时接处警工作任务较大较重,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进行警务实战训练从外部环境的支持性上来说就有一定的劣势。其次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大量的基层民警产生了一定的职业倦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加警务实战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厌学、厌训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警务实战训练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官教学训练方法保守学员积极性不高

    教学教材教法是完成教学目标、实时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的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教材教法可以极大地提高警务实战训练课堂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现阶段的教学教法主要以:讲解法、示范法、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比赛法等较为固定的数十种为主,从客观上来讲,教学教材教法是没有好与坏的,只有合适与否。然而,目前部分警务实战训练却存在着教官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与方法使用的不适合不恰当等困境,诸如:教学训练手段单一、教学形式不够合理、教学方法与工作生活存在一定差距、教学思维僵化等。而这些由于教学训练手段方法等的不适合所带来的学员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导致教学培训质量不高,教学效果难以有效地保障。

    (四)教学培训考核机制缺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考核是反馈教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方式之一,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是,根据笔者的实际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针对警务实战训练的教学训练的考核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很多的实战大练兵都是没有考核或者只是汇报性质的演出展示就可以了。这种现象从工业化事务的发展完整度层面来讲,这是不科学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有机体。“以考促训”是训练的常用手段,但是不完善、不健全的考评机制却会适得其反,使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当前部分公安机关的考核考评体制脱离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很难有效运用到基层,更不能对训练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级部门不能及时有效进行监督,缺乏及时、长效监督机制。仅仅通过年底的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价标准,而这些评价主要依据来源为值得考究的数据,可信性和时效性有待商榷。2.考核考评方向出现偏差,人民警察的实战处置能力是关键,这应该成为考核考评的重点,而不应该过度关注人民警察的某项技能动作是否合格、动作是否标准、使用流程是否合法合规等。

    三、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的探索

    (一)借鉴竞技运动训练理念

    竞技运动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有过一段飞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是基于自身现实条件,积极借鉴军事训练理念和思想,归纳实践,并提出了“三从一大”训练理念,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5]。在这个体系中“大运动量训练”是基础;“从实战出发”是核心;“从难从严”是要求。警务实战训练与“三从一大”训练理念有着很深的锲合度。首先,“三从一大”训练理念借鉴于军事训练,应用于竞技体育训练发展至今;警务实战训练也是源自军事训练,后融合了公安专业实战和运动训练的相关元素发展而来。故“三从一大”训练理念和警务实战训练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和应用现实基础。

    “三从一大”训练理念在警务实战训练中实施的现实操作:首先明确“从实战出发”是警务实战训练的目的和核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官在课程设计、训练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要深入基层一线,要以公安实战工作为主来开展训练;其次是“从难从严”理念,这是警务实战训练的基本要求,训练的难易严格要求程度一方面是针对技术性的,更重要的是思想政治的,公安干警必须要具备更高的政治觉悟与纪律要求;最后,“大运动量训练”是整个警务实战训练目的实现的基本保障,警务实战多是以身体机能操作控制为主要特征的,此外,根据人体动作技能习得和退化规律来看:大运动量训练能够让学员更加深刻的掌握技能,且在实践工作中更不容易遗忘和退化,因此警务实战训练必须得以“大运动量训练”为基础保障,以此来提高训练的质量。

    (二)创新警务实战教官人才实习模式

    警务实战教官是警务实战训练的基础性人才,教官的质量决定了警务实战训练的质量[6]。这就要求在培养警务实战教官人才时注重警务实战与实践,注重业务技能训练与强化。基于此,以培养实战教官为主的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在培养体系中安排大三或大四学生前往基层派出所公安局等单位参加4至12个月的毕业实习,以此来学习、巩固和考核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果。但目前许多实习方案还处于“初稿”阶段,基于当前的现实环境和条件,还难以真实的实现其原有目的。故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在辅助解决实习问题上有较大优势,其主要特征是“四辅助”和“三强化”。

    “四辅助”:一是指派辅助导师,每位实习同学都会指派一名辅助导师,指导老师具有极高的政治素质和强大的业务能力,能为实习同学提供技能指导和理论讲解。二是录制辅助教学视频,在实习期间,每位同学都会收到一份完整的教学视频,其中详细记录了实习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供同学们实习期间参考和借鉴。三是辅助拟定实习科目,根据教学内容来制定实习科目,从“考什么学什么”,到“学什么考什么”,为学生打造一整套切合基层需要又能真正检验所学成果的实习计划。四是辅助考核考评为客观、有效地考核实习同学的实习表现,新教学训练模式可通过实习学生的出勤率业务量、完成进度、实习心得等数据,为同学评级,为实习成绩的最终评定提供参考。

    “三强化”:一是强化实习准备工作,在实习开始前,新时期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根据基层工作特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与之后的实习科目一一对应。二是强化理论知识教育,在实习与学习教学的真空期中,新教学模式所提供的教学视频能有效弥补和延缓同学们知识点的忘却和记忆力的衰退。三是强化学校与实习单位的合作,通过实习反馈,新教学模式能快速做出调整,剔除多余课程,增添或加强重要科目的训练。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公安工作的特征与要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不断发展的变化要求:对警务实战教学与训练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锻造“四个铁一般”公安队伍、切实履行好新时代职责使命,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事关公安工作乃至全国社会安全稳定[7]。故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训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不能故步自封,既要反思与自我总结,又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其他相关的科学领域的方法,在不断学习中改革发展,以此来实现公安工作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瑛.警察勝任力模型建构与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2]田海龙.警务实战化背景下警察在职培训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7

    [3]陈楚放.深圳市基层公安机关警务实战体系运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孙越颖.公安院校特警体能训练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5]钟秉枢.“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9):1153-1156+1181

    [6]陈永辉.基层警务实战教官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以第45期全国公安机关警务技能战术教官培训班为研究对象[J].公安研究,2014(02):79-84

    [7]以“四个坚持”推动上海公安机关全警实战大练兵创新发展[J]公安教育,2019(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