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教职工党组织生活的几点思考

    谭畅 方云

    [摘要]夯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对新时期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基层教职工党组织生活现状,认真梳理教职工支部组织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查找和分析原因并尝试性提出改进办法。

    [关键词]高校;基层;教职工;党组织;途径

    党内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新的时期,全面抓好基层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推动高校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建设的根本保证。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高校教职工支部组织生活的随意化、单一化、娱乐化和庸俗化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对照党章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高校院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教职工党支部作为先锋模范、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

    一、目前高校教职工党组织生活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生活不能正规化、常态化。目前,高校教职工党支部除了离退休党支部以外大都设立在学系,普遍存在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严,落实不到位,教职工党支部功能弱化等现状。由于科研教学任务较重,教职工党支部党员共同学习时间少,普遍存在以业务会议代替组织生活会的情况,重业务、轻学习,没有形成一个有计划的、固定的组织生活时间,组织生活不能常态化。

    (二)组织生活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情况。组织生活很多局限在传达上级的文件和精神、发展党员、收缴党费等方面,大多数党支部的理论学习以读报纸和文件的方式进行,缺乏创新,组织生活上的思想交流和互动不深入,存在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的问题。[1]

    (三)教职工党员发展乏力。目前青年教师中申请入党的人数逐渐减少,青年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的情况,在职教职工支部人数逐渐萎缩,导致开展组织生活困难。

    二、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教师工作特点。高校教师工作自由度高、独立性强,专业教师普遍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业务工作才是务实,对支部组织生活重视不够。另外除退休支部外,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多由一线教师兼职担任,支部书记本身有较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导致投入党建工作的精力不足,缺乏研究提高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动力。[2]

    (二)个别党员党性不强,修养不高。部分教师党员自我淡化党员角色意识,把组织生活看成走过场,看成教学科研以外的多余负担。没有把自己作为党支部生活的主体,对于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怎么样开展缺乏自己的主动思考,行为上表现为消极的参与、被动的学习。

    (三)党支部缺乏自身的组织文化。党支部的组织文化,除了党支部的成员、活动场地、学习资料等物质外,更为重要的是党支部党员通过长期活动共同形成的价值观、信念传统、气氛作风等。在很多院系组织生活开展得最好的都是离退休党支部,他们克服自身各种困难参加党支部组织生活,究其原因是离退休党员对支部和组织有很强的信任和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源于退休党员对组织文化的认同、自身的组织观念和自觉参与的行为习惯。如果没有特点鲜明和与时俱进的支部组织文化,党员们的组织意识和积极性就激发不出来,那么组织生活必然纪律涣散、质量不高,党员就越发觉得这样的组织生活意义不大。

    (四)党组织生活的监督考核制度不够健全。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的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健全和完善,就目前情况而言,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考核没有与业务工作考核有机结合。在高校基层组织中普遍来讲,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数量考核都尚待加强,质量上的考核更是任重道远。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途径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指出“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定期的组织生活开展是一项党员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基层组织,安排定期组织生活,这是一项基本的职责。针对上文提到的导致问题产生的几点原因,证明必须要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才能最终提高教职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不断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一)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党建业务能力,激发调动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选好用好党支部书记,优化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制度。严把选人用人关,真正把素质强、水平高、有活力的党员选拔出来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书记进行定期培训,交流组织生活经验,不断激发支部书记对于组织生活开展的想象力、创造力;三是切实落实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党支部书记必须参与学系的重大事项决策,明确党支部书记作为单位中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相应的经济待遇。

    (二)倡导党支部组织文化建设。高校聚集了大量的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知识分子,因此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具有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优势,基层党支部应根据教职工党员的构成、心理偏好、团体优势选择建设学习型、思想型、服务型、创新型或者实践型等不同类型特点、不同风格的党支部,这样党支部才能够更好的凝聚党员,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才能够引起党员的积极参与和心理共鸣。

    (三)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活跃组织生活氛围。首先是改变传统组织生活组织方式,实行“主持人”轮值制,支部的每一个党员轮流担任组织生活的“主持人”,开展优秀的组织生活评比奖励,进行模范支部组织生活观摩活动。其次是启动党组织生活三方联动,尝试老党员——在职教工党员——学生党员互助共进。一方面,在职教职工支部和退休教职工支部联动,充分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增强传统的党的教育,开展以老带新,一对一培养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对于人数较少的教工党支部,教职工支部和学生支部联动,在党组织生活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学生不再是听众,作为党员,可以在平等民主的前提下,人人各抒己见,共同学习、互动共进。再次是开展“网络”组织生活,引入“互联网+”的模式,搭建平台,开辟支部内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网上帮扶,拓展支部的院际、校际交流。最后是结合高校优势资源,把音乐、美术、科技、媒体等文化形式融入到党支部组织生活中,紧紧围绕主题教育活动,精选素材,开展“有声有色”的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传播正能量的活动。

    (四)完善党组织生活制度。建立健全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长效制度,确保支部的组织生活有章可循。教职工支部党员根据组织生活的制度和计划,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把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以党支部“三分类、三定级”活动为契机,把组织生活的开展情况作为支部建设的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组织生活的质量,坚决杜绝支部组织生活的庸俗化。不断加强支部组织的建设,增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注释]

    [1]廖显辉.提高党政机关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6):162-165.

    [2]于向国.高等学校提高教职工党组织生活质量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