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现代诗歌的“艺术之美”

    潘静

    现代诗歌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它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现代诗歌还有着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中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一味地“满堂灌”显然已经不能再适应如今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弥足珍贵的文学财富。能够让学生了解诗歌,爱上现代诗歌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现代诗歌学习是享受而非桎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真正享受语文现代诗歌带来的美感。

    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重要的阶段,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现代诗歌,从中读出美感、品出韵味、陶冶情操,从而成长为品格健全、人格高尚的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享受美,享受语文现代诗歌的艺术性,可以读中品味艺术之韵、评中品味艺术之趣、创中表达艺术之情。具体说来,在实践中是这样操作的:

    一、读中品味艺术之韵

    中学阶段,学生读书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笔者认为,能够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读出文中情感,读出韵味,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学好现代诗歌一定要去读,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读中品味艺术之韵。

    例如,在教学冰心的《纸船》这首诗歌时执教者请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感受作者冰心对母亲的强烈思念之情,话音刚落,只见学生个个都端起课本已经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细心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读到“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个同学还做出了手抛纸船的举动,真正在体会作者叠纸船时的无奈之情,读到“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这句话时,有好几个学生还无奈地摇摇头。

    笔者还注意到学生们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声音洪亮,表情丰富,还不时地圈点一二,仿佛一个个小小文学家呢!学生自读诗歌的过程已经将文本情感融入其中,在读中不断地品味着诗歌艺术的韵味。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会更加顺利进行。

    二、评中品味艺术之趣

    童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大多被禁锢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缺少了童年乐趣的学习当然也是索然无味的,只有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艺术之趣,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最充实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成功的花》这首现代诗歌时,执教者先是提出问题:“惊羡比羡慕好在哪里?”这个问题有一定的跨度,教师请学生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明确,热烈地讨论起来,他们一个个诉说着自己的想法,又和组员争论着自己和同伴意见相左之处,一个个面红耳赤,看着他们在热烈地讨论着,思维的火花在班级上空碰撞着,紧接着,教师又问到:“成功之花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呢?”生一起喝道:“是血和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和牺牲孕育的蓓蕾,是艰苦奋斗的,是浸透着辛酸乃至痛苦的无数泪水。”教师侍机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成功?成功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接着再让学生小组讨论,自述自己成功的

    实践,以及怎么成功的,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分享着自己的经历,最后是展示汇报阶段,有位同学说道:“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凡是取得成功的人或事都是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痛苦的经历之后不断积累练就的成功。”

    笔者认为,执教者这堂课是精彩的,是真正走进文本的,是学生所喜欢的,是有情趣的一堂课。

    三、创中表达艺术之情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将知识运用于生活,走进社会生活的人。学习是为了储备知识,提升能力,现代诗歌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知识,还能增长见识,丰富生活阅历,现代诗歌独有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还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成长为品格健全,人格独立的人。

    例如,在教学《乡愁》这首现代诗歌时,在学生基本明了本诗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有过身在异乡的时候吗?你们能不能自创一首小诗表达一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呢?”在接下来的诗歌展示阶段,有同学读到:“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读者眼里泛着泪光,台下同学有的眼眶已经湿润了,我筆写我心,学生真正在用自己的笔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诗歌王国尽情表达着自己的感情,用诗歌艺术表达内心感情。

    语文现代诗歌学习是享受而非桎梏。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陶冶情操,真正享受语文现代诗歌带来的美感,真正爱上学习,从而不断地成长为品格健全、人格高尚的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要真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美,品味语文现代诗歌的艺术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实验中学(21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