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

    陆瑞 鲍硕超 高建 田珈宁 上官丙鑫 刘永佳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日益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急速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总结其特点,为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综合管廊;发展方向;管理模式

    0 前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建设于城市地下用于放置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方法,将天然气、热力、市政等进行整体式有效的管理,做到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以及资源共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承建承担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促进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提高综合承载能力、拉动社会资本进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的重托与厚望。它是城市建设现代化、集约化、科技化的标志之一,同时更是对城市公共管线铺设规范化、廊道化的发展新趋势。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所以不同城市所建设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也不尽相同。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

    1.1 发展现状

    上世纪,国外学者已经研究过城市的综合管线,可惜由于早期的城市管线较单一,国外的专家尽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并未得出系统的理论成果。后来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进展,如今对于城市管线的综合规划,国外理论主要集中在“城市地下管线的信息管理”和“城市地下综合管沟”这两个领域。但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则稍显不足,由于国内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相对落后,影响了城市地下管线理论设计的发展,目前国内所建成的地下综合管廊的总长不足百公里,总体建设规模尚小,与发达国家的建设规模差距较大,与台湾地区总长近200公里和日本地区的600多公里相比差距更大,因此我国的城市地下管廊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但仍然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发展方向

    1.2.1 规划方式

    在城市地下管廊进行开发建设前应进行充分的系统规划,并能够准确地预测城市对于管线的需求量,使得地下管廊能够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充分满足当地对于管线的需求,同时还应充分考虑目前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状况、城市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

    1.2.2 设计方式

    国外许多国家都有地下管廊的相关设计规范,具有较成熟的技术,但因为国内在管廊方面发展缓慢,迄今为止,还未有相关具体的规范,实际施工时常须借鉴外国的相关技术,但由于在施丁方法、管线材质、地域特征等方面,各个国家的方案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方面还要根据管廊應建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整,研究制定适应我国实情的设计规范从而实现对我国在建和预建地下管廊的标准化管理。

    1.2.3 施工方式

    国外地下管廊的施工方法多采用明挖预制拼装法、明挖现浇法、顶管和盾构法等,而我国则多是采用明挖现浇法,因为这种方法的施工成本低,虽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但是在建设新城区时采用此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优势。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施工方法被应用于实践,地下综合管廊与地下其它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也逐渐加深,因此,研究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是现在城市综合管廊发展的当务之急。

    1.2.4 监测方式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的生命线,收容有众多不同作用的管线系统,采用现在发展成熟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地下综合管廊进行管理和监督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地下综合管廊的监测内容主要有对已在管廊内的管线安全状态的监控以及对官廊内部环境的监测,避免因管廊内发生事故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在已建成的管廊监测方面来看,国内的信息化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1.3 发展所遇到问题

    1.3.1 财政问题

    政府在当今管廊的发展方面发挥着主要的推动作用,管廊建设的主要经济由当地的财政收入构成,然而因为不同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同,对综合管廊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政府决策层在作出决策时的关键影响因素便是资金是否充足,而寻求融资发展新模式,成为了现在管廊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1.3.2 效益问题

    在综合管廊建设初期,应当对其有关的建设成本进行预算,将在管线直埋铺设时所引起的道路重复开挖导致的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比较与分析,看是否能够取得最大的效益。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

    城市地下管线维持着整个城市庞大系统的运转,因为自身具有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所以当不同作用的管线交错在一起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现在已经推出的一些理论管理方案来看,不同的管理方法只能涉及到单方面的问题,不能全面完整地解决城市地下管廊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对地下管线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成为了重中之重,从经过深入比较现已发表过的各种对于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理模式来看,目前有协调发展式和政府强制式两种对于现阶段来说最适合城市地下管廊发展的管理模式。

    2.1 协调发展式

    采用协调控制将不同的政府部门整合在一起,将地下管廊进行分区规划,在不同区域内达成部门协作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对于分区管理的、具有很强建设能力的城市政府来说,这会是很适用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区域性的优势,提高利益,优化资源。

    各部门通过协调发出指令,最大程度的维护了各方的利益,但是一步步地通过沟通将会降低下达指令的效率,不能及时的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容易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2.2 政府强制式

    当遇到重大问题区域性政府部门不能采取强有力的解决办法或地方政府欠缺充分建设地方基础设施的能力时,上级政府可对下属区域的地下管廊进行统一的规划,譬如建设污水设施时。

    可保证区域利益的最大化,节省指令下达的时间,增加地方政府的能动性,降低成本。

    3 结语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肩负着信息的传递以及城市的资源输送等功能,而它作为城市的“动脉血管”和“神经中枢”,其开发与建设更应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以确保城市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