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王妮

    阅读是个复杂的过程,好的阅读既要能读出字词表层之意,还要能读出言外之意,甚至写出言外之意。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基础阅读存在于阅读的始终,只有当读者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才能试着去了解并努力体会这些字到底要说什么,读者如果不能精通基础阅读,就没有办法进入检视阅读这一层次,也就是说,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相当顺手,根本不需要停下来落实许多生字词的意思,也不会被文法或文章结构阻碍住时,才会进入检视阅读这一层次。

    读者进入检视阅读这一层次,才算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系统的略读或粗读,以及粗浅的阅读是检视阅读的两个步骤,了解读物的架构是绝对需要的,这是为开始分析阅读所做的预备,任何一本值得读的书,都会有一个整体性的组织架构,而且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不只是一个集合体,而是有机关联在一起的,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思维导图,作者的创作意图蕴于其中。分析阅读是阅读的主体层次,历来为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所重视的,主题阅读涉及阅读的精髓,牵涉到的往往不只是一本书,可能会牵连到其他领域的相关作者与书籍,是一种触类旁通。读出言外之意,写出言外之意,让书成为读者的一部分,让读者成为书的一部分,才算进入最有效的阅读的境界。

    只要阅读层次超越了基础阅读,那么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就成了主动阅读者要落实的内容。阅读中,读者首先需要思考从整体上来看,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在書中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读者会有自己的期望,在这个过程里,检视阅读似乎更能准确地提供正确的答案。在检视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尽力找到这本书的主题,找出作者主要的想法、声明和论点,并思考作者是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的,又是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的。阅读中除了要思考说了什么,还需要思考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如何体现的。如果没有了解整本书说的是什么,读者是没办法去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如果读者是认真阅读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本书做出自己的判断,在他看来,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来掌握这本书的整体或部分道理与意义,分析阅读才算有成效。主动阅读开展的过程中要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阅读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获得资讯而进行的阅读,一是为增进理解而进行的阅读。如果读本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些资讯,那么读者就要自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作者为什么会觉得知道这些资讯很重要,如果在获取资讯之外,读者还有问题要提,那么就需要去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取更多的启示。而能够超越基础阅读这一阅读层次,努力提出问题并尽力寻求答案,是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不同于没有自我要求的阅读者的重要原因。

    任何一种阅读都是一种活动,读者要能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就必须要有一些主动的活力,阅读越主动,读者在阅读世界里面的探索能力就越强,收获也就越多。真正的阅读,一定是为增进理解而进行的阅读,而不是纯粹为获得资讯而进行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你什么都没有,只是凭着自己的心智活动努力阅读,去细细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体会,完成自己的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