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封面想象空间与构想设计对图书影响力的案例研究

    【摘 要】 文章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的部分重大选题图书的封面设计实践出发,归纳总结这类图书的整体包装策划和封面设计方法,探索用知识构架设计新图形的符号化、传统再创造、手绘表达、国际化创作等理念对成果影响力的提升,并以实例阐述上述方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关 键 词】重大选题;图书封面;创新融合;图书影响力

    【作者单位】张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G2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7.017

    封面是书籍内容的直观展示,是决定一本书能否吸引读者的首要因素,通过谋划图书封面、打造书籍独具特色的想象空间,可以充分展现书籍的“容颜”和“气质”。书籍封面设计首先要为图书的内容服务,封面可以带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与认知,因此,封面要以最生动、最感人、最易被接受的形式来表现。在实际操作中,书籍封面设计要以创意为核心,借助各种手段做出新颖且富有感染力的封面,这也是提升图书品质的关键之一。

    重大选题图书的封面设计是图书内容水平的符号化展现,是图书成为精品力作的要素之一,既要能体现丰富的现代美学内涵,又要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的文化构想。这类封面的特点是主题鲜明、精华突出、含义深刻,以小视角承载大立意,倡导用独立研究转化学术成果,将艺术研究与实践相结合,传播正能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知识构架与封面创新探索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呈现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书籍也从单向性文字传达转换为图文并茂和多维图像表达。对于图书的“脸面”,设计师应借助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网格化的立体思维,使封面设计的信息量更大、更精炼、更具吸引力,使目标读者群体产生丰富的想象,更易于提高图书的被接受程度,从而达到传递文化优雅之美的效果。如联合国总部门前的雕塑《和平》(见图1),其内容展现的是一把手枪的枪管被卷成一个结,表达了制止战争与杀戮的美好愿望,通过简洁的构想创意和想象空间,表达了该雕塑深刻的内涵[1]。

    同样的,重点图书的封面也日益趋向于符号图形化的表现。首先,重点图书的封面是多方位知识的凝结,其内容应使人们的认知更精炼、更准确、更快速;其次,图书的图形符号并不依托于某种具体的语言或文字解释,其表达的元素简明、直观、易懂、易记。图形符号能够跨越语言和国别的障碍,具有独特的创意优势。

    溯源知识架构和展望未来的图书封面诉求,它们应是一种具有共性的图形形态,是极富个性且为大众所认识、熟知的符号群,通过这些符号元素的组合搭配形成巧妙的图形化语言。以《钱学森力学手稿》系列图书的封面(见图2)设计为例。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科学教育领域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手稿十分珍贵,其广袤的内涵难以用华丽的图形来表达。因此,该丛书的封面设计以去繁存简的方式,用最朴素的符号反映手稿中所蕴含的包容、集合、博大所引申的含义,拓宽了读者对钱学森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渊博知识的认识。

    二、传统构想与封面创新融合的探索

    封面设计的构想离不开特定的典型象征,这与人类的精神和意识具有微妙的联系。在现代图形设计的思考中,除使用固有的、常规的设计原则以外,还要将传统图形进行艺术化再创作,重新组合使之构成鲜活的图形,从而提升全书的意境。

    重视、研究、分析、使用传统元素是继承和演绎的新篇章,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西迁精神”出版工程》系列图书封面(见图3)中罗列出西安交通大学的文化要素,将时光载体融合为“一面伟大的旗帜”。向西前进铸造精神坐标,笔者运用这种感性、传统的思维,加诸理性的基础视觉效果,用图形语言表达自己对著作的理解。

    传统的图形语言只要在封面占据主导地位,便会获得和谐统一的美感,达到一种以心写情的佳境,这是基于厚重情感迸发而成的宁静与雅致,是书卷飘香的现代派作品。如运用传统笔墨技法设计的《中国古代外科学文明》(见图4),通过书名传递给读者的关键信息是医学、中国和古代三层内容。图形层面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蛇绕权杖”图形,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共识标志;文字置于红色纽带之中,纽带贯穿上下连接左右,是书法“中”字的写意化呈现;辅助图形是张仲景的医学著作及古代外科手术用具。该书封面将中国、古代、外科医学三种信息全部囊括,其含义之深远可见一斑。而红色纽带上下纹饰采用的是代表健康长寿的万寿纹,既映衬医学主题,突出图书内容,又兼具沉着、典雅之视觉效果。

    三、手绘构想与封面原创图形探索

    体现原创艺术价值和秩序之美,讴歌时代风尚,揭示艺术精华,颂扬高尚精神,并由此定格出一个手绘图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是重大选题图书封面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手绘创意有多种技巧,而手绘与逆向思维创意的组合运用,可以使读者在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到惊艳,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关中民俗文化艺术丛书》系列图书(见图5)为例。丛书封面是源于“秦人尚黑”的文化风俗,以黑色为主色调,黑色手绘线条描绘出关中的古建筑符号——阿房宫、大雁塔、兵马俑等,凸显了关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彩色元素是關中地区十分有代表性的经典符号——“凤翔泥塑”,并以红绿色为主,切合“红砖绿瓦”的建筑主题。诸多关中元素有机叠加,既表现了关中文化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衍化,也吸引着读者探索书中的内容。

    

    设计师在设计手绘封面的过程中,宜在把握图书总体内涵的基础上寻求有力度的设计语言,并结合具体内容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捕捉时代特征与艺术形式的视觉交叉点。如《中华民族基因组多态现象研究》系列图书封面(见图6)展现的就是将飘动的基因链缠绕于华表之上,表达同根同族、互为依存、竞相绽放的深刻内涵,图形象征通俗易懂,以极强的符号感和精细的元素完善了内容的丰富性和思想性。

    四、空间构想与封面立体化实践探索

    变化多端的构图是设计图书封面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设计创作的基础,也是艺术形式表现的依托和载体。无数的历史事件、故事、照片、建筑都是不能比拟的真实素材,而以立体化的艺术图形表现历史感与时尚感共融的特点,即源于事实空间的张力。精巧的封面空间建构可以赋予图书感官的高度超越字符本身的含义,成为特定内容和创意空间的重要表达。如《中国抗日战争珍贵文献》系列图书(见图7),以抗日战争时期的版画为主体,将国共合作、全民团结、万众一心等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并融入代表正义、公信的五角星设计而成。

    《三省边防备览点校》系列图书(见图8)的设计则采用羊皮烙印的方式表现出厚重的历史空间,用三个箭头的交融,将主题理念贯穿其中。《西安民居》系列图书(见图9)的版面布局以白墙为底,结合西安四方城的沧桑文字,用印章凸显情感语言。三种不同纸张和工艺的配合使用,结合文字的注释与规整的图形对比,营造出了富有空间感的沧桑美。

    五、时尚构想与国际化封面创新探索

    受波普艺术的影响,国内设计师对现代书籍的设计日益重视,装帧形式上不再只是单纯的二维表现,而是向多维的创造性视觉模式发展[2]。在图形的编排上则倡导现代美学和谐统一的形式规律,强烈规范阅读顺序的自上向下,将文字与图形视觉变为统一的整体。封面字体的设计和图形的编排往往采取极端对立形式,在形式上趋于后现代主义样式,形成一种相互冲撞、相互矛盾、彼此排斥的图形组合,并在新的变化基础上追求一种新颖、洒脱的视觉图形效果。《先进燃气轮机设计制造基础专著》系列圖书(见图10)以蓝色的混沌的图形表现背景肌理,用精致的图形和特种工艺塑造出机械的美感。设计师着力把握封面的力度与对比均衡关系,在有限的空间中游刃有余地呈现该书的国际化特征,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时尚的封面凭借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设计,而是对图书的直觉和敏感,每个图形、符号、文字和线条,都在衍生着、变化着,共同表达着图书的整体情绪。《兴学强国120年》系列图书封面(见图11)的设计师将纯粹的几何图形与意象色彩进行融合,追求书卷气之外的幻觉空间,再分别用“群星闪耀”“民族脊梁”“年轮情思”等图形承载主题光辉,这些精细的设计与书名完美契合,使得该系列图书的书卷气息更加浓郁。设计师采用“依同求异”的思路,以抽象化的图形表现通识共享的语言,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受到视觉刺激,从而在阅读的时间与空间里产生共鸣[3]。

    重大选题图书出版是出版工作中的大展示、大智慧、大成果、大创意,借助于设计创新,依托于精耕细作。在设计这类图书的封面时,设计师应倡导以原创创意表达突破传统印记,切中时代脉搏,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络化传播中体现个性化的图形之美。如何让更多富有个性的时代符号与封面设计产生碰撞,产生更多的突破和创新,既是传达图书产品关键信息的根源所在,也是未来图书封面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芳. 中外设计史[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 宫勇. 图形符号设计认知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 伍胜. 关于专题类图书的图形设计[J]. 科技与出版,2017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