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分析与思考

    陈默

    【摘? 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国家对科研院所提出的战略发展要求。中国的科研院所拥有雄厚的科研资产,聚集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是高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同时,科研院所利用自身科技和人才优势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弥补院所经费不足,稳定科研队伍,培养创新型人才。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各科研院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论文提出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的意义,针对国内一般科研院所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优势及劣势,并以某科研院所为例,描述了某科研院所多年以来产业化发展的成就及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模式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Abstract】Developing high technology and realizing industrialization are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abundant scientific research assets and have gathered a large number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alents, and are the core strength of high-tec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can make use of their own advantag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s to transfor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which can foster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funds, stabiliz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How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 industr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aced by al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ondi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tudies the management mode of domestic gene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aly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aking a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ver the years,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mode and th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關键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

    【Key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ization; mode

    【中图分类号】G32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5-0056-04

    1 引言

    科研院所是科研创新的主体,也是高新技术研发的核心力量,加快产业化发展是利用科技优势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科研院所利用科技和人才优势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也在弥补院所经费不足、稳定科学队伍、培养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一批科研院所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有不少产业未能做大做强,其中,缺乏整体规划、企事业产权关系不顺、管理体制不规范、院所干预过多等原因是影响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选择适当的发展模式,对科技成果产业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2 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条件分析

    2.1 优势条件分析

    2.1.1 技术优势

    多年以来,国家一直重点扶持一批科研院所,通过引进外来先进技术和工艺,并在数以万计科研人员的不断学习积累下,使得我国科研院所的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经过各级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在航空航天、核工业、电子、船舶等部分领域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备超高的科研技术,在市场上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2.1.2 硬件优势

    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造科研院所的研发环境,这些资金被用于购置高精尖设备,修建现代化厂房,帮助科研院所提高研发能力及生产制造能力。经过多年国家不断的支持,科研院所的设备和设施工艺质量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2.1.3 人才优势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科研院所多年来吸引众多优秀人才进入,并在老一辈“传帮带”的影响下,在科研任务研发的过程中快速成长,很快能够独当一面独立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工程项目,这些人才是科研院所的宝贵财富,是市场上其余企业望尘莫及的。

    2.2 不足之处分析

    2.2.1 以传统科研产业模式发展科技成果产业

    科研院所长期以科研工作为重心,在传统观点下,国家既是科研技術和产品的研制方和提供者,又是需求方和采购者,因此,大量科研院所只需要保证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不需要考虑市场和经营等问题,因此,市场意识薄弱,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发展模式仍处于政府主导模式,不适应如今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2.2.2 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科研院所在发展产业化成果时多倾向于在与本单位有合作往来的科研机构内部转化,而不是向外转移和扩散。这其中既有传统观念作祟,同时也因为缺乏足够的途径和手段转移和扩散先进科研技术。这些接收转化技术的企业,也多为与本单位有着常年业务往来的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不高,这些都限制着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扩散,影响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的整体发展。

    2.2.3 重科研轻市场

    大量科研院所多年以来形成以科研工作为核心的产业模式,从集团至领导班子,大多都缺乏对科技成果产业的明确定位,仅仅将经营性业务作为副业对待,将科技成果产业置于发展的从属地位,可有可无,或将其看作单位内经费短期不足时的筹措手段,只求短期业务效益,长此以往,科技成果产业必然很难又快又好地发展起来。

    2.2.4 重产品轻产业化

    目前科研院所在发展产业化时,更注重单个产品的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散性和无序性。发展产品时,没有将相关技术转化、产品发展与竣工科研院所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考虑,缺乏对产品布局、资源调配、市场营销等重要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形成整个产业领域的分散性和盲目性。

    3 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经验

    3.1 清华大学

    ①清华大学的技术转移机构体系主要由成果与知识产权办公室(OTL)、校地合作办公室、技术转移研究院、清华科技开发部、清华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机构构成,OTL为核心。

    ②2015年12月出台《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评估、处置和利益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成果转化的决策机制问题,完善了奖励机制(收益的70%奖励给团队),明晰了成果处置流程。目前正在完善关于干部持股、教师兼职等相关政策。

    ③主要采取专利许可、转让、作价投资、作价投资与许可等混合模式,在知识产权作价投资之后,清华大学还对合作研发产生的新的知识产权再进行许可。清华大学拥有较强的原创技术和原创科学研究能力,研发出一些有共性需求的重大技术,为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④转化支持政策上,一是要有对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方面的支持与保障,不同阶段根据不同情况可派出不同团队;二是对应用类项目,在立项、技术研究、后期开发、研究经费等方面都有支持,同时还拥有多支校地、校企合作基金资源,以及清华控股的投资来源。

    3.2 美国国家实验室

    成果转化核心机制是合作研发协议(CRADA)。在CRADA框架下,国家实验室与私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实验室提供科研人员、仪器设备等,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试验平台等,共同推动实验室成果的产业化。参与CRADA的私营企业可获得实验室发明的独占许可。除此之外,美国国家实验室转移机制还包括横向联系(WFO)、共用设备等模式。

    对于人员激励,可从转化净收益中提取不少于15%的提成分配给发明者,其中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将商业许可净收益的35%分配给发明者。

    将成果转化流程概括申报评估与资金支持、专利申请、成果推广与宣传、投资者申请使用、最终许可和许可收益分配等环节。拥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措施,由技术转移部门首先对科技成果进行审核,决定该项发明是否应该寻求专利保护。

    3.3 转化经验总结

    基于上述典型案例总结归纳了以下6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

    ①要建立促进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专业机构体系对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进行管理运作。

    ②要制定落实相应激励政策,将转化收益与技术发明者切身利益紧密结合,提高技术人员创新活力,使其“名利双收”。

    ③要为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④要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综合发挥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平台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成果转化。

    ⑤提高技术成果质量,围绕自身学科特色及资源优势进行产业化布局,在技术研发阶段同时考虑转化及产业化问题。

    4 某科研院所产业化现状及传统模式下的弊端

    4.1 某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针对某科研院所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该单位科研设备、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科研水平显著提高,以该科研院所下属某二级单位为例,十三五期间,该单位在科技成果产业方面,发挥整合优势,稳步发展,逐步向多领域延伸,经营类收入产值逐年递增。

    总体来看,某科研院所充分发挥科研技术,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蓬勃发展,同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数千名专业技术人员,为科技成果产业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经营性收入至2020年底,仅占总体收入的12.49%,虽然已有部分科研成果占据市场,但是仍有大量技术未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部分已成熟的技术,市场规模徘徊不前,部分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未得到对应发展,反而在竞争对手出现后,丢掉原有优势甚至失去这个领域的市场。

    4.2 传统模式下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弊端

    4.2.1 发展战略模糊,缺乏整体规划

    首先,传统科研院所日常的根本是完成国家交代的重点任务,产业化业务一旦与科研业务有资源冲突,很难得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同时,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科研人员往往更注重项目的研究,没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的想法,发展战略模糊,没有将产业化做大做強的思路和实际行动,使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停滞不前,缺乏活力。

    4.2.2 产品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

    该科研院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包括压力容器设计、反应堆设计、放射源销售、反应堆辐照等多项核领域业务,这些业务缺少统一规划,没有市场部署,通常隶属于不同的所级单位甚至室级单位,领导班子不同,研发团队也不一致,难以通过资源整合发挥联合优势。

    4.2.3 经营性资产流动不畅,难以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该科研院所资产经营类项目虽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但由于大量初期投入资本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无人管理或多人管理情况经常出现,资金也缺乏必要的投入撤出机制,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受到极大限制,缺乏其他融资渠道,赚钱的项目难以将资金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赔钱的项目也难以进行企业的改进、放弃、清算等战略,不能实现资本结构的不断优化。

    4.2.4 收益分配机制缺失,难以留住经营管理类人才

    目前该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全资比例过大,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普遍建立,该科研院所直接承担下属产业经营风险,由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运营目的不同,治理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产业化发展。同时因为激励措施不足、收益方案不明确等原因,很难吸引或留住职业经理类人才。若要将科技成果产业发展壮大,经营性管理人才必不可少。

    5 关于该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新型研发机构是近些年出现在我国的一种研发组织,它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经费大部分用于技术研发,机构内员工也多为研发人员。新型研发机构本质上是一种产学研合作,使研发机构、高校、创新性企业和政府结合在一起,既进行基础研究又能直接面向市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组织。新型研发机构较传统研发机构更有创新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5.1 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新型研发机构不同于传统科研院所,它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和事业费负担,科研院所、政府、地方企业都可以成为其投资者。这种投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所需要的资金,还能体现多方意志,既可以确保研发的时效性,避免传统科研机构与市场经济脱离的风险,又克服了地方企业一切向钱看,过于重视市场,轻视科研工作的不足,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具有学术性,也能贴近市场需求,具备市场价值。

    5.2 创新的机制体制

    新型研发机构相对于传统的研发机构,在机制体制上有很大不同。首先,它不局限于国有单位或事业单位性质,去掉行政化特色,采用企业化的运行方式,实现投资研发分别管理。人员考核也不再单纯的凭借论文多少而定,而是更看重科研人员研发成果是否能转化成社会价值。这种产业化的科研导向使得基础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并有充足的科研动力。其次,研发机构可以根据市场对技术的需求,自主研发制定发展战略并确定研发方向,机构的独立自主性大大增强,研发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

    5.3 创新的机构定位

    与传统研发机构的定位不同,新型研发机构在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同时也关注着市场上前沿研究的变化并以这种变化为中心进行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新型研发机构将创新发展作为研发机构的发展宗旨,确保每个员工的目标与机构一致,克服传统科研机构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整合机构内资源,激发内部创新活力,从而将机构做大做强。

    6 某科研院所产业化发展建议

    6.1 完善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

    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否快速发展,取决于院所领导的正确指导和政策激励。具体政策可以重点关注以下4个相关方面工作:一是要逐步完善和严格落实各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持性政策,发挥政策促进和引导功能,建议可以建立专门的政策基金,构建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发展运营模式,促进全院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在明确产业化定位的基础上,完善核心机制建设,例如,建立各种功能性平台,作为联接市场与企业的中介,随时保持对市场的关注度,确保研发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三是提升全院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相关产业的发展,营造有利于产业化运营的良好环境;四是制定相关的产学研结合的引导政策,在完成国家安排的科研任务之余,将是否具备成果转化项目及渠道同样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对已转化的项目进行评价考核,使研发工作与成果转化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产业化发展体系的建设。

    6.2 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拓展科研成果产业化增值空间

    创新是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不断寻求创新,才能使某科研院所产业化走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针对这一点,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工作入手:一是加快院内各个二级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减少审批步骤,高效对接市场,建立产学研三方长期技术合作,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实现长期持续的研发能力;二是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共享技术合作成果,可以避免创业失败走弯路,浪费国家资产,同时高质量的国内外知识经验交流,能够提升科研院所国际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宽市场渠道。

    6.3 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实现产权多元化

    完善的投融资体系是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某科研院所经营产业化的下属子单位均为某科研院所独资,产权单一,很难对参与人员产生激励效果,大多数人员更愿意参与到传统的科研工作中,而非产业化工作。解决以上问题,建议一是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员工参股并对其提供政策保障,使员工入股与政策资金相结合,既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求,也对员工的积极性有很大提升;二是要灵活建立资金进入退出机制,如产权转让、风险资金保证等,这样能够保证入股资金的安全与升值,消除员工的顾虑与隐患;三是针对相关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对投资体系的有效辅助,把风险最低化,使得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够不断得到资金的支持。

    6.4 建立市场化机制

    产业化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才能最大程度将产业做大做好。

    6.4.1 建立面向市场的产业化项目开发体系

    能否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存亡,因此,市场管理至关重要。市场开发共有2种模式:一种是供给推动型,即先有技术,再生产产品,随后寻求市场,某科研院所作为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科研院所,可以利用本单位的优势,从已有科研成果中,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项目进行开发,再寻求有需求的市场;另一种模式为需求拉动型的开发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先有市场需求,根据需求决定产品,再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生产,这就要求某科研院所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精准找到市场需求,并根据现有技术进行产品的开发。除了以上2种方式,还可以根据现有市场情况采用合资合作、委托研究等方式进行项目开发。

    6.4.2 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市场营销工作对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同样重要,某科研院所作为老牌科研院所,市场营销是薄弱项,为克服这一劣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①明确营销工作整体思路。技术优势是某科研院所最大的底牌,因此,某科研院所应在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差异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并积极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增强竞争优势。

    ②明确营销目标和考核体系。激励措施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应根据营销工作的完成情况,建立明确的任务体系和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关的考核体系和激励措施,最大程度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③改进服务体系,进行营销创新。完善的售后服务可以有效增加某科研院所的竞争能力,同时,市场营销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创新,积极探索新的营销理念和模式,提高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成立某科研院所独特的产业化销售信息网,增加竞争优势。

    6.5 提高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力

    科技成果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产业化能否顺利进行下去。为提高创新能力,为产业带来不断的活力,一是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政策,吸引高精尖人才投身于产业化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可以调动产业内人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产业创新与管理水平。二是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加大培养和选拔力度,选拔出具备创新意识、熟悉科技研发规律、拥有管理经验的创新性人才。三是探索产业化发展新模式,在不断的研发创新下,拓宽服务领域,挖掘服务深度,使得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从而获得领先市场的优势,加快成长。

    7 结论

    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研究院所应根据自身情况,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针对不同项目采用切合实际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

    ②成果产业化要加强资本运作迅速扩大规模,采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如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能力、推行高效的管理机制等,加大研究资源的投入,适时加速发展,增强自身实力,用事实确立科研院所的产业化行业龙头地位。

    科研院所既要承担建设任务,还肩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光荣使命,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尽快实现与国际产业同步,是科研院所的发展方向,也是时代的召唤。

    【参考文献】

    【1】王安德,张景安.论创新与企业孵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池敏青,李晗林.福建省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结构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7(30):12-14+21.

    【3】薛晨霞,姜永平,袁春新,等.浅议地市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量化考核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0(6):52-54.

    【4】刘新建,乔晶晶.科技成果奖励评价方法的理论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01):89-92.

    【5】王进富,张穎颖,苏世彬,等.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6):1-6.

    【6】菅利荣.国际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05):6-11+32.

    【7】孙正心,顾光青,陶纪明.上海新型研发机构案例调研分析[J].科学发展,2015(01):98-106.

    【8】王福涛.国家科技奖励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6(04):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