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司小宁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抒写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的重要途径,因此,有些语文教师曾在教学作文方面花了很大力气,可往往总是事倍功半,甚至还出现了学生怕写,教师怕教,写得枯燥,批得心焦的现象。我在教学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为此,谈点儿个人粗浅的认识,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重视生活实践

    俗话说:“庭院练不出千里马,闭门写不出好文章。”在新课改下,作文教学的编排别出心裁,每个单元都安排有语文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汲取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灵感。如在《中国石拱桥》这一单元后就安排有综合实践活动——美丽的桥,教学本单元时,应让学生进行实践,首先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桥梁史或有关桥的知识,接着再让他们调查了解当地桥梁史及现有的桥,单元课文内容上完后,安排1—2课时让学生说说对桥的感悟:素材已烂熟于心,随后让学生将自己了解最多、印象最深的桥写出来,学生自然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

    二、利用课文对学生写作技巧点拨

    我们在课文教学时,总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课文分析、内容理解、思想熏陶等方面,而往往忽略了写作技巧的点拨,有时纯粹是講写作理论,没有将写作技巧的点拨与学生的写作实践很好地合拍。要知道课本中的每篇文章,不仅有着深邃的思想内涵,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本。

    例如,当我们指导学生如何写景以及写景在文中的作用时,禁忌告诉学生空洞的理论:情景交融、情理相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等等,一定要结合课文现身说法。如在教学《羚羊木雕》一课时,文中“我”在万般无奈之下向最要好、最仗仪的好朋友万芳要回羚羊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是用心理描写好,还是用景物衬托好?作者是怎样写的?让学生阅读“我”在回家的路上的景物描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从中体会到“我”的复杂心情是无法用心理描写表达出来的,唯有文中的景物描写,才能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我”的孤独、愤懑、无奈、委屈。再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细节描写表情达意,也可以利用范文的作用。

    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课中,阿长睡觉时摆“大”字,阿长在回家时为“我”买《山海经》时,将“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过年时给我的嘴里塞蜜橘等内容,都是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出神入化地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热心善良,一心挚爱着“迅哥儿”,对生活充满盲目敬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旧社会妇女形象,读来既让人心酸,又让人感动,从而告诉同学们: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真是字字千钧,运用得好不仅可以为文章添彩,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抒发情感。其他如场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等,都可以在课文的教学中加以点播,学生便会感到作文有法可依,真正发挥课文在写作中的示范作用,也避免了纯粹讲作文理论的枯燥局面,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又能为教学节省时间,一举多得。

    三、在作文批阅中扬长避短

    改变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让学生积累经验,体味成功的喜悦。若我们能打破这些常规,采用师生同改、生生互改、学生自改、网络批阅等形式的批阅方式,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生互改,因为笔者认为这是作文批改中最卓有成效的方式之一。如七年级第一单元中安排的自我介绍,教师在评改作文时,可先让5—6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各抒己见,教师再做补充评语,这样,学生一定会意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此时,他们各自详读作文后自下评语,接着再让他们互相评改。经过以上评改,尽管学生作文本上没有多少教师的评语,可却让学生学到了写作技巧和评改技巧,避免了教师批得辛苦,学生只看分数的弊端。

    师生同改也是很有效的批改手段,不过,这种批改方法最好是教师批改后,将作文分出不同等次,再分别抽出不同等次的作文,教师读,学生再一次评改,这样,学生既学到了优秀作文的优点,也避免了同学们容易出现的差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采取教师先讲解,学生交换分组批阅的模式,这样更为有效。例如,在学生学了八年级下册的游记单元后,教材要求学生学写一篇游记散文,我采用了师生同改模式,首先将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进行讲解并书写到黑板上,即:条理清晰(游踪为序);观察方法合理恰当(移步换景法,定点观察法,或二者结合法);绘景生动逼真(观察细致,巧用修辞,活用感官);情景交融或情理相生。然后让学生采用四步修改法进行批改,第一步看字词及标点,第二步看语句及篇章结构,第三步看写作方法,第四步看思想内容。阅读及批改四次后,再结合教师的提示题写批语,综合评价或给分数。一节课每人阅读一篇作文,算得上是精批细改了吧。但这还不算完,还应该要求学生每组各选一篇优秀的作文及失败的作文,全班共选十四五篇,利用第二节课讲评,通过师生互评,相信每位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都了然于心,我又要求他们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上交老师,我发现,学生第二次的作文成功率达90%以上。两节课的作文讲评与批阅,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作文的评改也可以采用学生自改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修改,并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评语,然后教师再将作文做一次评改,这样一来,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作文的优劣得失,教师也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作文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指导。

    四、鼓励学生多阅读,树立习作榜样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了我们经验,读书给了我们知识。”我们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地阅读,从而扩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积累写作技巧。可当今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由于升学压力,作业量较大,阅读时间远远达不到要求。致使学生眼界不开阔,写法不娴熟,作文立意不新颖。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何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呢?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引导。

    我认为,教师平时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名著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此外,要充分利用假期增加阅读量,一般情况下,假期都会被繁多的作业占据,面对此种情形,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模式,在作业的设计方面多动脑筋,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如一个假期写多少篇作文或日记,甚至抄写多少个词语等,这样的作业既无创意,也没有挑战性,还浪费时间。应该利用假期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心得,由此,既培养了写作兴趣,又陶冶了情操,更主要的是拓宽了知识视野,提升了思想境界,积累了写作技巧。这样的作业对学生而言更具有挑战性。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还应给学生树立榜样。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发挥榜样的作用,比如,学生范文的朗读与讲评就是最好的途径。每次作文评改后,选出其中的优秀习作,让学生自己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做精当的点评,再让同学们找出作文的优劣得失,说说各自受到的启发。这样一来,既为同学展示了范文,又便于同学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县东坝中学(7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