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药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

    刘艳

    

    

    【摘要】目的 评价中医联合治疗(中药熏药+穴位敷贴)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治疗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n=106),进行对照组与联合组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采取穴位敷贴治疗,联合组53例患者采取中药熏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联合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治疗情况,即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药+穴位敷贴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整体效果显著,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快,是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

    【关键词】中药熏药;穴位敷贴;风湿寒性关节痛;治疗效果;中医症候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风湿寒性关节痛即机体受风寒湿邪情况下导致的肌肉关节痛,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针对风湿寒性关节痛疾病一般以非甾体抗炎药等西药控制症状,但易复发,从而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中风湿寒性关节痛属痹证范畴,中药外治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8月~2019年4月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106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参与临床治疗;(3)>18岁成人患者。排除标准:(1)妊娠、哺乳阶段患者;(2)合并其他风湿病患者;(3)中断治疗患者。进行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分组治疗,取随机法。对照组(n=53):患者中,男23例、女30例;患者年龄20~72岁,平均(40.5±5.0)岁;患者病程2~10年,平均(7.0±2.0)年。联合组(n=53):患者中,男26例、女27例;患者年龄18~72岁,平均(41.2±5.8)岁;患者病程2~12年,平均(7.5±2.3)年。对照组与联合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资料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穴位敷贴治疗。丹参、三棱、附子、莪术等药等分碾为细末,鲜姜汁、药粉搅拌为糊膏团状,取0.5×0.5 cm敷贴患处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等临近穴位,3×3 cm敷贴膜外贴固定,约10 h后取下并以温水拭净擦干。

    联合组:中药熏药+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治疗同对照组,中药熏药组成:红花3 g,当归、川芎、桂枝、木瓜、桑枝、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羌活、木香、五加皮以及生姜各6 g。中药纳入纱布袋置于药箱煎煮,淋洗药液约45℃,

    辅助患者坐位患肢伸入治疗仪中,熏蒸期间间断喷出药液淋洗。

    1.3 观察指标

    记录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1.4 指标评价[1]

    中医症候包括疼痛、肌肉酸麻、关节屈伸不利等5个主要症状,无症状即0分,症状越严重分数越高,单个症状总分10分,总分50分。

    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中医证侯积分减少>90%。

    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中医证侯积分减少大60~90%。

    有效—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侯积分减少30~60%。

    无效—患者症状、体征无改善,以上效果未达到。

    生活质量以GQOLI-74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膝关节功能以LKSS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软件计算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n)、(%)描述,中医症候积分等指标均值以(x±s)描述,采用(x2)和(t)检验。P<0.05,证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与对照组106例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的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22%、83.01%。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联合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3.3±4.0)分、GQOLI-74评分为(62.50±5.30)分、LKSS评分为(48.50±6.80)分,治疗后分别为(6.0±1.5)分、(93.30±6.50)分、(90.05±5.50)分。

    对照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13.0±4.5)分、GQOLI-74评分为(62.30±5.20)分、LKSS评分为(48.80±6.60)分,治疗后分别为(7.8±2.0)分、(81.50±6.60)分、(78.90±6.30)分。

    组间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学计算,t=5.2417、9.2737、9.7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风湿寒性关节痛发病率高,各个季节均可发病,患者有明显疼痛感,患者身体、心理压力较大。当前,针对风关痛西医以药物治疗控制和改善患者症状为主,停药后易复发情况明显,尚无有效的药物。中医角度分析此病,中医范畴中属“痹病、痹症”范畴,是阳气虚弱、肝肾不足等导致的气血两虚,饮食不当会加重湿邪,且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导致经络闭塞不通、不通则痛[3]。关于此类疾病治疗中,发现西药治疗效果有限,且长期用药不良反应明显,甚至耽误患者治疗,影响治疗预后[4]。随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发现中医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具有明显优势。外治法中药熏药、敷贴治疗,通过皮肤黏膜吸收、经络腧穴得气,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互相作用提升治疗效果。马吉丽,姜颖,郭静,等人研究指出,风湿寒性关节痛使用穴位敷贴+中药熏药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助于临床症状缓解[5]。

    本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6.0±1.5)分低于對照组治疗后的(7.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生活质量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中药熏药与穴位敷贴联合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整体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是优选治疗手段。本文结果和覃艳梅研究结果有一致性,熏药组有效率77.59%低于联合组的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综上所述,风湿寒性关节痛一直具有临床多发趋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关于此类疾病行中医治疗手段预后良好,对比单纯的穴位敷贴,联合中药熏药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预后效果更好,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生活质量良好。

    参考文献

    [1] 孙 伟.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3):160.

    [2] 陈 刚,任海鹏,蔡 明.虎力散胶囊联合对乙酰氨基酚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03):529-532.

    [3] 陈晓锋.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5):181,183.

    [4] 万 健,胡建强.祛风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09):1477-1479.

    [5] 马吉丽,姜 颖,郭 静,等.中药薫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3):155-156.

    [6] 覃艳梅.中药薰药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6,35(20):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