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思维训练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孙爱兰

    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教学效益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教师必须优化备课、上课等环节,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认真备课、挖掘教材、合理拓展教材,是优化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

    “教材文本”只是一个知识载体,它呈现给我们的无非是一些静态的文字、数字、符号与图片等元素。只有真正做到“深钻细研”,才能实现“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每一课时的备课,教师都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巧妙地创设有价值的、现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2.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难点内容怎样突破?一般来说,重点内容必须保证在上课3~5分钟之内让学生感知到,并且整堂课要紧紧围绕它进行学习、思考、训练、达标。一节课中的难点内容如果过多,就要注意适当分散处理;对于过难的问题,可通过“温故知新”法、设置“小台阶”、学生合作探究等办法予以解决。

    3.对课本的例题如何处理?教师在强化学生预习的情况下,如果原封不动地出示例题、讲解例题,效果是不大的。最好是设计一些与例题类似的尝试题或改编一些例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变式训练。如此一来,学生对于例題的变化将产生兴趣,印象也将更深,效果自然显著。

    4.设计层次清晰的练习题,注意采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努力做到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不管是新授课还是综合课,如果我们能把这节课所涉及的典型题目、易考知识点、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及以往学生经常出错的内容等等,通过有效的组合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练习、感受、体验,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及时反思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

    1.教师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提高到反省认知水平,即学生必须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反思提高既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也离不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证明一个等积式,可以转化为比例式;如果比例式中涉及的对应边一个在直角三角形,另一个在矩形中,应该怎么证明呢?”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就题论题,直接把证明思路告诉学生;而应该抓住时机,追问学生:问题到底卡在哪里?能否转化?原来接触过此类情形吗?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而不是讲解,从而启发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方向,使问题得以解决。

    2.引导学生及时归纳知识、活学活用。这一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一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规律性总结,二是设计一些有层次、有梯度的基本题、开放性试题或应用性试题的问题系列,让学生通过实际解决问题来提高能力。

    三、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备好课、写好教学文本(教案),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要想真正使课堂提高效益,教师必须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教学。

    1.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现行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活动往往需要学生剪纸、拼图、探究规律等等,我们往往嫌麻烦,把过程给“略去了”。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这些探究活动,一是必须注意让学生课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要设计合理的探究程序、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方法。教师只有做到了以上两点,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活动真正得以落实。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认识,小组合作学习自然成为符合一致性要求的切入点。

    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的课,总是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真正的数学思维训练课,使我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