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社团建设

    邱梅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重要文化价值精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和重要载体的大学生社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第一课堂引领者,具有巨大的价值引领和凝聚功能。本文以高校社团功能的价值分析为切入点、挖掘高校社团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探索高校社团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社团;引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2-0070-02

    随着改革步伐的深入和多种文化思潮的渗透,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倾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价值观念冲突越发严重。习近平指出:“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我们整个未来的价值取向,而大学时期处于价值观的不断深入形成和完善期,因此,做好这个阶段的价值观培育尤其关键”。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深度凝练了新时期我国公民应遵循的价值目标和准则,不仅为高校育人工作确立了根本指导,也为高校社团的不断完善确立目标和提升方向。

    一、高校社团功能的价值分析

    高校社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大学生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基点组建的利用课后时间按学校规定自主开展各种活动的组织,以充满感染力和号召力为主的形式丰富、思想碰撞、启迪互助、技艺切磋的活动。

    (一)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平台

    高校社团具有自发创建性、群体广泛性、组织多样性、自主运作性、组织开放性、目标整合性等几种特点,而且高校社团发展势头迅猛,从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我国各个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不等,学生社团人数规模在几千上下,据深入调查发现,有的高校竟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参与了学生社团,高校学生社团可以称为高校“第二基层组织”,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二)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思想修養得以完善的载体

    随着高校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的不断落实,大学生自我展示以及自我发展的愿望越发强烈,这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对大学生起到思想引导、文化熏陶、价值凝聚的学生组织,高校社团在学校初具规模党团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下,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大学生更愿意接受的多样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活动,大学生能够在社团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才干,砥砺品质。因此,高校社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学生社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承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建设要寄托在有效的载体之上。学生社团凝聚着大学生年轻的信仰和青春的活力,具有自发性、志愿性以及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学生社团深深地扎根在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内在地承接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诉求。

    (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养人才资源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建设主要是依靠某些践行的主体来实现。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以专业为区分类别设立的班集体不同,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各项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出其强大的内在影响力、核心凝聚力和价值感召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学生社团骨干也可以在普通学生中间起到先锋模范和价值引领的作用。除此以外,高校学生社团的特殊组织性能导致了学生干部成员的频繁更替,这也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人才的流动和机会的均等,这种岗位更换制度能为学生社团组织时时带来新鲜的思想和新鲜的血液,从而将更多更出众的人才吸纳到社团组织中,形成越来越优质的人才队伍。学生骨干们以丰富的工作经验为起点,使社团组织有着“融入青年、贴近青年的特殊性质”,这也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凝心聚力,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和人才资源。

    (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汇聚组织力量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求多元主体的全面和全身心的参与。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建设组织,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汇聚着特色各异的学生个体,如学术型、文娱型、技能型等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社团。

    但是,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学生社团,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管类型不同,但承担的职能并无明显差异。学生社团以强大的号召力将原子化的个人组织、汇聚到一起。由此可见,学生社团在组织力强这一特点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是一个多元化的凝聚力极强的学生组织,这一鲜明特点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多元主体参与的特征相吻合,学生社团在广泛而深入联络学生、培养学生,持续深入开展学生活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组织优势,有利于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锻炼实践能力

    完整的核心价值培育内涵着理性认知、情感认同、价值认可,即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各个不同的培育阶段,是一个受教育者由理性认识经过情感深化进而升华为价值信仰和行为认同的价值推进过程。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要求践行主题具备各种开展实践的机遇和平台,学生社团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鲜活主体和价值载体,不仅能为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理论知识提供了指引和实现途径,而且为大学生在践行过程中提供了组织优势。学生社团最基本的特质就是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活动,借助实践的机会融入到真实的社会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并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基层实践、社会服务和活动组织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切身实际地体会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力量,磨练坚强的意志品质,锐意进取、求实创新,进而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社团建设探索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奋斗热情,也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明确方向性

    在大学生社团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将信仰教育作为核心,以一元化的价值引导来规范和引领社团建设,使大学生学会如何抵制不良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侵蚀,使参与活动的学生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氛围之中”[1](P.64)每一个社团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科学价值准则,以社团的各项活动来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延伸和拓展,深入结合大学生发展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经过不断地重复认证和严格推敲,明确社团组建的文化价值及精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凝练规范系统的社团核心章程。

    (二)加强党团组织宏观指导,加强规范性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开展的活动团体,为了避免社团的盲目性、无序性和随意性。使社团紧密团结在党团组织周围。[2](P.84-85)社团活动的开展和规范一定要坚持共青团组织的领导,这是高校社团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高校党团组织要强化高校社团建设的实质性研究,把握高校社团建设的现状和规律,使管理方法规范合理化,让制度成为习惯,成为自觉,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从而给予社团以指导性的把握和帮助。规范申请注册的社团,对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社团坚决拒绝批准注册,目的就是使高校的每一个社团组织都能实现价值引领作用,使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学有所获。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服务,切实发挥党团组织的把关定向的宏观指导作用。

    (三)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丰富内涵性

    高校社团要有不断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的功能。学习和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更要不断的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理论学习班、党史知识大比拼等形式多样的课外小讲堂,强化广大社团成员的德育素养,可以针对类型差异的社团实行学习内容和指示理解的分层推进、分类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团更加科学合理。也要注重理论骨干的选拔和重点培养。在每阶段都适当地开展社团学生骨干提升培訓班,使骨干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入,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指导,提升社团成员敏锐的政治思维和政治鉴别能力,通过培养政治理论素质高的骨干社团队伍来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和提升。

    (四)创新社团组织活动形式,增强体验性

    高校社团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深度融合,一定要避免简单、机械化地套用模式。因此,高校社团的组织者、践行者,务必要在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教育规划的基点上,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时代特点和时事热点,去深入开发极具高校风格、学生满意,并能点燃大学生奋斗热情的活动,注重接地气有生命力,注重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3](P.114)。真正达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统领,提高高校社团价值构建的效能。极力拓展“理论研究型社团”和“科技成果型社团”的构建,通过以我国的红色教育基地、福利机构为平台,大力展开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总之,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提升、价值实现的第二教学课堂,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能够使大学生不断砥砺品质,陶冶情操、纯粹信仰、凝练价值。并且高校社团作为核心价值的践行载体,也成为我国高校新经济形势下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平台。随着思想政治深入研究更加系统、科学和完善,高校社团的价值凝聚功能加倍突显,使学生社团在大学生的公益项目、爱心服务、贴心帮扶、价值传播等活动的落实中更好地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定会给社团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陈志勇.高校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认同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2,(12).

    [2]徐旦.高校学生管理的若干法律分析[J].景德镇高专 学报,2007,(2).

    [3]张烽,朱小惠,雷文瑜.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高校 社团建设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6,(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