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英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张云

    摘要: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是对于常规课程的补充与拓展,更是对于常规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英语教学为例,针对特色课程的开发路径与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英语 特色课程 开发

    特色课程是与常规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具体的教学需求与资源优势所构建与实施的更具有针对性、多样性与主体性的课程体系。我们应该重视小学英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真正立足“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体系,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一、设定特色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级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明确的界定。然而,这些目标落实到实际教学中,仍然是笼统的,教师和学生并不能明确在哪些课程、哪个阶段、哪项活动中要实现哪些目标。同时,由于各地和各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实现目标的快慢与先后也必然存在差异,很难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进行硬性规定。针对上述情况,要求各个地区和学校在尊重《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导的同时,对于课程目标加以完善与细化,从而形成符合本区或本校教学需求与教学进度的特色课程目标,为小学英语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奠定良好基础。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定特色课程目标。首先,以学段为标准设定目标。教师可以根据生源特点和教学进展,为每个学段的学生设立总的课程目标,并以学期、季度、月度乃至学周为单位,对于总目标进行拆解,形成具体而周密的分级目标。其次,以模块为标准设定目标。在特色课程中,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可能被重新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新的模块。教师可以以教学模块为单位,为学生设定分级目标和总目标。最后,以活动为标准设定目标。有些学校可能会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来构建特色课程,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活动为单位,为学生设定分级目标和总目标。

    例如,针对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3A的八个主题模块,教师设计了八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将知识教学、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都融入到这八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中,从而构成了活动性特色课程。那么,在设定课程目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活动为单位,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来设定分级目标,并对于八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分级目标进行总结与整合,形成总目标。这样一来,实现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匹配,通过设定特色课程目标,推动了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二、构建特色课程结构

    所谓特色课程,就是要打破常规课程对于教学的种种限制,使教学能够更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通过以下途径,对于常规课程进行创新与拓展,通过构建特色课程结构,实现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首先,创新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国家统一要求开设的、基于教材和大纲的常规课程,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特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此处,笔者之所以称呼此类课程为基础课而非常规课,是因为笔者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突破局限,紧跟教学改革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从而通过创新基础课程,促进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其次,开发拓展课程。教师应该以新课标理念和特色课程目标为指导,对于基础课程加以拓展与延伸,通过英文阅读、演讲、表演、朗诵等多种拓展性学习活动,与基础课程取得相辅相成的效果,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养的发展。最后,打造实践课程。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都属于校内课程,一个在课内,另一个在课外。而实践课程属于校外课程,是深入到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教师可以通过组建英语社团、开展英语调研、组织英语表演等实践性较强的社会活动,打造实践课程,并将实践课程与拓展课程和基础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

    例如,针对“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构建特色课程结构。首先,创新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材中的“地图”更换成地图,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或情境表演等方法,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教学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实现了基础课程的创新。其次,开发拓展课程。教师可以组织一个题目为“On the way”的小品剧表演活动,将其作为本单元的拓展课程,使学生在小品剧表演中巩固语言知识、锻炼语言能力。最后,打造实践课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手绘从家到学校的“地图”,并用英文描述地图内容或制作“英文导航”音频,开展英语实践活动。教师通过创新基础课程、开发拓展课程、打造实践课程,构建了针对“Asking the way”这一单元的完整的课程结构体系,促进了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三、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需要以丰富且优质的特色课程资源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为特色课程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首先,开发生活资源。新课标中明确强调,教师应该让英语教学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生从生活中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探索英语学习的规律。其次,开发地域资源。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物质资源或文化资源,这些物质资源或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巧妙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则对于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地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乡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最后,开发网络资源。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師应该重视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发挥网络在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助力作用与平台作用。

    例如,针对“At Christmas”这一单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首先,开发生活资源。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挥生活实物的“教具”功能,让学生将自己收到的节日礼物拿到学校,在free talk环节与自己的同学分享关于这些礼物的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水平并导入新课;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发挥同学和家长的评价功能,让同学和家长针对学生在特色课程学习中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交际性,使评价更具客观性与全面性。其次,开发地域资源。通过节日文化的对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本单元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此时,为了让学生对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有更深切的体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发现身边的乡土节日文化元素,将其与西方的传统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最后,开发网络资源。学生经过课上的交流讨论之后,对于中外文化的异同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悟。此时,教师可以开发网络资源,一方面,发挥网络的资讯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微课、电子杂志、影视片段等资源的搜集与学习,进一步感知中外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发挥网络的平台作用,让学生在微信群组中,以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展开交流讨论,使学生在分享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展开总结与反思,对于中外文化差异有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开发特色课程资源,教师取得了丰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拓宽教学途径等多种教学效果,为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与助力。

    综上所述,为了使小学英语教学更具生命力与实效性,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特色课程的研究与探索,通过“设定特色课程目标”“构建特色课程结构”“开发特色课程资源”等途径,实现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以此为切入点,助力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小学生英语语言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芳,何红英.小学英语课程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1).

    本文系“儿童意义的小学英语沉浸式语用特色课程的开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