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患者外周静脉双通道交替使用对防范静脉外渗的效果观察

    孙杰 廖菊英 谢思敏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科患者外周静脉双通道交替使用对防范药物外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神经科收治的6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入院后,对照组患者常规在任意前臂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一条,遵照医嘱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药物;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外周静脉双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以4h为限交替使用双静脉通道。比较两组患者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以及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针孔发红、穿刺部位周围肿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药物外渗、穿刺部位周围肿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结论 对于入院后需要立即泵入高渗药物的患者而言,采用双静脉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为疗程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药物外渗;微量泵;神经科;双静脉通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微量注射泵(简称微量泵)是一种新型泵力仪器,具有剂量精确、流速稳定、持续泵入、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目前主要应用于术后患者以及危重患者的静脉滴注中[1-3]。但是应用微量泵的药物大多浓度较高,持续应用可刺激人体外周血管,导致药物外渗,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4],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采用深静脉置管来泵入药物。但是深静脉穿刺技术属于二级手术,护士并无执行权限,部分病区的医生也未能完全掌握该操作,而且作为一项有创操作,患者存在一定的气胸或出血风险,大部分家属认为其损伤较大而拒绝操作,因此,对于大多数需要立即泵入高渗药物的患者而言,并不能通过深静脉置管来应用微量泵,只能选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留置针的方法,使得泵入过程中药物外渗的发生几率较高[5],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减轻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持续刺激对于防范药物外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科室近年来在微量泵应用过程中采用外周静脉双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并与外周静脉单通道持续使用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该方法对药物外渗的防范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2019年6月~12月本院神经科收治的60例需要应用微量泵泵入药物的脑血管意外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8岁,平均(55.42±9.40)岁。所有患者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書。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34±10.02)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64±1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患者常规在任意前臂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一条,遵照医嘱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药物;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外周静脉双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可于单侧上肢同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也可在两侧前臂各建立一条静脉通道,遵照医嘱在一条通道泵入药品4 h后用生理盐水5 mL以脉冲方式封管,再换另一条静脉通道泵入药品,以4 h为限交替使用双静脉通道。注意应选择弹性好、易于固定部位、相对粗直的浅静脉穿刺,并置入留置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微量泵开始应用直至结束时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以及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针孔发红、穿刺部位周围肿胀的发生率。药物外渗的判断方法为:0级:无症状;1级:皮肤发白,水肿最大处直径15 cm,皮肤发凉,伴有轻-中度疼痛;4级:皮肤紧绷,有渗出,皮肤可变色甚至瘀斑,或合并肿胀,水肿最大处直径>15 cm,皮肤伴有中-重度疼痛。1级以上表现均可判断为发生药物外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有2例(6.7%)发生药物外渗,对照组有10例(30.0%)发生药物外渗,观察组药物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2例分级为:1级1例,2级1例;对照组10例分级为:1级7例,2级3例,未发现3级和4级患者。见表1。

    观察组穿刺部位周围肿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上,应用微量泵输入高渗药物时,比应用常规静脉滴注更易发生药物外渗,从而导致患者局部皮肤疼痛、肿胀,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正确,则可能引发静脉炎,甚至局部溃烂、坏死,给患者生理和心理带来极大痛苦;另外,外渗的药物未进入血管,可能使影响药物的预期疗效,从而影响疾病康复进程,并降低护理工作满意度[6]。发生药物外渗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原因、护理人员因素和药物因素三大方面[7],其中患者自身原因占主要因素:一方面,部分危重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全麻患者无法正常交流,当发生药物外渗时无法表达不适感受,还有部分患者或因肢体感觉迟钝,对痛觉不敏感,即便已有渗漏发生,但并无不适主诉,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而且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需要同时应用多种急救药物,使得同一条静脉通道的血管壁压力显著升高,药物外渗几率增加,还有部分存在微循环障碍的重症患者存在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情况,容易发生药物外渗[8];另一方面,人体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活动度较大,如果在这些部位进行穿刺,则可能发生药物外渗[9-10];另外,同一静脉长时间泵入药物或反复多次穿刺也可能增加药物外渗的风险。

    因此,本科室采用了双静脉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来泵入药品,每4个小时更换一次注入部位,这种方法可缩短药物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持续性刺激时间,给予血管充分的自我修复时间,从而有效避免了药物对同一条静脉的长时间刺激,可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率,降低靜脉炎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6.7%的患者发生药物外渗,而对照组有30.0%的患者发生率药物外渗,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双静脉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应用微量泵患者发生药物外渗的几率。另外,观察组穿刺部位周围肿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穿刺部位疼痛和穿刺针孔发红的发生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可能因为样本量较小的原因还未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验证。

    综上所述,对于入院后需要立即泵入高渗药物的患者而言,采用双静脉通道交替使用的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风险,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从而减轻患者痛苦,为疗程的有序进行奠定了基础。今后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防范静脉外渗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组织加强多通道微量泵泵入药物时操作技巧和规范管理的培训与考核,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最大可能减少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爱萍,鲍敏慧,朱小兰.46例危重患者静脉微量泵用药不良事件分析与整改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2-4.

    [2] Wang X,Zhao D,Phan DTT,et al.A hydrostatic pressure-driven passive micropump enhanced with siphon-based autofill function[J].Lab Chip,2018,18(15):2167-2177.

    [3] 佘莉萍,常 芸.微量泵泵入伴随液法应用于微量泵低流速泵入药物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7,15(24):2982-2983.

    [4] 韩 雪.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效果分析[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3):144.

    [5] 朱丽群.血管活性药经外周静脉及深静脉微量泵泵入对血管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39.

    [6] Vinayakumar KB,Nadiger G,R Shetty V,et al.Packaged peristaltic micropump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application[J].Rev Sci Instrum,2017,88(1):015102.

    [7] Zhang X,Xia K,Ji A,et al.A smart and portable micropump for stable liquid delivery[J].Electrophoresis,2019,40(6):865-872.

    [8] 黄莲香,孙洁群,林银焕.心外科风险管理制度对微量泵规范使用的影响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4):568-570.

    [9] Qu Y,Zhou J,Wu W.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ubble Actuated Micro-Pumps[J].Micromachines (Basel),2018,9(5).pii:E225.

    [10] Kelly P.Achieving effective glycaemic control using an insulin micro-pump[J].Br J Community Nurs,2017,22(2):6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