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老师与家长共同的事

    王军

    

    摘要:有时候,人总是要逼一下,才能知道自己做什么,更能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从教超过二十载的中年教師,从刚开始带班学着别人走路到现在,和人共享带班之道,育人之策,这都需要不断的历练。一个人带班好坏,口碑银杯并不在获得了多少荣誉称号,而在于学生的认可、家长的放心、同事的舒心。回想自己带了这么多年班,有多少可值得拿来与人探讨,还得掂量掂量,琢磨琢磨。

    关键词:老师;家长;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128

    一、老师

    在我的脑海中,一句“老师好!”不管出现在教室、校园内、学校外、还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和同学们的相聚里,无论老师此刻是什么的心情,就像父子没有隔夜的“仇”,顿时心情大好。就这一句,也是我必须认真带班、严肃带班、付出一切智慧带好班的动力。

    每次接班都大概了解这个班的学习、生活习惯、班风……,上一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这也为我能更好的带好下届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当老师并不在这三把火上,而是常“放火”也常“灭火”,多半是救火队长。调解学生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矛盾、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个人之魅力、要有说话之技巧、更要有察言观色之本领。否则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就会适得其反,使事情更糟糕。

    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面子,老师如果把这个找到,学生就会成为顺从的“小羊”。跟学生打交道,得先讲规矩,讲原则,老师也要遵从这个法则,否则跟学生的距离将会越走越远。

    二、家长

    我常与家长探讨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都是小事。

    1.“怕”

    谭嗣同说:“为学莫重于尊师。”家长希望孩子为学有所收获,就要教育孩子尊师。而要孩子尊师,家长首先要身先士卒,给孩子做出榜样。荀子说:“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我们必须明白,一对父母对待老师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怕老师,不是说老师高高在上,家长“俯首称臣”,而是家长首先尊重老师。家长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若对老师不尊重,怎么能使孩子尊重老师呢?家长尊重老师,和老师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家庭和学校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其教育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而如果家长不尊重老师,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牛蹄子分两瓣”,其结果恐怕是“一加一小于二”,甚至是教育作用相互抵消,最终是“一加一等于零”。

    说实话,在教育子女上家长实际上也是学生,都是新手,在生活中永远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敢保证他(她)有一套成功的案例。实际我的观点是,家长要“怕”老师、“怕”班主任。孩子小学时,家长管教子女唯一的法宝就是:“看,老师拿望远镜看你”,“老师给我说……”,“我给老师告呀”……有没有发现小学生不敢不吃饭?不敢不写作业?不敢不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反而,家长没有恒心,失去了耐心,到中途家长老是报怨:自己的孩子小学、初一都学的好,到后来不行了。那想问:“家长怕老师了吗?”答案是:“老师,孩子有病不能跑”,“老师,孩子早上起来不舒服,到校迟了”……家长要么在孩子面前报怨老师,要么报怨学校,这不行那不行,久而久之,家长不“怕”老师了,老师的形象也就下降了,号令也慢慢不复存在了。所以,开家长会我特别提醒家长要“怕”老师。老师说啥,家长必须配合。这是我常与家长探讨的第一个问题

    2.家风家教

    家长教育孩子,并不是有多少文化知识,而在于家风家教。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家风,家长不从自身环境找原因,一味地经常训自己的孩子:“你看××学生多努力!”“你看看××家的孩子多听话!”“××家的孩子学习多好!”……实际上,孩子的好坏不是别人家的多好,自己的孩子一定多好。这与家长们的言传身教有关、与孩子们家里所处环境有关、与家风有关。如果家长心底里对子女的上学不上心,整天在孩子面前示范引领是负能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俗就会逐渐远离学习之道,整天想法也会不切实际,慢慢家长对学生束手无策,老师更是费心费力。我出生在一个不重男轻女的家庭,每当我们姐弟放学回家时,我的母亲不管地里活有多忙,总是飞奔着回家做饭给我们吃;每当家里来人有串门聊天的,我们的父母总是减少聊天内容,或自己避免来人打扰,总是忙着自己家里的营生,导致所来乡邻看他们忙,也不好打扰;逢年过节走亲访友之际,总是缩短时间……我的父母一切为了我们的学习,不知付出了多少,这份情无以用语言表达。这里我要号召家长:我们的家风要随时地改进,而不是一味地盲目顺从。家长们老是羡慕教师之女学习多好,岂不知道教师为之付出了多少?这也是我常与家长探讨的第二个问题。

    总之,家长有了悟性、恒心、爱心;老师有了耐心、爱心、细心;双方各自努力,又互相配合。我相信,班级管理顺了,学生开始学了,家长也开始高兴起来了,最后一切也就皆大欢喜,各自能达到心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芝.教育因你们更精彩——谈我与家长那些事[J].好家长,2017(33):54-55.

    [2]蒋玉燕.放下掸子教孩子:教师、家长让孩子成才的密码[M].宁波出版社,2011.

    [3]李生兰.家园合作教育(一)——父母与教师合作共育的价值[J].家庭教育,2002(01):38-39.

    (作者单位:陕西省神木市第二中学,陕西 神木71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