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法律文化视域下的法律翻译

    摘要: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传播者,法律文化是法律语言的基础环境。法律翻译是法律语言和法律文化的集中体现,沟通不同法律体系和法律观念,对我国涉外法律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法律翻译受法律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涵义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在法律文化考量下去研究法律翻译,从而实现真正的等效翻译。

    关键词:法律语言;法律文化;法律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028-02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国家力量得到综合提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教育和医疗在内的外事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我国日益走进世界中央,与各国之间的利益连接愈发紧密,国际法律的保障则更为重要。十三届全国政协第34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020年4月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坚持立足国情、服务大局,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涉外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1]。

    法律翻译在涉外法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要加强法律翻译研究的战略地位。而不同的法律文化反映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其公民的价值取向,对翻译语言的转化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法律翻译应在法律文化的视角下,既要做到忠实源文本信息,也要实现文化等值和法律功能对等。

    1 法律文化与法律翻译

    1.1现代的法律文化及其语境

    “法律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群体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设施、法律思想体系、人们的法律意识 (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 及其外化的、能够产生后果的行为方式的总和[2]。因此,法律文化具备国家特殊性,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里面呈现不同的语境和含义,它是不同国家的政治局势、经济发展、社会背景、文化土壤所孕育的符合当地特色的文化。随着现代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全球化影響,法律文化日渐呈现出多元化与一元化并存的局面。然而,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在不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下依旧差异明显。

    因此,法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应当在严格的法律文化的考量下去进行翻译,而非只追求语言上的对等,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法律翻译的发展

    从近代发展到当代以来,法律翻译对我国法律制度的修订、移植和完善以及法律学术界著作的引入都具有深刻意义,也对法制现代化建设进程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作为涉外法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语表达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反映,法律文化对法律语言起制约作用,这也是法律翻译较为困难的原因[3]。

    2文化因素影响下法律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原则

    2.1法律文本的语言特征

    法律文本是法律内容的承载者,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法律文本翻译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翻译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由于法律文本的严肃性,要达到法律效果的均等,使得源文本与目标语文本达到功能对等,那么翻译法律文本的严谨性不能低估。由于法律文本具有专业特性且法律句式具备严谨规范性,所以实际上法律文本是特殊文本。为了正确地表达法律的概念,法律用语多采用古老的英语词汇,表达形式复杂。所以法律文书翻译起来艰涩困难,对翻译者来说难度系数较高。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了解法律文化情况,还要掌握源语的法律功能和原文法律语言的具体条款,并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去翻译,实现源语信息的功能对等[4]。

    法律英语多使用古体词,比如hereinabove (在上文), hereinafter (在下文) 等,同时使用一些外来语,比如法语和拉丁语等。语法多使用长句和复杂句,注重陈述句篇章的推进[5]。

    2.2翻译法律英语应遵循的原则

    法律文本具有严谨性和简洁性,因此,翻译法律英语时应遵照文本特点,在目标语文化的前提下,符合以下原则:准确性,对法律语言的转换应具备准确性原则,表达清楚具体,不得有歧义,同时摆脱汉语思维,注意语言转换的文化差异和功能对等,避免目标语言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损失;精炼性,法律条款具有简洁、简短、词语使用凝练的特征,因此翻译法律语言时要严格符合法律语言特点。但精炼性要遵从准确性原则,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尽量使用简洁的法律词汇;语言规范性,法律语言在各个国家中都具备高度正式的特征,是一个国家的通用法律条款。法律文书的制定和翻译中有很多禁止事项,比如被动语态、外来语和缩略词等慎重使用。翻译时要使用正式官方认可的标准化语言或书面语言,也避免使用方言和俚语,特别是现行法中已有界定的词语[6]。

    3法律文化视角下法律文本的翻译

    3.1中西法律文本的对应及其翻译

    随着中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法律翻译在承担语言转换的同时,更承载着传播法律文化的功能。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熟知我国法律体系和法律概念所形成的历史和渊源,更需要对照参考对应国官方的法律文件和法律书籍,寻找其中的对应词汇或者接近的表达。我国的法律文本翻译既包括大陆法系下的法律语言,比如《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中复制过来的基本民法概念与制度,比如“民事法律行为”“无因管理”等。另一类是我国民法中的制度限定的法律概念,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农村承包经营制度”等。

    那么我们翻译不同类型的法律文本时,面对我们从西方法律体系中移植过来的术语,我们可以直接采用,面对我们特有的法律语言,我们可用适当解释性翻译方法。

    例如: 民事法律行为

    原文:《民法总则》第143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译文:Article 143 of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ivil Law sets out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juristic acts.

    “法律行為”这一法律术语可以追溯到德国18世纪法学家丹尼尔·奈特尔布拉德(Daniel Nettelbladt,

    1719~1791)在《实在法学原理体系》(第一卷)中,借用拉丁文actus iuridus(法律行为)并将其定义为“设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而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内涵,译为juristic act较为可取。其法律内涵也可借助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得到佐证。

    3.2法律文化融合趋势下法律文本的翻译技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趋于融合,在这一趋势下,要在功能对等的前提下辅助一定的翻译技巧,使得法律文化的交流更为有效顺畅。

    根据翻译的标准,“信、达、雅”这一概念也要运用在法律翻译当中,在对中外法律文化熟知的前提下大量阅读英文法律文本,从而使用精确恰当的词汇。(1)中英语言功底和相关法律知识的积累。(2)从法律角度讲,多去查阅法律英语参考书。短期内是无法掌握法律英语的学习,要分阶段进行。如果想要短期内完成高水平的翻译工作,需要参考书籍的帮助,请查看如《英汉法律词典》《元照英美法系大辞典》等法律翻译所需的所有参考书。(3)充分利用翻译家的理论知识,在直译和意译中作出正确的选择,以符合西方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4)注意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翻译内容要与主题、对象和法律概念密切相关[7]。

    4结语

    为响应国家号召,法律翻译目前已成为我国翻译界着重关注的领域,我们当代翻译学习者应当肩负起法律翻译发展的重担,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能力和法律知识储备,培养法律文化修养,为我国涉外法律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时政要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0(11):3-14.

    [2]肖春茂.法律文化的概念新释[J].成功(教育),2009(11):295-296.

    [3]张法连.法律翻译中的文化传递[J].中国翻译,2019,40(2):165-171.

    [4]黄敏.比较法律文化视角下法律文本的对等翻译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6):89-91+112.

    [5]谢天言.从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看法律英语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在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9(10):13-14+16.

    [6]潘光达.中西法律文化、语言习惯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0(8):299-300

    [7]王希.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7):225-226.

    (责编:赵露)

    作者简介:田超男(1995—),女,河南郑州人,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律翻译、外事翻译、航运管理实务及翻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