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自媒体的教育功能研究

    孙大东

    摘要:档案自媒体以其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等条件可在档案学专业教育中发挥巨大功能。本文主要以《档案界》论坛为例,认为档案自媒体可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虚拟化、教学互动的社会化、课程考核的专家化、激励教育的成果化、课外学习的自主化等,并进一步指出了当前在档案自媒体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为档案自媒体广泛应用于档案学专业教育、培养创新性档案专业人才提供些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档案自媒体;教育功能;《档案界》论坛

    作为新媒体发展新阶段的产物,自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美国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指出:“自媒体就是以博客、播客、维客、新闻聚合、论坛、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为载体的个人媒体的统称。”[1]当前,我国出现的档案自媒体主要有档案学专业论坛、档案博客、档案微博、档案微信等。档案自媒体在为档案人提供交互平台的同时,其自身特点、资源优势等条件亦可在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中发挥巨大功能。

    1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范围、大力度变革传统教学方法,是破解创新人才培养这一难题的重要突破口。”[2]当前,我国的档案学专业教育采用的是以讲授法为主,辅之以讨论法、参观教学法等的教学方法,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转变。档案自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为教学方法的丰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亦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突破口。目前,由档案自媒体衍生而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网络讨论。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专门安排两个课时,将同学们集中于学校微机室,在档案学专业论坛上开设专帖就某一主题展开讨论。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这种教学方法直接将课堂搬上了网络,学生成为讨论的主体,教师只需适当引导即可。据统计,在《档案界》论坛上迄今为止已举办网络讨论10次,贡献发帖量达7303个,影响颇大。具体情况见表1:

    第二,网络答疑。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讲授之外,利用档案学专业论坛、档案博客、档案微博等平台,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和指导。如天津师范大学的桑毓域教授在《档案界》论坛的《课堂在线》板块为学生答疑并指导,辽宁大学的丁海斌教授在其博客《丁氏花园》常年与学生互动并答疑等。

    第三,作业展示。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将学生的课程作业通过档案学专业论坛、档案博客等平台进行展示,为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的窗口。如湖北大学的任汉中教授曾在《档案界》论坛展示过学生的实习报告,部分同学的作业被《档案管理》杂志录用。

    第四,其他形式。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档案学专业论坛举办的各种专业性活动,利用档案学专业论坛、档案博客、档案微博等的宝贵资源。笔者在北京联合大学讲授《外国档案工作》时,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档案界》论坛的专题沙龙,亦引导他们多利用《中国档案学研究》、《丁氏花园》等知名博客资源。

    2 教学手段的虚拟化

    “教学手段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作用于教学对象的,具有信息的、形态的、功能特征的媒体。”[3]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成为当前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档案自媒体是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形成的虚拟平台,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在档案自媒体中,使用者更容易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因此,借助档案自媒体,更易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学术讨论甚至学术争论的氛围。

    笔者曾在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2010级档案学本科生网络讨论(讨论当天因笔者在外参会,特委托陈建代为主持)的动员时说:“网络讨论就是要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的表达当然要以你们准备的资料为依据,但不可被其绑架。大家记住一点,网络讨论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争论,讨论得越激烈越好。”根据统计,《档案界》论坛举办的10次网络讨论,共计有375名档案学本科、硕士同学参加,除去《档案界》论坛网友的发帖,每位同学平均发言可达18次,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

    3 教学互动的社会化

    “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或者称未发生教学。”[4]教学互动固然主要是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但是档案自媒体的出现却为教学互动的社会化发展提供了媒介。档案自媒体不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更是一个即时交互平台。通过档案自媒体,档案学专业的师生不仅相互之间可以展开交流,还可以通过其与其他人士展开交流学习。

    作为我国影响力最大的档案学专业论坛,《档案界》论坛汇集了全国乃至国外各界人士。据笔者所知,活跃于论坛的不仅有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师生(其中不乏档案学教授)、企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工作者以及档案学专业期刊的总编等,还吸引了大量其他专业如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秘、历史学等专业师生和工作者。截至2015年9月20日19点20分,论坛共有注册会员20820人,发表各类主题46799个,帖子数达到421621个。与此同时,依托《档案界》论坛还开设了大量的微博、微信、QQ群等。通过《档案界》论坛和这些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档案同仁以及其他专业人士一起分享知识、交流学习。如此众多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得《档案界》论坛成为很多档案学子和档案新手的第二课堂。

    以网络讨论为例。在《档案界》论坛举办的10次网络讨论,不仅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而且吸引了不少网友的直接参与。据统计,参加网络讨论的除师生之外的网友共计有71人次,发帖553个,平均每人发言近8次。这些网友不仅包括其他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师生,还有很多来自一线的档案工作者,他们的学术素养和工作经验为师生们的网络讨论注入了知识和活力。一些网友不仅自己参与讨论,还指出了学生发言过程中在知识性、方法性等方面的错误,更使学生受益匪浅。

    4 课程考核的专家化

    “课程考核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而且更要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要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地关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考试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5]探索和建立一种良好的课程考核模式,使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考试模式,更多地转向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课程考核不再是课程教学的终点,而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起点,在档案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档案界》论坛自开办以来,不仅依托《档案管理》杂志的审稿专家形成了一个核心专家群,而且以其认真负责、大度亲民的管理风格吸引了业界许多专家级人士的青睐,许多档案学专业的教授、实践经验丰富且研究能力突出的老档案常驻论坛。这些专家的存在,使得《档案界》论坛储备了一个宝贵的专家人才库。

    2013年3月至2013年7月,笔者在给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0级档案学专业本科生讲授《外国档案工作》课程时,首先,通过申请改革了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将原来的闭卷考试形式改为提交档案杂谈作业的形式,规定每位同学按照时间进度(大致每两周一篇)提交6篇档案杂谈。其次,为避免因笔者个人的好恶带来的评定偏差,笔者规定6篇档案杂谈均需在《档案界》论坛之《档案事业》板块专帖提交,由笔者和论坛网友提出修改意见和评定意见,学期末的时候提交纸质版作业,以备档保存。同时,为了保证考核评定的客观性和稳定性,笔者特意邀请严永官和郭东升作为评审专家,对每一篇作业进行评审,评审意见作为考核结果的重要评价指标计入在内。最后,笔者规定,在评定成绩时,入选《档案管理》杂志的文章直接评定为满分10分,入选《档案工作》电子期刊的文章直接评定为9分。这种评定方式充分考虑并利用了专家资源的优势,使得考核评定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根据统计,43位同学共提交了258篇作业,几乎每一篇作业都同时经过了严永官、郭东升和笔者的认真审读。严永官、郭东升二位专家在一学期的评审过程中,不仅严谨、负责,还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给学生以启发,甚至与学生展开深入讨论,使学生通过《档案界》论坛这一媒介实现了与专家交流的零距离。经过修改完善的作业中,有3篇被《档案管理》杂志录用,2篇被《档案工作》电子期刊录用。

    5 激励教育的成果化

    “激励教育是以激发、鼓励、勉励为原则,采取一定措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愿望,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则,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6]在教育活动中,激励教育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动机的基础教育理念。

    《档案界》论坛于2007年5月1日由《档案管理》杂志社创办开通。2014年,由于杂志转型的需要,《档案界》论坛转由河南省档案局主管。但是,《档案界》论坛与《档案管理》杂志的密切关系并未由此斩断。自《档案界》论坛开通以来,其与《档案管理》杂志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档案界》论坛充分利用杂志的审稿专家、刊发稿件等优势聚拢人气,《档案管理》杂志则在论坛中选取优秀的稿件以提升期刊质量。通过《档案界》论坛这一平台,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可能被《档案管理》录用,以纸质成果的形式面世。

    如表1统计,在10次网络讨论中,就有3次讨论结果经过精心整理、推荐二审、杂志审稿等程序,最终被《档案管理》录用。不仅如此,发言入选的同学还会获得优厚的稿酬,这是对同学们的一种极大的激励。而且,由于网络讨论亦是一种双赢的方式,对论坛来讲,网络讨论是活跃论坛、聚拢人气的重要活动,因此,无论是论坛的管理员还是杂志社的总编、编辑,都十分重视对此项活动的鼓励,也为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在学生作业的展示过程中,优秀的稿件亦可能被《档案管理》录用。如前提及的任汉中教授的学生的实习报告、笔者所授学生的档案杂谈,均有多人的文章被录用。对于档案学本科生来讲,在级别如此高的档案学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惊喜不已的事情,更何况还有优厚的稿酬奖励,其激励作用不言而喻。据笔者所知,北京联合大学2010级档案专业的很多同学都因此成为《档案界》论坛的活跃分子乃至核心会员,一些同学甚至在结课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向笔者请教档案杂谈的写作事宜。

    6 课外学习的自主化

    在档案学专业教育中,课外学习不能简单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而应将其视为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档案自媒体的出现为学生自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当前,业已出现的课外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档案自媒体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自主创办档案博客,分享档案专业学习心得和经验。如四川大学胡康林创办的《拾遗菡轩》博客,不仅广泛汇集了档案新闻、论文、消息等资源,还利用博客分享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心得。截至2015年9月22日9点16分,该博客已发表文章3480篇,收获评论1054条,总访问量达到了577011次,业已成为我国档案界知名的博客之一。第二,自主创办档案学微信,传播档案学知识、倡导档案人的理念。目前,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自主创办且影响力较大的档案学微信公众号主要有《档案小报》、《档案微传播》和《档案那些事》等。这三个档案学微信公众号以充实的内容、清新的风格引起了我国档案界许多人的关注,包括很多档案学的教授、副教授等专家学者和广大的一线工作者。据调查,这三个档案学微信公众号在创办和运行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得到了相关教师的启发、指导和支持。在推介的同时,学生们自己也在学习和创新中不断提高。其具体情况见表2。

    在档案学专业教育中,档案自媒体业已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应用范围较为狭窄。以在《档案界》论坛举办的网络讨论为例,迄今为止只有辽宁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举办过,而这其中辽宁大学的赵彦昌教授一人就组织主持了9次。二是应用手段尚显单一。从以上的论述中亦可看出,当前,档案自媒体的应用主要局限于网络讨论、网络答疑、网络展示等手段,应用手段的创新有待加强。三是应用深度有待加强。目前,在档案学教育中,档案自媒体主要发挥的是其讨论和展示功能,而许多自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和专家人才优势等并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雪.浅析自媒体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传播[J].档案管理,2014(1):13~15.

    [2]郭广生,李庆丰.培养创新人才呼唤教学方法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7~10.

    [3]唐智松.刍议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J].教育改革,1998(1):5~9.

    [4]马志远、孟金卓、严峻鹏.教学互动对教学质量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上海一所地方大学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2):51~56.

    [5]梅迎军.高校专业课程考核现状及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25~27.

    [6]董来英.浅谈激励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S1):217~218.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