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构建有效课堂

    沈华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求知的动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并持久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表时,我让学生说一个算式,我直接说出这个算式位于第几行的第几个,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样既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抓住学生的思维转折点

    在课堂学习中,有效地提问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对于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我之前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出示10以内的加法表,请同学们横着观察某一行,看看有什么规律,这时候就有学生很着急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请一个孩子回答,并问其他孩子们,你发现的规律和他一样吗?谁还能说一说?接着让孩子们一一发现横着看其他行也有这样的规律吗?竖着观察一列列的规律以及斜着观察的规律,相应练习完成后全班一起观察10以内的减法表的排列规律。但大部分学生的作业情况却并不理想,对于规律的发现,学生是一步步地在老师的引领下,规律的发现是片面的,是粗浅的。根据反思和建议,我设计出了第二節课,上课一开始,让孩子们开火车做10以内的加法,学生发现这些加法是混乱的,主动感知要将它们有序排列,于是我指出这一行得数都是6,请将得数是6的算式有序排列(见图一),接着请学生给得数是7的排排队(见图二)。

    在第一次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得数是10的算式,看看这一行有怎样的排列规律。再由学生说得数是9的算式,并观察规律。剩下的得数是6、7、8的算式自己在作业纸中填好。这样设计有三个弊端,(1)由于先研究得数是10的算式,学生在描述规律时算式太多说不清楚;(2)从下往上写算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堂开始变得沉闷;(3)在观察竖排和斜排规律上,老师引导的非常多,学生第一次碰到这种表格的整理,也很难观察,所以基本上一直是个别孩子在说,之后学生也就是依样画葫芦地说,动脑的不多。于是改动后先让学生开火车报口算得数,按得数将算式分类后,再让学生整理得数是6、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帮助形成得数是6、7的横排算式,然后通过问“5+4”算式的位置,引出纵向算式,发现纵向排列的规律。再由算式“5+3”“5+5”引导学生发现斜排也存在规律。最后,让学生上来贴算式,在贴的过程中又有了新的思维碰撞。这样安排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思维产生强烈碰撞,有开放也有辅助,帮助学生深入发现寻常表格中的奇妙规律。

    在两次的教学比较之下,我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思维的活动是相当重要的,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合作,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修养,数学课并不是一句:“你发现了什么?”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发现什么,而是教师要创造学生学习的有利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自主积极地去思考,使学习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