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中安徒生童话选文“长文短教”初探

    王爱玲

    诞生于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交接期的安徒生童话以丰富想象、优美的语言,从民间童话中孕育而出,经过几个世纪的洗礼,成为全世界的人民孩子共同珍爱的童话。统编教材一共选用了三篇安徒生童话,分别是三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四年级下册《海的女儿》。由于译者尽可能还原了原著的文字,文章的篇幅比较长,其中三年级的课文平均在500字左右,《卖火柴的小女孩》达到1400字,是正常课文的3倍。四年级的《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和《海的女儿》也都占到了四页的篇幅,是正常四年级课文的两倍。所以可以说统编教材安徒生童话的选文是名副其实的“长文”。而一般认为童话这种文体最适合学习的阶段最好不要超过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文体特点和选文篇幅就出现了矛盾,那么如何解决这组矛盾,实现长文短教,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结合《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借助思维工具,弄懂大意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不同于现代童话故事的起因、冲突、高潮、结局的“故事山”似的模式,也不等同于民间故事“三段体”推进的结构方式。这两篇童话的结构方式是波澜不惊的逐浪推进式的。火柴一次一次点燃,幻想一次比一次奇特,最美妙的幻想在最冷酷的現实中幻灭。豌豆一个比一个膨胀,一个比一个自负,却在最后一个豌豆时发生翻转(暗示命运也会有翻转)。基于这样一种结构特点,我设计了“叠浪花”的思维导图,浪花一个压着一个翻腾,到最高处又进行翻转。学生在家预习的时候,完成“叠浪花”的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弄懂故事大意的过程,同时也渗透了童话写作在结构上的秘诀。借助“叠浪花”的思维工具使学生在预习中完成了对故事情节的架构。

    二、双线切入,明晰童话特点

    安徒生童话之所以经典,不仅孩子读得津津有味,也很适合成人去品读,因此它也被称为“成人童话”,是因为它在情节上经常会有一明一暗或者两条并行的线,各位引人入胜。比如《海的女儿》有人鱼公主和王子两条线;《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有豌豆成长和小女孩康复两条线;《卖火柴的小女孩》随着火柴的明灭“幻境”和“现实”两条线交替出现。这两条线的交织共同推进着情节的发展,却不发生交织,像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里共同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当两条线打破了边界合并成一条线,也意味着故事的结束。比如健康的小女孩看到豌豆花开,人鱼公主与现实中王子诀别,小女孩子在最后的一大把火柴中走向幻灭。在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故事中的明线和暗线,双线切入,能更快地明晰安徒生童话选文的特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围绕语文要素,有的放矢

    《卖火柴的小女孩》和《海的女儿》语文要素都有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和奇妙这个目标,《海的女儿》这一单元还增加了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学生对童话的认识是逐步递进,不断丰实的。我们来看《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就前几个自然段来说它本身就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开头,真正的童话从点燃火柴才开始。火柴一明一灭,幻境和现实快速切换,快到最后小女孩等不及第四根火柴灭掉就擦燃所有的火柴。教师应该在这里“短教”“重教”,领悟童话丰富的想象,围绕语文要素实现本课所得。再来看《一粒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文章选自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尝试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篇文章是单元的首篇文章,学习目标是学会从“部分内容和全文”提问题。但是难点却是“针对全文提问”,在教学设计和时间分配要有所侧重才是。总之,长文要实现短教,聚焦语文要素是很好的燃爆点,只有扎扎实实的一课一得,才能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阶梯形成长。

    安徒生童话选文篇幅长、内容多,最易教的琐碎、繁杂,造成教学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容易陷入一言堂,老师总是觉得讲不到不放心,学生本来对童话很感兴趣却在老师的碎碎念中感觉味同嚼蜡,度日如年,这就大大背离了我们童话教学的初衷。

    毕竟长文短教也好,短文长教也罢,目的不在于学生掌握文本的知识,而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