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背景下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景旭东

    摘要: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培养化学兴趣、理解化学本质的重要时期,高中化学的教学应尽可能地联系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无处不在,学习化学知识并不是无用之功。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学科教育的任务不再只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化学教育同樣也需要肩负起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世界,为学生塑造起健全人格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111

    生活化教学的含义就是将化学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将化学教学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课本之中抽象的化学知识化作一个个看得见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交流活动当中学习和应用书中的化学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更加详细,更加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认清自身在这个世界之中的位置,以科学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新课改重点内容之一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学到相关知识,还能够逐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就德育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以下研究和探讨。

    一、化学的发展史是人类的发展史,人文之光照亮德育之路

    深挖化学教材就可以发现,高中阶段的化学教材当中除了各类化学知识之外还存在着各类化学科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之中的每一位无不都是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以说,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科技的发展史[1]。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从新闻、互联网报道之上获取到关于国内外科学家在某种技术领域得到突破的消息,其中不乏化学领域的好消息。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教育工作者,不妨从这方面入手,向学生介绍某位化学家研究的领域是和教科书上的内容是共通的,相关联的一整条技术链等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而且让学生能够在知识拓展的过程中对课本知识进行再记忆,加深对课堂上学习知识的理解[2]。而通过这样的拓展,教师教育学生以某位科学家为目标,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成在化学课程生活化的教学当中展开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11月7日著名女性化学家玛丽·居里的生日之际,某些网络女权自媒体将居里夫人当作话题大肆宣扬女权问题,扬言居里其实是玛丽·居里丈夫的姓氏,以居里夫人来代称这位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其实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这样带有煽动性的新闻媒体言论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期间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师,应该适时地站出来,告诉学生玛丽·居里女士在开创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和发现两种新元素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向学生们讲述玛丽·居里女士一生都在学习和科研事业之中度过,每时每刻都在为人类科技事业的进步做出努力,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同样也是一位伟大而优秀的科学事业工作者,甚至在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因此,他们夫妻二人已故将近百年的今天,有人将他们二人的姓名拿出来为自己的极端言论撑腰,是对二人伟大功绩的侮辱行为。用化学课本上《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章之中所学习的知识,为学生讲解玛丽·居里女士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切身体会她的伟大之处,以此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向着正确的、对国家和人类的科学发展有利的方向发展,以此达到德育教育与化学生活化教育两不误的最终目的。

    二、科学技术发展之路是爱国之路,化学教育之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教育

    将目光放眼近代历史的发展,旧中国因为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而在西方列强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长枪大炮的侵略之下显得尤为脆弱。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赶超了西方列强近两百年的技术积累,这其中更是不乏一些我国伟大的化学家在其中所作的重要贡献。建国初期我国一穷二白,对人民生活和国家防御力量来说至关重要的化学工业更是几乎零基础,是无数爱国科学家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让中国有了现如今这繁荣强盛[3]。在化学教学当中应该让学生知道我们每天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香皂、塑料、药品、玻璃其实都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功劳。若是在化学教育过程之中穿插一些爱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祖国的伟大之处,为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让学生由然而生民族自豪感。

    例如,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经常出现的中国“人造太阳”核聚变发电工程将在2020年正式投入试运行的消息,这无疑就是我国在化学、物理等科学技术领域赶超英美的一种最直观的体现,这也同样象征着我国在化学新能源领域又一次巨大的进步。以此起点,化学教师可以沿用课本教材《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对核裂变和核聚变进行分别理解和记忆,结合《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章之中学习的内容对核聚变发电的发展必要性进行分析,以此对我国新能源工业的发展进行赞颂,让学生明白自己正生在一个伟大的国家,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以此抒发化学教学当中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在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之中进行德育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化学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永远都是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物体本身,这与我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世界、看待世界不谋而合。这个世界无疑是由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则是正处于无时不刻地运动当中的。化学科学就是通过学习这种物质的组成和微观层面之上发生变化对这个世界的真理作出解释,对物质做出影响[4]。学生在日常生活与成长当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思想层面上的难题,有时候会因为这些成长难题的困惑看不清自己所生活的当下,找不准自己在这个世界当中的定位。然而,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真正认清世界的组成结构,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延伸到唯物主义哲学的层面,学会用辩证的思维观察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此为原点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能够早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学习,教师也就此达成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有机化合物》一章的学习过程当中,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人类本身也是通过多种有机化合物堆砌而成的,人类的构成与一般的植物、动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的身体同样是由无数的碳、氢、氧、氮、钙、磷等六十多种单质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我们所处的世界同样也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并且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变化和更新当中,因此我们才会从一堆有机化合物成长为有智慧的生命。只有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通过辩证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到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德育教育、化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达成了。

    四、化学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打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联系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同样来源现实生活。但同时,化学又服务于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化学并不是冰冷的一门学科,它同样包含浓厚的人文精神。化学也正是因为这份人文精神的存在,才不断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立足于化学理论知识,引入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建立理论与现实的联系,让學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在《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煤变油”原理的分析,联系现实的环保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化学有助于现实难题的解决。在教师的化学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于科学精神的培养,更需要融入人文精神的内涵,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高中阶段化学生活化教学过程当中,德育教育的存在可以补足化学教育的短板,为化学教育提供人文理论上的支持,让德育教育和相关的化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习动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对于学生找准人生道路上努力的方向,实现人生目标也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让学生道德素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熊秋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8(39):26-26.

    [2]王臻臻.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策略[J].孩子天地,2020(06):232-232,234.

    [3]王玮,丁珣.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18(03):164-164.

    [4]崔光辉.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28(08):97.

    本文系天水市“十三五”规划教育科研课题《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号:TS[2019] LX 175。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五中学,甘肃 天水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