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对马克思、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陈香

    [摘要]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传承,也有对马克思、毛泽东朴素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具有科学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辨证哲学思想和毛泽东朴素生态文明观为邓小平生态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注重结合中国实际实现理论创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由驾驭征服向共生共存转变,推动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创新发展,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助于营造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健康生活方式。

    [关键词]邓小平;生态文明;继承和发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生前虽然没有使用过“生态文明”概念,但在他的著述、谈话和实践中却处处闪烁着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胜利前进的一盏明灯,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建设的全面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分析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想

    1、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

    马克思曾经提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里“人同自然的和解”意指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也就是如今人类生活面对的环境问题,“人同本身的和解”,意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认为,两个和解之间的关系是互成体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关系和人类活动方式的不协调造成的。

    2、生产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不同于动物那样本能地直接依赖自然界维持生存,是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通过劳动这一方式实现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有效衔接。马克思还认为,劳动是人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形式,也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界的自觉行为。马克思曾经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二)毛泽东的朴素生态文明观

    1、大力兴修水利,防治旱涝灾害

    在1934年1月23日,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的经济政策》中提出了至今仍深入人心的著名论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据不完全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88年里,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在所有的水灾中,这几条大河的危害性、破坏性最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等水域治理思想。

    2、农业资源合理分配与利用

    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国家为了发展粮食生产,准备在两个五年计划内,垦荒四亿亩至五亿亩。为了防止自然生态的破坏和避免水土流失,同时确保开荒成功,毛泽东指示要在11年内,基本消灭荒地和荒山,在一切屋旁、村旁、水旁、路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都要按规格种树,实行绿化。使人民既丰衣足食,又涵养水分保护自然,同时还美化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

    3、发展再生能源,注重环境保护

    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要大力研制开发利用新的、环保能源、清洁能源。1959年,毛泽东前往湖北、安徽等地视察时提及:“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作肥料,要大力发展”,“要好好推广”。由此可见,毛泽东已经意识到开发新能源和利用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他深刻认识到森林对改善气候、防止水土流失、支持农业和工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1958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

    4、均衡工业分布,谋求持续发展

    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曾指出:“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 。此外,中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大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针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区域均衡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发展

    (一)变革了传统思维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实现由驾驭征服向共生共存转变

    人类改造自然的思想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集中体现是相悖的。这种行为的结果是让人与自然完全的对立了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在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中国、创造美好家园的实践中,由于受到了传统发展道路思维模式的影响与束缚,对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就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邓小平同志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谐发展的同时,积极倡导全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进而改善生态环境。

    (二)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主张依靠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面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应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学技术发展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走生态产业发展之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缺乏,先污染再治理的做法显然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故而邓小平指出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寻求资源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的发展道路。他多次在会议上强调,马克思所说的科技是生产力,这是正确的,但现在看来光这样讲还远远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大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应有充分的认知。

    (三)发挥了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优势,创造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环境

    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并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对当时的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存在成果不明显等问题。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反思了这一问题,所以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和健全激励措施,为生态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态环境建设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这一体制的确立,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既坚持了毛泽东时代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计划调节,也遵循着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探索奠定的市场调节,保障了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的双重优势。

    (四)弘扬了科学的消费思想,养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健康生活方式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内物质资源极度匮乏,毛泽东同志也提出了不允许铺张浪费。有一个最好的例子,毛泽东同志逝世后,在对其遗物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件睡衣被密密麻麻缝了73个补丁。这也是毛泽东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示自己厉行节约的用心和决心,他无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行为在全国人民中树立了典范。邓小平同志也进一步指出,虽然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应当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76页.

    本文是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徐州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伦理学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4XSM—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