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驻地方记者站在新闻宣传中的主动性

    王贵山

    【摘要】中央新闻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在定位、业务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特点上都具有一定的“被动属性”。本文认为要充分发挥地方记者站和所属媒体的新闻影响力,破除“被动属性”,充分发挥记者站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套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方法,包括多方借力、策划执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行动、进行媒体融合开拓自有发稿平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关键词】新闻媒体 地方记者站 被动属性 新闻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G221 【中图分类号】A

    1965年,原国家广播电视部最早在全国设立了首批17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地方记者站。改革开放以后,各级媒体驻地方记者站如雨后春笋般设立。50多年来,中央媒体驻各省(区、市)和省级媒体驻各地市记者站采写了大量生动丰富的新闻报道,为媒体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对媒体总部而言,地方记者站在传播报道中具有“被动属性”。首先从定位上来看,记者站是新闻媒体派驻地方的采访机构,负责一定区域内的新闻采写工作。作为党的喉舌,它既要服从于新闻媒体总部的安排,又要接受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这种特点决定了记者站是一个被动安排的机构。

    其次,从业务上来看,地方记者站的稿件多数要根据新闻机构总部安排和指令进行新闻采写。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中国之声等频率每天要召开至少三次选题策划会 ,编辑部将会上确定的选题下派给所涉及到的地方记者站,采访部和特报部也时常给记者站安排配合性采访任务。驻地记者每天在“待命”的状态中,通过发稿平台或微信群接受任务。

    再次,从时代背景来看,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和自媒体的发展极大地冲击了各类传统媒体,新闻来源和渠道极大丰富,地方记者站以往为人称道的“身处一线”的功能也被大大弱化。大量社交渠道线索纷繁复杂,许多地方记者站的日常工作甚至变成了为网络消息做求证。

    “被动属性”的存在,容易让地方记者站的工作习惯偏往“消极等待”,只完成指派的新闻采写任务。要提高地方记者站和所属媒体的新闻影响力,必须充分发挥记者站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套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方法。

    一、多方借力策划执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行动

    新闻媒体影响力的体现不能仅仅依靠日常性的新闻报道,跟着社会热点人云亦云,或靠出位报道博取“眼球”注意。新闻媒体影响力的发挥,必须紧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传达出党和人民的声音,体现社会正能量。以笔者看来,发挥新闻媒体影响力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时代背景、贴近基层,策划执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

    策划执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地方记者站的优势在于观察、思考的视角高,站得高,看得远,具体操作又能从细微处着手,报道内容充实;劣势在于人手严重不足,以中央电台驻各地记者站为例,一线采编力量一般只有两人到五人,应付日常采访有时也捉襟见肘,更不用说大规模的主题宣传报道。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必须以我为主,多方借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

    首先是借力地方记者站驻地党委宣传部门和地方媒体力量,联合策划执行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活动。2014年,为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最新实践成果,中央电台驻浙江记者站自主策划了《“潮头观潮”——八面来风看改革》大型报道,策划方案紧紧围绕行政体制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新型城市化等八个方面,系统全面地梳理和展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深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为此而做出的艰苦探索。为了使得这一方案得以落地执行,浙江记者站在做好采访调研和方案初稿撰写之后,多方奔走于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说服他们一起参与这一大型主题宣传报道。最后,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派出十多位记者支持采访,中央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三名记者分三路带队前往浙江各地采访。经过一个星期的采访,三路采访组几经修改形成《行政审批改革——多多少少有学问》《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进进退退新格局》《风起云涌的互联网经济——线上线下虚与实》等八篇系列报道。这八篇报道分量厚重、气势宏大,播出后无论在浙江党政宣传系统还是普通受众之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极大地打响了中央电台浙江记者站的知名度。

    其次,地方记者站可以联合媒体总部力量,借全台(社)之力完成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地方记者站策划的主题宣传报道活动其范围往往是局限一定省份或地市。稿件的采访,特别是播出和刊发必须得到媒体总部的支持。2016年,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峰会在杭州举办,成为当年所有媒体驻浙江记者站报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以我为主,积极主动联合台总编室策划出三组大型主题宣传报道。其一是《风景这边独好》,十篇反映杭州乃至浙江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成就的主题报道,与中央电台中国之声联合采访并播出;其二是《浙商有话说》,由中央电台经济之声派出主持人和采访组在浙江站配合下,对李书福、宗庆后、徐冠巨等十位浙商名人进行专访,发出中国商人的声音;其三是联合中央电台中国乡村之声执行《走进浙江 感受小康》系列主题宣传报道,反映浙江城乡差距微小,提前迈入小康社会的发展成绩。这三组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成果丰硕、精彩纷呈,极大地提升了中央电台在浙江的新闻影响力。浙江记者站也因此获得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浙江省委的表彰。

    二、积极进行媒体融合 开拓“自有”发稿平台

    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最终体现在新闻报道上,然而,对于地方记者站来说,现实情况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精力采写的稿件,却因为当天节目版面拥挤等客观因素而被压缩选用甚至是无法刊播。长此以往,对记者站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和媒体在地方的影响力都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地方记者站完全可以转换思路化被动为主动,利用互联网进行媒体融合,开拓“自有”发稿平台。

    首先,充分打通总部新闻网站出口。媒体融合发展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政府层面和各大媒体都在进行谋划。对于地方记者站来说,媒体融合不用那么复杂,可以具体到借助网络打通发稿平台。如今,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都有官方新闻网站,各省市级媒体也都有相应的新闻网络。一些中央新闻网站和省级新闻网站还发展出了地方分网,这些分网就是地方记者站可以充分利用的发稿平台。

    其次,借助第三方新闻平台打通出口。在传统的新闻网站之外,地方记者站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第三方传播平台为稿件打通出口。最多的就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只要稿件好不怕没人看。目前,中央电台驻各地记者站纷纷开设了各自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山东记者站开设了“山东吱声”,陕西记者站开办了“大秦之声”等。此外,地方记者站还可以借助“今日头条”客户端的“头条号”、网易新闻的“网易号”等开拓自有发稿平台。借助于这些平台的传播,地方记者站的稿件甚至能产生比自家媒体刊发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多种形式增强记者站影响力

    媒体拥有信息传播优势和社会公信力,可以说媒体天然适合开展各类社会活动。对于记者站来说,除了发播新闻稿件,在地方增强影响力还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新闻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来实现。

    例如:中央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一年多前在湖州南潯调研采访时发现“邢妈妈”的故事:邢丽娜在浙江歌舞剧院从事艺术工作30多年,2009年退休后在湖州市南浔区创办“阳光艺校”。六年间,邢丽娜总共免费收下32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这些孩子大都来自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摆榜乡,“邢妈妈”供他们吃住,教他们跳舞,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受“邢妈妈”事迹的感动,2016年1月,中央电台驻浙江记者站、浙江湖州广播电视总台、湖州南浔区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了“梦在路上——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新闻公益行动,共筹集社会各界的善款17万元,购买了2000双冬鞋、2000本中华成语词典、2000个小手电,爱心人士还捐助了1700件冬衣。

    这次新闻公益活动体现了一个记者站的社会责任感,虽然所献的爱心有限,所能办成的事情有限,但它是记者站在日常新闻报道之外,弘扬社会正能量,也是体现自身主动性和影响力的又一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

    (本文编辑:聂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