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核心素养导向,聚焦课堂育人模式

    杨芳燕

    [摘? 要] 落实核心素养,无疑课堂是主阵地. 学生除了学习了新知识,也学会了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教师逐渐将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学科育人;课堂转变;核心素养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使学生深刻感悟数学,从中发现数学的功能与意义,了解数学的价值,并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法,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反复研究,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 下面以《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第二课的新授课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课例呈现和内容解析

    1. 内容解析

    二次函数这一知识点,在初中函数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与几何的结合,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学好本节内容,更是为了在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良好的基础. 《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第五章(二次函数)的第二课内容,教材安排上让学生通过描点法分别作出y= x2、y=2x2、y=- x2、y=-2x2四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从“形”(函数图像)上观察得出结论,并把结论转化为“数”(函数)的性质. 本课时课本没有编排例题,教学时,笔者将课后练习穿插其中,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自主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积累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和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2. 问题诊断分析

    任何一节课,无论是情境创设,还是问题设计,都应该有利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在本节的开始,通过回顾二次函数y=ax2+bx+c的定义,给出四个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均为零的二次函数:y= x2、y=2x2、y=- x2、y=-2x2,并要求学生作出它们的图像,教师同步在黑板作出四个函数图像,并指出学生在作图时遇到的问题:①注意用平滑曲线顺次连接描出的各点;②作图时考虑自变量的取值;③注意曲线左右两处的延伸. 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通过实践操作,经历“错误”的过程,加深对二次函数y=ax2图像的印象,从而便于观察图像,从特殊到一般,归纳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性质. 一开始作图的过程可能会导致耗时过长,可适当考虑同桌分组作图,互相检查,一来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改正;二来也可为后面的性质探索预留更多的时间. 这种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参与课堂,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成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将数学性质抽象出来,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在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性质的探索过程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四个函数的图像,归纳总结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性质,培养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总结规律的数学思想. 教师在其间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形”转化为“数”,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获得学习能力. 这才是教师教学的首位,教师只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利用合作交流的形式,使教师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完善学习过程,最终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在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环节,教师首先呈现了二次函数y=ax2中a>0时的性质,并邀请学生说出a<0时的性质,用表格形式给出二次函数y=ax2在a不同范围时的性质,使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同时不忘增强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以及他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转变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 通过a的正负性,得出图像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

    注重整体性,凸显数学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重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 由于本课时课本没有编排例题,在教学时,教师把练习中的第1题和第2题同步到课堂讲解中. 练习1的讲解,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二次函数y=ax2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与对称轴的判定只与a的正負有关;练习2中两个二次函数刚好配套不同a的取值范围时y=ax2的性质运用,加深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图像性质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从而培养数学建模思想. 像这样,让学生从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逐渐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

    在本节课的小结与思考部分,教师应该留足时间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你获得了什么”,“达成了什么目标”,让学生更好地自主小结,让学生自主归纳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引用老子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性质. 这样可以使教师对知识结构构建过程进行动态追踪,让学生学会探究,形成能力,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应对策略

    1. 抓住数学本质,回归数学本原

    准确把握和内化学科课程标准,是实施深度教学、实现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必然选择,教师做到“教中有标”,这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核心. 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始终坚持围绕以下三点:一个中心(二次函数y=ax2图像性质的探索)、一条主线(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方法研究数学问题,经历“探索—经验—运用”的思维过程,由此得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性质)、一个灵魂(在利用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及体会到的数学思想),始终紧密结合教材,抓住数学本质. 通过课堂,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不仅是工具、科学、知识,也是思维模式、文化、素养.

    2. 培养学习方法,回归数学本原

    作为教师,既应该重视自己教,更应该重视学生学,以此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对于一些学有困难的学生而言,不妨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讨论完成知识的总结.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说过:“你我各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你我却有了两种思想.” 为了让学生切身体会并从中发现合作学习的好处,不同学段的学生,可以优势互补,彼此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师可以放手大胆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思维的过程,发挥他们参与的主体性,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被共同解决,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精神,以及加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而良好的竞争意识,锻炼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帮互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因此,唯有集自主、探究、合作于一体的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3. 落实核心素养,回归数学本原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习策略的教学和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重知轻人”的观念,充分抓住不同学生的各类问题,如: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整体性学习用于问题解决,从而让学生真正经历思维的旅程,做到每一堂课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让学生正确把握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教师注重渗透数学应用价值、数学能力和数学文化,不断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能,使他们有成就感,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 因此,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策略,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