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

    彭海云

    

    

    

    摘 要:文章以人教版初中区域地理“美国”一节为例,基于情境设计和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最终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旨在让每一个成员在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强化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探索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深度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由教师提供一些关键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并设置项目任务,学生在该情境下小组合作解决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现如今国内许多学者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开展了研究,如朱燕以人教版“人口的合理容量”为例,探索项目式学习在中学地理中的运用[1];张晖以“旅游线路的设计与评价”为活动主题,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进行了探讨[2],少部分学者以初中区域地理知识整合为例,进行地理项目式学习的课堂探究。初中区域地理学习内容多而杂,课时紧张,往往要求学生学会建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并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因此,这个探究过程需要调动学生的信息搜集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与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自行寻找资源解决问题并能构架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一致。

    项目式学习中根据项目内容设计情境并附加一些有趣又充满挑战性的项目任务,正好迎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强项和优势,学生在试图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充分使自身的优势得到挖掘和培养[3]。

    一、项目任务与流程设计

    1.项目获取

    本次项目式学习以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一节中“美国农业专业化”为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北美洲自然环境及城市人口等要素,本节要学习的农业分布是在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需要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并搜集课外资料进行分析理解,因此,本节内容适合进行项目式学习。

    2.项目划分及任务

    本节内容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聯系某国家的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根据课程标准将本节划分为三个项目,项目下有具体任务指引(表1)。除课本内容外,本次教学还给学生提供了部分来自网络的相关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包括美国农业的航拍实况视频、各农业区的景观图片以及美国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各种相关资料。

    3.项目流程

    本次流程设计遵循项目式学习的一般步骤,从选定到实施再到展示(图1)。

    二、项目实施环节设计

    1.设计教学过程

    【项目一】搜集资料,说明美国为何是一个农业强国

    铺垫问题:美国是一个科技强国,为何又是一个农业强国?

    驱动问题:美国发展农业利用了自身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若学生资料不全补充资料)。

    学生:小组展示搜集的资料,并探究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和美国成为农业强国具有哪些优越自然条件,为什么优越?

    展示成果:小组代表上台对所探究结果做汇报。

    设计意图:设置多个分析的任务,让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完成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读图归纳能力。

    【项目二】搜集资料,分析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

    铺垫问题:美国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

    驱动问题:试着在图中圈画出每一个农业带,体会其分布特点的差异(若学生资料不全补充资料)。

    学生:小组展示搜集的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分布资料,对比美国农业分布图,分析其农业生产的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与我国南方农业分布图的对比和在图中圈画农业带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项目三】搜集资料,分析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形成原因和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铺垫问题:制定考察路线,寻找农业带分布的成因。

    驱动问题:(站点1)提问:为什么这里发展乳畜带? (站点2)提问:为什么这里发展玉米带? (站点3)提问:利用了什么条件发展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走进各小组进行引导式提问(若学生资料不全需补充资料)。

    设计意图:重点培养学生根据所见的景象去思考成因并搜集相关资料,分析问题,使其概括归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能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带分布的影响。

    2.完成项目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通过小组学习探究“美国在世界的位置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本土降水量的分布图,总结出美国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并交流展示,评价项目一的达成。

    评价任务2:通过小组学习探究“图片和资料,分析得出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并交流展示,评价项目二的达成。

    评价任务3:通过小组学习探究“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找出主要的农业带,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交流展示,评价项目三的达成。

    从表1的项目任务清单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主要是“活动探究”,因此,项目开展前教师应当制定“活动探究”的评价量规表(表2),让学生知道在每一步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当然,不同类型的项目式学习其活动内容不同,评价量规表应当与学习活动的环节相对应。

    三、项目式学习实践的反思

    本节课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情对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划分项目任务并创设教学情境“美国农业考察”,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搜集资料,寻找解决项目任务的方法,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和协助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成员在试图解决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使自身的优势得到挖掘和培养,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理念之一——要构建开放性的地理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本次项目式学习案例也探索形成了初中区域地理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深度学习方式——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该区域的突出地理特征,分析过程中善于抓住主导因素;教师提供直观感性材料,借助课堂上实施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

    当然,项目式学习在课堂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各小组组内接收项目任务单后应分工明确,小组展示交流环节应改变“一人说多人听”的现象,采用利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小游戏来平衡每个学生的思考量;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同时可以让组内成员互评,促进评价量规表的高效使用,也能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应选择合适的主题去创建项目式学习,明确所设计的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能让学生展现各自的技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燕.项目式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人口的合理容量”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24):55-56.

    [2] 张晖.开展项目式学习? 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以《旅游线路的设计与评价》一课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4):26-28.

    [3] 吴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