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研学旅行实践探索

    黄忠杰 谢龙清

    

    

    摘? ? 要: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研学旅行在开展之前,教师需向学校递交《历史与社会研学旅行活动年度策划书》;上研学旅行活动辅导课时,需向学生分发《学生个人(团队)研学旅游三年规划书》,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与学科素养紧密结合的“研学旅行主题内容”;研学旅行在开展时,允许设大集体或小集体旅行体验,且要有与社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研究成果;研学旅行之后,学生需要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物化成果,即研学旅行总成果。

    关键词:研学旅行;历史与社会学科;实践探索

    浙江省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集中外历史、地理和社会学基本常识的综合人文课程,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实践性、人文性、乡土性等特点,对开展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课外研究性的学习,依托社会生活、自然现象这一大背景,要求学生能将学习从学校的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旅行中自主发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值得研学的问题,自觉运用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索,提高自身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基于以上认识,自2017年1月始,我们开展了“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研究,相关实践陈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有计划地组织安排

    任何活动在组织开展前,有筹划方可事半功倍。在研学旅行前,我们会主动向学校递交《历史与社会研学旅行活动年度策划书》。其内容包括:活动背景、主题内容、实施计划和评价建议等。

    在“主题内容”栏目里,我们根据教材的编排,确定每个年级一个主题,主题必须要和历史与社会学科素养紧密结合:即七年级的主题是“生活的时空”(地理知识),突出把握“空间感知”学科素养;八年級的主题是“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中外古代史、近代史),突出把握“历史意识”学科素养;九年级的主题是“发展的选择”(现代史和当代史),突出把握“公民自觉”学科素养。内容预先由历史与社会教研组集体讨论定稿,并供学生在第一节研学旅行指导课后自主选择,详见表1。

    在活动后的“评价建议”栏中,我们强调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要求将旅行中的感受形成一定量的物化成果(研学日记、摄影作品、微博微信文章、小论文、类似教材内容样式文稿等)。如七年级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可以形成运用所学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地理知识,书面描述所研学对象的区域位置、自然现象和人文环境状况等物化成果;八年级学生可运用历史的思维方法,记录所研学的人物、事件,研究事物的来龙去脉,形成书面物化成果;九年级学生通过在旅行中进行的社会调查,认识乡情国情,撰写小论文等。最终,学生通过初中阶段三年的“研学旅行”,形成总成果——具有地理篇、历史篇和社会篇内容的小集子、旅行汇编、见闻著作等,与欧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相媲美。

    二、设大、小“集体旅行”

    学生研学旅行一般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当前大部分学校推行此种方式,但其间存在着“游大于学”“只游不学”“重游轻学”的现象:有些学校甚至放弃了研学指导,直接委托旅行社进行活动;有的还打着研学旅行的旗号进行商业活动;许多学生回来反映研学旅行后,除吃完了带去的干粮点心或路途嬉闹外,能体验到的东西很少,更没有学到旅行经验;许多学校对当前的研学旅行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春游”“秋游”的水准上,只要学生安全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等等。即使有些学校设置历史与社会研学旅行课程,主要还是教师在规划着旅行地点、路线、主题内容和研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旅行、被动体验,对学生的研学成果也没有规划以及内容的要求。研学旅行仍为蜻蜓点水式的“到此一游”,只停留于参观场景、听介绍和合影留念等表层活动上。因此,必须改变现状,使研学旅行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研学旅行是研学与旅行体验的拓展延伸教育活动,是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到校外场所去,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

    研学旅行的实质是学生借助旅行这种方式与利用这个平台,在课堂外开展研究性学习。而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并非一定要全校全班大集体合作开展。我们在学校组织全体研学旅行的基础上,创设了小集体研学旅行的新形式。所谓小集体研学旅行,就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师的校内调配下,三五位学生自主组成研学旅行小组,并在家长或校外指导师带领下,利用假日、假期开展自主选择历史与社会研学旅行主题内容的活动。其优点是灵活机动,能够持续深层次地研学,并且能形成规范研究性学习成果;缺点是缺乏学校老师的现场指导,但可以由家长或者校外指导师替代教师现场指导。

    实践证明,作为大集体研学旅行形式的补充,小集体研学旅行具有实际操作意义,更受师生、家长们的欢迎。

    三、上好“研学”指导课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部分。当我们为学生提供其研学旅行条件、创设其研学环境后,要思考如何开展生生协作、如何更有实效。基于此,历史与社会教师需为七年级学生开设一节研学旅行指导课。首先,教师向学生分发《学生个人(团队)研学旅行三年规划书》(见表2),要求学生结合附录所示的“研学旅行分主题内容”,与家长商量,选择主题内容、路线等,再到班上选择相近研学主题的学生,组建小集体研学团队。然后,学生依据规划书开展有计划的研学旅行活动。这样,将研学旅行贯穿于学生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涯,其有别于以往的“走马观花式”“心血来潮式”“走过场式”的旅行,从而让初中阶段的研学旅行,能够成为学生今后人生“走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启蒙求学之道。

    如何开展生生交流和意义的建构呢?我们在研学旅行研究与实施中,创造了校园“研学旅行”氛围,着力搭建学校和村庄、社区、企事业单位、广大家长的联系桥梁,共同为学生的研学旅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通过学校宣传橱窗、微博、微信公众号、征文活动、论文评比等,展示学生研学旅行成果,让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融入社会大课堂,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如,在2018年开展了学生历史与社会小论文评比活动,要求学生将“研学旅行”成果整理归纳,转化成历史与社会小论文。同时,在活动结束后,结集出版了学生优秀研学旅行成果,让学生增加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要求研学旅行之后,学生必须有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物化成果,即经过学生一个学期、一年、三年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产生研学旅行总成果,并作为毕业书面大礼,呈现给学校和家长。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新方式,其依托社会生活中的大自然、大舞台、大背景,在学校有计划的组织安排下,或在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的规划辅导下,学生通过大集体或小集体形式的旅行,在旅行中自主发现社会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既增强旅行体验,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最终习得形成研学旅行成果,真正做到“研中行、行中研”“行必有所导,研必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