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肌理在漆画动物题材中的表现

    摘 要:动物这一绘画题材被很多画家所青睐,从古至今,很多画种的绘画作品中都能发现动物题材的身影。漆画中材料与肌理的应用是漆画别具一格的艺术语言所在,而以动物这一题材为载体,去表现漆画中的独特的艺术语言,可谓是材料肌理运用的巧妙体现。文章从漆画中动物题材的创作出发,以材料肌理的技法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绘画;漆画;动物;材料;肌理

    一、动物题材绘画概述

    动物是我们人类再熟悉不过的了,无论是喧嚣的大城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看到動物的身影,可以说动物已经融入到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当中。关于动物的绘画最早出现在欧洲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最出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壁画,大多数都是刻画一些人与动物。欧洲在动物绘画题材上比较出名的有比利时画家卡尔·伯伦德斯、德国的弗朗兹·马克。其实欧洲著名的画家众多,像伦勃朗、丢勒、达·芬奇等,都绘画过动物,或是练习的素描稿,或是风景写生,等等。欧洲绘画中,刻画动物题材所用的手法基本以具象为主,运用熟练扎实的基本功底和对色彩的完美掌握将动物刻画得极其逼真。在中国,绘画动物题材的画家我们也熟知一二,比如徐悲鸿画马,齐白石画花鸟鱼虫,等等。中国画的手法与欧洲的具象手法不太相同,主要是利用中国画水与墨的独特性,通过工笔、写意等方式来刻画出画面,往往不仅表达艺术的思想,还涉及中国传统美学文化的哲学范畴。

    二、漆画艺术的特征

    中国漆文化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漆画生于漆文化,又在近些年从漆文化里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画种出现,可以说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殷商时期,宗教祭祀的时候把漆器作为礼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漆文化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考古遗址出土若干漆器和漆的残片中可以看出,漆器不仅应用于宗教祭祀还涉及到日常生活领域。漆画与其他的画种不同,在制作方式和艺术风格上可以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漆画不但有与其他画种相同的绘画性,还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材料肌理等技法来体现漆画的工艺性与偶然性,展现出漆画的个性,加之与生俱来的传统文化底蕴,形成自我独特的艺术语言,凸显出与其他画种的不同。动物题材在漆画创作中相对较少,尤其是以主体表现的少之又少,用漆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动物题材,不但是创新的尝试,也能反映当代人类日常生活和精神情感。在创作技法上尝试运用材料肌理的方法,帮助漆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融会贯通,使漆画不但有绘画应有的绘画性与艺术语言,还可以运用材料和肌理使画面更加丰富。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提高画家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满足国人的审美需求,还能促进漆画的发展,顺应当代艺术创新的发展潮流。

    三、动物题材在漆画中的呈现

    动物题材在漆画中最早出现,要追溯到曾侯乙墓内棺漆画。曾侯乙墓内棺漆画虽然绘画的手法简单幼稚,但可以看出作者是在力图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特定场景,随风飘动的柳条、空中的雁行、奔突的犬豕都生动有趣,特别是两只受惊的猪和狗的形象令人叫绝。这个题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与憧憬。动物题材的漆画相对较少,不像风景或人物的题材广泛,相关资料、素材和技法较多,创作起来十分方便。动物的题材创作会有很大难度,这是因为可参考的资料较少,此题材漆画的技法研究资源也比较匮乏。

    早期的漆画中也有体现动物题材的,比如乔十光《牦牛与藏族少女》中的牦牛与《大漠情》中的骆驼、郑益坤《有鱼图》中的锦鲤、陈作力创作的《虎》、张泽国《梦·游动的鱼》和《大寒·北极海》里的鱼等等。那个时期的漆画艺术们主要注重绘画性,使用的材料也是以蛋壳为主,在制作的工艺上,老一辈的漆画艺术家们按照传统的工艺技法来制作,无论是绘画的语言还是工艺的质感看起来都十分传统,具有很强的工艺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艺术的发展、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绘画语言的多样化,材料应用的潮流逐渐形成,漆画的创作无论是画还是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漆画入选作品《网里网外》中刻画的基本都是动物,大部分动物是利用材料制作出来的。画家利用材料与肌理的技法来制作牢笼里的动物,丰富的材料与传统的工艺相结合,并且加入现代语言的创作元素,动物的形象被制作得十分精巧,形象非常生动。

    余潮松的漆画作品《温暖前行》,延续了余潮松近年来创作的主题——选择人和动物作为创作内容,在画面的创作中也是别出心裁,与众不同。余潮松坚持不特意设定具体的场景,不表现眼前所见,不运用漆画常见的深色背景,不使用单一的材料,采用多用材料技法相融合,不打造传统漆画意义上的平光亮,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在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中获得了优秀奖。对于一位年轻的漆画艺术家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肯定。许多艺术评论家们认为余潮松的艺术创作源自其“80后”的身份,年轻的艺术家所带来的卡通、平面化的视觉经验是对当代漆画艺术形式的创新,将年轻的元素注入到艺术创作当中,这似乎已经成为近年来艺术批评的一个固定套路。

    首届中国青年漆画展中,黄金凤的入选作品《狗生百态之一》可谓是大胆的尝试。画面以一个可爱的犬头形象为主要表现内容,作者摆脱了以往的传统绘画的方式刻画犬的毛发,运用漆艺中传统工艺的蛋壳镶嵌技法来进行创作,毛发的层次被镶嵌得十分飘逸,将犬的头像刻画得栩栩如生。

    第二届中国青年漆画展中王海玲老师的入选作品《忠诚的卫士》可谓是此类题材中的又一创新。王海玲老师的“桃花乡”系列作品在国家级各种展览中屡次获奖,其创作特点在于王海玲老师利用铝箔粉和大漆为主要材料,结合自身熟练的素描造型能力在铺满铝箔粉的漆板上进行刻画,表现出超写实的画面效果,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被刻画得极其细致,让人叹为观止。王海玲老师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运用到狗的题材当中,在《忠诚的卫士》这幅漆画作品中延续表现了其高超的素描造型能力,把形式感的创新与写实的狗的刻画完美结合,每一根毛发都栩栩如生,狗的体型结构与表情神态被塑造得完美灵动。

    同样是第二届中国青年漆画展中的漆画作品,《伙伴系列-期待》也是以狗为主要题材来创作的。作者运用大量的材料和肌理,再融入绘画手法来表现犬的毛发,从制作技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使画面不但有材料与肌理的工艺性,绘画性的语言也十分突出。通过《伙伴系列-期待》这幅作品可以看到,狗的毛发可以运用多种材料技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表现。

    四、实践与创新

    漆艺中材料的发展要求漆画艺术家具备开放创新的精神,创作的语言上要求多样性、丰富性和兼收并蓄。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仅是停留在表面,不要被程序化或者概念化。除了题材扩展外,创作的观念也要更新,漆画的材料、颜色还有制作工艺要打破传统的观念,创作出许多新的视觉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追求空间。斑驳的肌理、多样化的材料、粗糙的画面都可以引申出一种新的漆画语言,了解漆画材料的特征与基本属性,让我们的创作更加灵活,创作出更有特色的漆画作品。

    如果采用肌理与材料来表现动物的话,首先需要了解动物的情况,不同品种的动物,它们的体貌特征也不相同。其次材料与肌理的运用一定要源于生活,善于实验总结。各种材料的自然属性都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材料的肌理形态变化万千,丰富多彩,有的精巧细致,有的表面润滑,有的粗糙斑驳,还有的杂乱无章。以狗的毛发为例,上文提到过的漆画作品《伙伴系列-期待》,作者利用肌理和材料来表现狗的毛发。我们看到的这幅作品里狗的毛发呈现出卷曲的态势,要想呈现出卷曲的毛发感,需要找到相对应的材料。材料作为漆画的物质表达基础,其灵活性与自由性得以完美的展现。随着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和掌握,漆画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艺术思维来自由搭配组合,大胆地尝试与创新,充实漆画的材料语言,突破前人的艺术方式,给人不同的审美与心理感受。

    五、结语

    在当代的漆画艺术中,多元化的创作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近年来,漆画中材料的运用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支配地位,成为其艺术表现的中心。同时画家在漆画创作中也在不断尝试吸收或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对外来的艺术思维和形式观念采取接纳学习的态度。这使得当代的漆画进入一个风格多样、种类题材繁多的新时代,创作的空间更加灵活多变。本文通过研究漆画材料的应用总结经验,在借鉴精华的同时与当代艺术家的思想相融合,更好地处理材料创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新的艺术语言层出不穷,漆画中的材料应用的拓展随之变得至关重要。尽管漆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能否认的是,与其他成熟的画种相比,漆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当代漆画艺术的发展,材料的拓展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漆画艺术的发展势必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冯健亲.中国现代漆画文献論编[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

    [2]汪晓曙.绘画创作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

    [3]王丽君.中国当代漆画的创新与发展[D].南昌大学,2010.

    [4]许茂煜.议当代漆画艺术创作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美术教育研究,2010(7).

    [5]汤志义.从材料角度看漆艺的继承与创新[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作者简介:

    宋健龙,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漆画方向。

    通讯作者:

    杨国林,硕士,中国计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装饰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水彩画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