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

李敏+李源+周恩志



摘要:岭南是我国南岭的五座山脉(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以南地区的统称,地域范围从秦汉至唐朝大致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大部。北宋以后岭南地域不再包括越南,沿袭至今,含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省(区)全境,与华南政区的地理版图一致。“岭南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1962年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的开幕讲话中,后被业界广泛采用。岭南园林是中国岭南地区风景园林的概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义上讲,它泛指发生在岭南地区的风景园林营造活动及相关作品;狭义而论,它代称在岭南地区营造的具有岭南文化与自然特色的风景园林实体。其英文译名,宜为“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SCLA)。岭南园林可作为地带园林学研究的特定类型,是中国热带园林营造的传统形式之一。明确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对于促进岭南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岭南;地域范畴;岭南园林;学术定义;地带园林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6-0027-06
收稿日期:2017-10-09
修回日期:2017-10-27
Abstract: Lingnan is a joint name for the five mountains of Nanling Range in China,that is Yuecheng Mountain, Dupon Mountain, Mengzhu Mountain, Qitian Mountain, and Dayu Mountain. The geographical scopeincludes Guangdong, Guangxi, Hainan and Red river delta in northern Vietnam from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to the Tang dynasty. Since the Song dynasty, Vietnam has been separated from Lingnan which indicates the whole territory of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Hainan and Guangxi up to now. 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ographical map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The term of “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irst appeared in the opening speech of comrade Lin Xi in the Founding Meeting of 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ciety at 1962. Now it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the professional field. It is a generic term to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southern China with distinctive local features. Generally speaking, it refers to the landscape gardening and related works that take place in Lingnan area; in narrow sense, it is a recreational garden space with Lingnan culture and natural features built in Lingnan area. A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LA) would be more precise. The extension of SCLA is a special type of the Zon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t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Chinese tropical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clarify the academic definition of 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Lingnan; Regional category; 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cademic definition; Zon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改革开放38年来,随着广东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岭南园林的艺术成就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市政建设、住区地产、旅游景区、国际竞赛等行业实践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作品,贏得了广泛赞誉。然而,多年来业界在岭南园林理论研究方面却进展较缓慢。例如,有关岭南园林的基本概念、地域范畴、名词内涵等学术定义,至今未能达成普遍共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1988年首版和2009年第二版中,均无“岭南园林”词条,只有“岭南庭园”释义。在国家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里,也没有“岭南园林”的专业术语。所以,整体来看,理论研究滞后已经给岭南园林规范化发展与国际化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所谓“学术”,一般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学术定义是对特定事物内涵范畴及相关规律的科学释义。就岭南园林而言,其学术定义大致包括地域范畴、概念内涵、译名达意等方面内容。随着岭南园林营造行业和学科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研究和明确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对于促进岭南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岭南地域范畴围的界定
“南岭”是秦汉时期朝廷对楚国之南群山区域的总称。后承其名,特指中国湘桂赣粤4省交界相连区的群山地域。五岭是南岭里的代表性山脉,是长江水系中的洞庭湖—鄱阳湖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以秦汉早期南下行军路线相关的五个战略驻地而命名,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古代南岭也是条行政辖区的地理分界线:岭南是粤桂,属华南;岭北是湘赣,属江南。
岭南,又名岭表、岭海、岭峤,顾名思义,即五岭以南之意[1],是五岭山脉组成的天然分界线以南的广大地区[2]。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派大将任嚣领兵南下攻打岭南失利。后来,任嚣与赵佗率50万大军再次进入岭南征战,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地区并建立郡县。“岭南”作为一个地域概念从此开始出现(图1~2)。汉代史官司马迁首次将“岭南”一词载入《史记》(表1)。
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岭南地区的行政建制是从秦朝开始的[3]。在秦朝,岭南地区被纳入一个统一王朝的版图[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部族后,设置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成为中央政府在在岭南地区设郡县建制统治的开始。这三个郡的辖区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广东、广西、海南和越南的中北部。广东龙川就是秦朝在岭南所设的第一个县城,县令为当时的秦军副帅赵佗。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利用中原动荡、无暇南顾的有利时机,于公元前204年在秦朝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地盘上建起独立割据的南越国,都城番禺(广州),自称南越武王[5]。南越国领土不断向南扩展,最盛时南端延伸到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①。秦汉时期,南越国以东还有一个相似的王朝异姓诸侯国—闽越国(公元前334年—公元前110年)。闽越国的疆域是以闽江流域为中心,主要在今福建省境内,都城冶山(福州)。秦汉时期,闽越人的活动范围为“东及与今台湾、澎湖、琉球等海岛,而西则威力所届似直达于赣东北等地。”秦统一中国之前,闽越国已经存在,国王无诸。此后的五代十国时期,闽越国以北又出现了一个吴越国②,都城钱塘(杭州)。其全盛时期国土范围包括今上海、浙江、苏州全境和福建东北部。历三代五王近百年后纳土归宋。吴越地域孕育了中国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江南古典园林,成为地带性风景园林营造艺术的杰出范例。(图3,表2)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废南越国,重新将岭南地区划分为南海、郁林、苍梧、合浦、澹耳、珠崖、交队、九真、日南等九郡[6],范围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大部分地区,同时设“交趾刺史部”管辖九郡,治所先后设在今越南河内一带,岭南地区全部被纳入中央政府版图。由此可见,秦朝开始在岭南建立的郡县制,到汉武帝时才真正稳定下来。岭南地区的行政建制可说是“始于秦而成于汉”。
岭南作为一个政区的地理名称始于唐朝。唐朝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在南方设“岭南道”,治所在广州,辖七十三州、一都护府、三百一十四县①(图4)。唐玄宗开元年间,又将全国十道更改为十五道,岭南道皆为其一。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岭南道再分为东、西两道,广管为岭南东道节度使,治所广州,辖区大致相当于今广东和海南;邕管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治所邕州(今南宁),略相当于今广西,兼领桂、容、安南三管。从此,岭南地区就分成东西两大行政区域。“岭南”之名,在唐代用明确的行政区划规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7]。岭南地区在唐朝时均属岭南道,地域最大时包括今广东、广西、海南及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公元917—971年)刘龑在广州称帝,以广州为兴王府建立南汉政权割据岭南,历四帝54年;共辖60州、214县,面积约40多万km2。同期,越南发生叛乱要求独立。北宋王朝无力平叛,越南遂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原属岭南道管辖的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分离了出去。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平定南汉后,在岭南地区设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大致相当于今天两广和海南省的全部地区[8]。广东、广西成为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由此开始[9]。宋代以后,岭南的地域范围基本固定,沿袭至今,大致包括广西和广东(含后来的香港、澳门及旧时“遥领”的琼州—海南岛)(图5)。
历史上岭南道的东部地区也曾有过“岭东”一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岭南背靠五岭而面大海,岭东则为五岭之东,而穷于海,盖以五岭为始,而讫于揭阳也”。 这里所称的“揭阳”即指地理学上的“揭阳岭”。清代著作《临汀汇考》提到:“五岭之最东为大庾岭,大庾岭之最东为大庾县之秉峤,顺循其岭脊而下,东至包括揭阳属之海滨,与江西福建分阽(界),至揭阳岭止,为《禹贡》扬州域内,而揭阳以西、今粤省在五岭南者,皆九州域外”。因此,岭东乃为岭南道辖区的一部分,今属粤东。
曾有学者提出,从气候与民俗特色考虑,闽南地区的漳州、厦门及台湾省似可纳入岭南园林的地域范围。但经考证,此类说法的史实依据不足。《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罢漳、潮二州,令督福、建、泉、汀四州。旧属岭南道,天宝初,改属江南东道”。在《旧唐志》各州之所云中,也仅谓其漳、潮二州“舊属岭南道”[10]。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平定岭南反叛,再“以潮州归岭南”①。所以,自唐朝天宝初年(公元742年)之后,闽南的漳州就已不隶属岭南道了。至于厦门和台湾,历史上从未有过隶属于岭南道的记载。尤其是厦门古代一直归属闽南泉州的同安县,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后,签署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按照该条约规定,厦门作为中国“五口通商”的自由贸易口岸之一,于1844年对外开放和独立发展。
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外国列强割据了原属广东的香港和澳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岭南地区整体划为华南政区,与华中地区并称为“中南地区”(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Region),设立了“中南局”等一级党政管理机构,辖5个省级行政单位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1961~1978年间,中南行政区的相关机构陆续撤销。随着1988年海南岛建省和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中南地区的概念随之更新,现含5省1自治区2特区,即华中的河南、湖北、湖南,华南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所以,岭南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名称,如今已与华南政区的地理版图一致。
2岭南园林的名词出处
“岭南园林”一词究竟何时开始产生,学界尚无确切说法。曾有学者认为,“岭南园林的提出始见于宋朝的官修史书《旧五代史?刘陟传》”。但是,通过查阅原文,没有在该文献中找到“岭南园林”一词。书中有文字描绘了刘陟称帝后“广聚南海珠玑,西通黔、蜀,得其珍玩,穷奢其侈,娱僣一方,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岭北行商或至其国”[11]。所以,有关“岭南园林一词始于宋”的说法并无依据。
通过对岭南园林相关历史文献的详细梳理,发现“岭南园林”一词最早是出现在1962年12月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首任理事长林西同志的开幕词中,原文标题是《把爱国主义的诗篇,用劳动和智慧的彩笔写在祖国的土地上》。林西同志时任广州市政府副市长,是广东园林学会筹委会主任。他满怀深情地说道:“继承与创造岭南园林风格问题,我们是園林学会,应当说是我们的学术任务。至于什么是岭南园林风格,还有待于我们来集体创作。所谓岭南园林风格,并不完全是抄袭历史上岭南庭园而不加以批判应用,而是继承其艺术遗产,加以研究提高、融会贯通来丰富今天的园林艺术,创造一套新的风格。岭南园林还是一张白纸与素材,可以大做文章,如果本着这个方向走,不要十几年时间就可以丰富多彩,引人入胜”[12]。在此之前,学术界对岭南造园的研究主要是用“岭南庭园”一词。如夏昌世、莫伯治的《漫谈岭南庭园》《粤中庭园水石景及其构筑艺术》和《岭南庭园》,夏昌世的《园林述要》《岭南庭园的地方特点》等。
1962年后,随着广东园林建设事业及学会活动的不断发展,“岭南园林”在各类文献中使用频率增加,逐渐被业界广泛采用。利用现代中文网络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读秀等)平台检索,查到1956—2017年61年间国内有关岭南园林研究发表文献(论著)共计1164篇(部),在论著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中出现“岭南园林”一词的占有不小比例(图6)。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论著有如:广州市园林局吴劲章先生的《香港园林见闻》《探求与实践—草暖公园设计手法的剖析》《岭南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广州造园成就六十年回顾》等;华南理工大学刘管平教授的《南国秀色—岭南园林概览》《岭南园林的特征》;陆琦教授的《岭南传统园林造园特色》《岭南园林几何形水庭》《岭南园林艺术》《中国精致建筑100:岭南园林》《岭南造园与审美》等;华南农业大学李敏教授的《论岭南造园艺术》《岭南庭园的艺术传统》《岭南园林艺术》《桂林山水城市的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迈向21世纪的岭南园林》《世纪辉煌粤晖园》《热带园林研究初探》《华南地区专类植物花园的营造要点》等;天津大学刘庭风教授的《岭南园林分类与艺术风格》《岭南园林欣赏》《岭南园林的龙凤崇拜》《岭南园林 广州园林》等。这些论著,客观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岭南园林的学术研究水平及其创新实践经验。
3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还没有对“岭南园林”作过完整清晰的学术定义。其中原因可能很多,值得总结。从时代发展的眼光来看,岭南园林既有传统与时尚之分、古代和现代之别,也有广义和狭义之说。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比较研究,岭南园林的学术定义可概括表述如下:
岭南园林是中国岭南地区风景园林的概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义上讲,它泛指发生在岭南地区的风景园林营造活动及相关作品;狭义而论,它代称在岭南地区营造的具有岭南文化与自然特色的风景园林实体,如“岭南四大名园”等。岭南园林的基本内涵可解释为基于岭南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在岭南地区营造的风景园林;如岭南庭园就是岭南传统园林的主要形式。岭南园林的外延,可作为地带园林学中的特定类型,是中国热带园林营造的传统形式之一。中国岭南地区位于地球热带北缘,属于热带园林的研究范畴。它既是中国热带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带园林的一种特定表示[13]。
关于“岭南园林”一词的英文译名,目前学界尚未有规范共识,以致多数翻译软件和学术论著用汉语拼音直接音译为“Lingnan Garden”等(表3)。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硕博论文里,大都用此拼音译名,如陆琦的《中国南北古典园林之美学特征》、彭玮卿的《潘家园宅—清代广州行商园林个案研究》、苑晓旭的《近代岭南中西合璧造园特点研究》、陈哲舜的《伍家园林》、孙帅的《岭南园林建筑的“垂直性”探究》、薛思寒的《基于气候适应性的岭南庭园空间要素布局模式研究》、罗健萍的《岭南庭园热舒适阈值探索研究》等。此外,受国内学者习惯用语的影响,“岭南园林”在为数不多的外国文献里也多为直接音译。
由于直译的汉语拼音词汇语义外国人很难理解,影响“岭南园林”的国际化传播,故应当基于英文语法组成专用术语加以表达,如同“京剧”的英文名称为“Peking Opera”一样。基于上文对岭南地域范围的研究,宋代以后的岭南地域与现代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中的“华南”地区重合,“岭南”一词在地理上的概念范畴等同于“华南”,其专用英文名词为“Southern China”①。同时,用“Garden”一词来表示“园林”的含义也偏窄,宜和广东园林学会的英译名“Guangdo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ciety”保持一致。作为一种学术探讨以抛砖引玉,将“岭南园林”英译为“Southern China Landscape Architecture”(简写SCLA)会比较确切。
中国古代先哲孔子曾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社会的运行规律如此,专业技术工作亦然。所以,对于岭南园林的学术研究而言,用科学求证方法明晰学术定义,夯实理论基础,将大有利于促进岭南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地带园林学的探索创新。
注:图1来源:http://pic.sogou.com/ d?query=%C9%BD%C2%F6%D7%DF%CF% F2&mode=1&did=206#did205
图2 底图来源:http://gdgs.chinaxinge. com/gdgs/sty3/style_newsshow. asp?id=46627&newsid=353867
图3依据《维基百科》和《搜狗百科》相关地图资料绘制,参考底图来源:https://zh.wikipedia.org/zhcn/%E5%8D%97%E8%B6%8A%E5% 9B%BD;http://baike.sogou.com/v835523. htm?fro mTitle=%E9%97%BD%E8%B6%8A% E5%9B%BD;http://baike.sogou.com/ v119835.htm?fromTitle=%E5%90%B4%E8% B6%8A%E5%9B%BD
圖4依据《搜狗百科》“岭南道词条”图册绘制,底图来源:http://baike.sogou. com/PicBooklet.v? relateImageGroupIds=&le mmaId=67738440&now=&type=1#simple_0
图5绘制底图来源:http://pic.sogou. com/d?query=%D6%D0%B9%FA%B5%D8%CD%BC&mode=1&did=6#did5)
其他图表均为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1]陈代光. 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J].岭南文史,1994(1):8-14+33.
[2]马伟明. 岭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基础浅论[J].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75-76.
[3]周慧敏. 唐代岭南节度使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2013.
[4]蔡平. 从岭南三郡至南越国——秦汉之际“陆梁”说新论[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6,36(2):50-56.
[5]黄萼辉. 从秦至隋唐岭南行政区域的建制看广信的历史地位[J]. 岭南文史,1996(4):56-58.
[6]冯小莉. 后南越国时期两汉岭南与中原王朝关系论略[J]. 唐都学刊,2016,32(6):24-29+65.
[7]金强. 宋代岭南谪宦研究[D]. 广州:暨南大学,2004.
[8]崔迪暧. 清代广府民系丧葬仪式研究[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9]黄滨. 两广交往源远流长[J]. 当代广西,2004(5):9.
[10]林汀水. 福建政区地名考六则[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91-93+90
[11](宋)薛居正. 旧五代史?刘陟传(卷一百三十五?僭伪列传二)[M]. 北京:中华书局. 1976
[12]林西. 把爱国主义的诗篇,用劳动和智慧的彩笔,写在祖国的土地上[Z]. 广东园林学术资料(二),1962:1-5.
[13]李敏. 热带园林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J]. 中国园林,2004(11):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