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模式之思考

    林玉明

    【摘要】浙江省湖州市安吉新闻集团从理念更新入手,注重内容产品的多维打造、产业平台的轉型升级和媒体队伍的人才再造,在理念创新、内容创意、机构转型等方面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关键词】媒体融合? ?全媒体? ?县级融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1? ?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在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浪潮中的先行者,浙江省湖州市安吉新闻集团既负责传统媒体的统一运营,如当地纸媒和广播电视台的有效管理;同时也肩负着新媒体发展的重任,如网络新媒体的宣传调配和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与流通,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之路。

    一、互联网理念的融合贯彻

    媒体融合绝不仅仅是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应对之策,而是从决策者及落实者头脑中的观念开始,在理念上从互联网思维出发,用新的观念重塑传统媒体运行机制、生产流程、受众市场,唯有由内而外地以变应变,方能在新的领域、新的空间继续发挥舆论引领的光荣使命。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产业功能日益得到强化,这既包括传媒本身的信息传播产业,同时也因其与社会的深度链接而承载了公共服务领域的多样化可能。例如安吉新闻集团自主研发的“爱安吉”客户端,业务内容涉及当地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餐饮如美食推荐,出行如单车扫码、汽车售票和停车提醒,娱乐如票务预订和当地旅游,还有医院挂号、家政维修、云上家园等便民服务项目近20个,安吉新闻集团遵循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为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助力。

    (二)平等互动的传播法则

    媒体应高度重视由互联网所带来的技术变革和当下受众的态度取向,并使之积极作用于自身的改良。安吉新闻集团以广播节目为起点,试水可视化领域和实时性反馈,将播音员和主持人在直播间的状态呈现在手机移动端中,通过浏览、互动持续更新民意反馈,并进行有的放矢和行之有效的回应,实现了输出与互动并重的良好传播生态。

    二、内容产品的多维打造

    无论传媒环境如何变化,广播电视机构的常规任务和发展要义仍然是制作以节目和活动为单位的专业作品,否则其传媒特性的价值开发将难以为继。

    (一)新闻立台

    新闻是对人们想知而未知的新近事实的报道,由于其与人民群众生活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深刻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爱安吉”客户端中最为重要的板块便是新闻资讯,其中又内含电视直播、广播互动、报纸播读等内容。安吉广播电视台电视频道和广播频率的新闻节目及《安吉新闻》报纸内容都是用户实时收听与收看的重头戏。在24小时运行的“爱安吉”客户端上,每日有约50条次新闻的滚动展示,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浏览当地乃至全国的最新动态。由于直播系统的引入,县域内各类的大型新闻发布会也得到了实时推送。

    (二)文艺策划

    安吉新闻集团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还始终致力于文艺演出活动的创意策划,例如安吉新闻集团举办的梅地亚演艺活动不仅在本县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还跨地域举办了少儿才艺大赛和浙晥省际技能大赛。常规活动还有无人机创新大奖赛、家博会、“相约朗境”青春联谊会等,进一步彰显了品牌活力。安吉新闻集团还积极利用团队力量在视频制作方面打开局面,承制了系列宣传片如《路益“三农”美在“四好”》《成就最美县域? 成就最美的你》《全心全意? 只为等你》等。

    (三)特别报道

    安吉新闻集团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善于抓住一系列重大时间节点来开展部署安排。安吉新闻集团集中采编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媒体行动,精准把控“点”与“度”,强化节目引导。在电视新闻频道品牌栏目《百姓连线》中重点打造“今日重点”“有事您说话”等板块;在广播节目《健康安吉》《房子那些事》《路况小飞侠》中新增栏目或板块,推出《乡村振兴系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时》《向人民报告》等内容,以月月有重点、季季有主题为目标,形成了特别报道的良好传播氛围。

    三、产业平台的转型升级

    随着受众主体意识的觉醒,受众对于现今媒体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单一的宣传报道,而是要求媒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一板一眼”的刻板印象,为受众多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内容。安吉新闻集团通过固守职能、盘活资源、开发产业等多种举措,促进自身形成了服务“政媒商学”一体的综合机构。

    (一)政务服务

    常言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情下达的政策传递依旧是地方媒体传播的第一要义,县级融媒体中心既要正确把握和传递县委、县政府的关键决策,又要敢于反映基层群众的内心呼声。安吉新闻集团大力推动的“爱安吉”客户端,成为当地老百姓经常看、总在用、离不开的融媒体移动终端,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政务服务的有效介入。目前安吉县的国土资源、产权交易、气象交通、供水供电等多个部门已入驻“爱安吉”,受众通过实名注册的账号,可以与节目主持人互动,对当地政府部门的施政效果进行反馈。

    (二)专业媒体

    目前,传统媒体仍然掌握着较为专业的资源。媒体的专业性反映在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领会上,反映在与时俱进的灵活实践里,反映在受众满意的传播效果中。受众在哪里,专业媒体的报道触角就应该伸向哪里,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就需要放在哪里。以“爱安吉”客户端为例,目前其下载用户达20万户,日阅读量5万人次以上,活跃度达到了40%,这在全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效中已属难得。

    (三)商务服务

    缘于新闻传媒所具备的文化和艺术属性,安吉新闻集团以媒体为支点,开展了多产业的跨界融合,日益完善实施合伙人制度,加强与“驴妈妈旅游”等商业公司的密切合作,形成了全国机票、高铁票线上购买,酒店、景点全国运营,各地特色旅游产品线上线下服务体系。2018年,安吉新闻集团通过客户端直接营收超过2000万元,全年在应用模块引入资金流量达到5000万元,通过直播等方式吸引客户投入广告宣传300万元,为乡镇、部门提供各类信息增值服务近500万元。

    (四)学界场域

    传播环境发生急速改变时,过往經验往往显得有些难以立足,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应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以实在的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成理论。由于前沿的改革经验,安吉新闻集团吸引着全国多家媒体单位前去调研,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之共同开展研讨的情况亦不少见,例如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的学术团队都曾联合安吉新闻集团开展座谈。从这个意义上讲,借由先进的实操经验,安吉新闻集团在有意无意间成了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学术研究对象和备受关注的“安吉模式”的理论发源地。

    四、媒体队伍的人才再造

    源头活水是渠清如许的根本动因,优秀人才是传媒事业的不竭动力。对于队伍建设来讲,既应让从业者做好本职工作,又需在适当时机充电学习,同时更应注重队伍建设中新鲜血液的补充与完善。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才会沉淀多少真情。基层是新闻的沃土,上演着鲜活的人间故事,这是开展新闻传播活动的绝佳素材。从线索寻找到选题确定,从稿件创作到最终呈现,唯有把笔端、话筒和镜头对准普通群众,日复一日地深耕,用“四力”展现媒体人的情怀,才能使采编人员获得持续不断的成长。

    固步自封是不少人长时间从事单一工作的惯常表现,“走出去”既意味着走到一线现场,又是指走到业界前沿,以此来磨炼技能、吸收养分。安吉新闻集团组织融媒体新闻中心、广播中心、视频创作中心等部门分批参加了复旦大学新闻培训、全国网络视听培训等,为员工提升能力打下基础。

    构建科学的后备人才梯队有赖于培训、培养力度的加强,安吉新闻集团建立了专家工作站,邀请了多位来自中央和省级媒体的行业骨干担任导师,与集团记者开展导师帮带结对,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五、安吉新闻集团的融合启示

    (一)机构融合从实地开始

    融合先要创造现实条件,方便业务交流,这涉及人力调动、资产变更、设备迁移等一系列的复杂问题,但从道理上来讲,以内容属性而非媒介属性来进行办公场所的规划,是恰当的方式选择。譬如,新闻部门下设的频率与频道锁定在同一办公区域内工作,而不是广播、电视依旧各自为战,只在某些素材的使用上互为采纳。

    (二)真正打造全媒体概念

    所谓全媒体,就是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总和。全程是指贯彻新闻事件采访报道的过程;全息是应用现代新闻采访的全部技术手段,尤其是媒体融合后的所有技术,短音频、短视频、图文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全员是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尤其是整合自媒体的力量,实现全员参与传播;全效是媒体要取得全方位的效果,形成广播、电视、网络(尤其是移动网络)和报纸的立体传播。媒体要确立激励机制,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制度与管理制度,在行政方面做到适量放权。

    (三)新闻传播实现场景化

    媒体要有统一指挥调度的融媒体中心、全媒体采编平台等,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即中央厨房的概念,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深度挖掘、细分现代人的生活场景,提供多场景的信息需求,在服务中实现媒体的价值。

    (四)与新媒体融合是重中之重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发展中,与新媒体融合是重中之重。网络新媒体在大数据的支撑下,传播的到达率和准确率都比传统媒体大幅提高,并且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应不舍力气从新媒体中请教良才,探究时代变革下广播电视节目如何才能符合新时代受众的心理期待。除内容生产者外,新媒体团队中也要有必要的技术和营销人员,且让其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内容生产中去,理解产品,才能懂得如何创作与营销。

    在整体稳步推进的媒体融合战略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多措并举,既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又有着一定的示范意义。显然,安吉新闻集团已经越过了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化的初级融合阶段,其在不断深化理念创新、内容创意、机构转型等方面的继续努力,使其成为可供借鉴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样板。

    参考文献

    1.刘勇、沙垚:《县级融媒体中心之玉门经验》,《新闻战线》,2018年第17期。

    2.周婷:《基于场景视域下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当代传播》,2019年第1期。

    3.张晓刚:《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轻快”方案》,《传媒》,2019第2期。

    4.石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价值意义与生态系统建构》,《传媒》,2019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总编室)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