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最近几年,甲午战争偶然发生说在日本盛行起来,如称战争是因朝鲜东学党起义而引起,战争是由于日本国内发生政治危机而不得不把内部之争转向对外侵略,战争的爆发是由于阴差阳错的偶然性原因而促成等等,皆属于此类。“偶发说”的要害,是回避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去侈谈问题的枝节和表象,

一、《学衡》杂志创刊缘起及其宗旨1920年东南大学教授胡步曾写了一篇长文批评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长期没有一家刊物愿意登载。胡步曾是哈佛大学植物分类学博士,因此,他与哈佛校友梅光迪商量,决定自己创办刊物。这个意见得到刘伯明的支持,随后吴宓加盟,并被推为总编辑。梅、

新的21世纪已经到来。中共中央“十五”规划的建议鼓舞人心。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工作者们在新世纪如何创新、开拓和振兴学科,是人人关注、值得探研的问题。首先,应回顾我们的收获和不足。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间,我们的主要成绩和特点是:(1)唯物史观是我国世界史学科的主流;(2)理

“二十五史”主要记载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人物传记,因此,研究社会史,很难立即想到它会包含丰富的社会史材料,可供采摘利用,或者也因为它的巨大部头把人吓坏了,只是为了研究社会史也不敢去翻阅它。这些都是难免产生的误解。其实,“二十五史”拥有大量的社会史资料,而且不难阅读和搜集,

1947年秋,我由燕京大学转学到清华大学,插班入历史系三年级,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慕名已久的雷海宗先生。雷先生当时是历史系主任,新生选课完毕后,照例要由他签字。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对学生很亲切,没有架子。在清华读书两年期间,听了雷先生几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西洋近古史和

戴逸一部世界文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传播、碰撞、融合和不断创新的历史。学术界比较公认的人类“原生文化”发祥地的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也有人称作尼罗河文明、两河(底格拉斯河、幼发拉底河)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就是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创新和发展,并影响

编者按:张政火良先生是《历史教学》创刊人之一,当年为筹措办刊经费,曾卖掉自己珍爱的百衲本“二十四史”。在本刊创刊50周年之际,因健康原因张先生未能执笔,其夫人傅学苓女士特寄来他的这篇旧作以示贺忱。我们衷心地企盼张先生早日康复。一、秦上郡戈古代中国“兵”和“刑”不分,刑罚和征伐

马克??《历史教学》是办得很有特色的一个杂志,其特色之一就是所发表的文章既有研究性的,又有关于教学的,把教学与研究结合了起来。可惜研究教学的文章大都谈的是中学历史教学,而很少涉及大学历史教学。自己在大学里教了大半辈子的历史(世界史),愿乘庆祝《历史教学》创刊50周年之机,谈

纪念《历史教学》杂志创刊50周年,撰写此文,以为祝贺。从我的中青年时代起,《历史教学》就给我提供了一块阵地,可以同历史教师、历史教育工作者交流、学习,获益匪浅,直到今天。我对此十分感谢,并祝杂志在新的世纪里为历史教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历史教材的时代性历史教材的时代性要从

以往的历史教学,一般是靠嘴巴讲,有时会挂上一些图表,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仍比较单一,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现在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再靠这些手段进行历史教学,就显得有些落后了。时代在前进,历史教学的手段也应该跟着发生变化。我上网时间并不长,但发现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