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北宋末期,朝廷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其来源于《周礼》的“六行、六德”,崇尚伦理与德行。宋廷以此选才,也是“熙宁兴学”的一部分,州县、乡里、个人对此或有褒贬,或以进退。大观八行八刑之碑的刻立,既是一种宣示,也有垂远的目的。透视八行取士,实际上和宋廷的新旧党争、
摘 要唐宋以来的民众在致富过程中,或勤奋节俭,或才智出众,或仁信于人,也有将众多品质兼而备之者,可谓各有其特长。富民要“保富”,往往也需要勤劳经营,节俭持家,施展智慧,广行仁义,而一旦丧失这些品质,就会逐步走向衰败。使富民得以崛起的诸要素与品质中,以契合经济规律之勤、俭、信、
梁立佳++季凤梁摘 要1821年赦令是帝俄政府调整美洲殖民政策的重要文件,内容涉及俄属美洲的边界、领海、贸易等方面。赦令具有明显的对外性质,旨在处理俄属美洲与外国势力的关系,确立俄属美洲的统治权。1821年赦令的颁布加剧了美洲西北海岸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面对来自英、美两国的巨
摘 要黑死病提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享有程度,农奴土地权利不断扩大,劳动权利极大改善。黑死病改变了农奴主体权利的保障体制,国家对农奴主体权利的立场从无为到有为,在普通法开始认可和保护农奴的主体权利时,也制订劳工立法来规范农奴的劳动权利。黑死病提高了农奴的主体权利意识,
摘 要 历史学中的“时间”有客观时间、历史上的时间观念和历史学家拟构的历史时间三种。第一、二种“时间”构成“时间历史”,是对客观时间的记录和描述,一般不带有价值判断和历史评价,但蕴含了先人们的世界观,是历史研究的具体内容。“历史时间”是历史研究内容划分的单位,也是历史研究的
摘 要 导师应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超过前人。培养他们有宽广的知识,了解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培养学生有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比较中发现问题。关键词 培养学生的经验与教训,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
摘 要 张默君早年投身辛亥革命,长期服务教育,并担任国民政府考选委员、典试委员和监察委员等职务,人生履历丰富、身份特殊,是近代史上一位较有建树的女性。她提倡男女平等,强调发挥女性固有之特性,倡导妇女国货运动,并积极参与抗战慰劳等工作。其人生轨迹折射出近代女性从家庭走向
卢徐明+石涛摘 要 邻省粮食接济历来是救济灾荒的主要途径,更是影响救济成败的重要因素。在1942~1943年河南大灾荒中,邻省陕西延续其自抗战前所推行的粮食出境管制政策,使得河南官商往陕购粮困难重重。购粮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借粮成为又一选择,河南平粜会从陕西借粮一案十分典型,
尚季芳+靳帅摘 要 1926年同济“誓约书”风潮,虽有相关记载和论述,但史实并不清晰,且在革命史观的影响下持论片面。揆诸史实,引发同济风潮的诱因,实为倡导“公民教育”的江苏省教育会与宣教“党化教育”的国民党之间的抵牾所致。同济学生在事件中表现出来的“亚文化”特质是学潮持续的重要
摘 要 熙宁初年,阿云案历经三次转变,由个案的量刑之争转变为改订国家法的立法之争、由按问欲举自首法之争转向谋杀法之争以及由法律之争转变为反对王安石执政的政争。这些转变对宋代按问欲举自首法、谋杀法以及熙宁变法都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关键词 阿云案,按问欲举自首,谋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