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关键词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历史教学本位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9)23-0015-05这是历史教学转型变革的时代,新育人理念、新课程标准与新历史教材的叠合呼唤教学方式的优化。在有限的课堂空间

编者按:1949-2019年是古老中国旧邦新造的70年。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历经曲折,成就非凡。重温共和国往事,讲好新中国故事,探索立德树人路径,可以激励年轻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

陈志刚 张春桐在日常的课前备课中,老师都知道学情分析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很多教师难以抓住其核心,造成学情分析的形式化,导致教学的低效性。备课主要有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前备课三种类型,这里笔者从课前备课视角,谈谈学情分析的内容与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外物质文化交流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均已开通,它们成为古代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的作用日益突出,不同形式、多种类型的物品、技术,甚至宗教信仰等逐渐传入汉王朝境内,对两汉社会产生了重

随着部编历史教材进入高中课堂,如何将核心素养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落地,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运用新教材教学时,核心素养新理念能否落地,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

何成刚 张克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史料实证”素养的影响,而已出版的部编本《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材,与以前各版本高中历史教材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史料的篇幅容量和学习难度都有了明显增加。无疑,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对

马桂星 龙润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重庆北碚隆重召开,会上选举并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部负责人卢霄龙等出席会议。张东燕女士希望历史

袁从秀 李恩泉“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二课。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周边民族先后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形成了并立的局面。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由分裂走

冯长运 李明海任何历史研究都要以史料为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的高中历史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载体应该是史料,必须以研习史料为中心进行

高考以学术成果入题,近年来已非常成熟。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一是在最大限度地挖掘史料、占有第一手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二是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学术界有重大争议的问题大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材料没有变化,但时代不同了,认知出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