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爬梳史料,总结初盛唐时期与宗教相关的文化政策的新特点,探究其与这一时期帝王对宗教态度演化轨迹的相关性,并对皇权在宗教与文化领域的贯彻情况做一概览,从而深入分析朝野文士对帝王与宗教关系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文化现象,论证其与

摘 要为供济东三省经费所需,清朝中央岁拨“东三省官兵俸饷”,由盛京户部赴京师领解以备支用,由是形成系统的“赴京领饷”制度。清前期该制度运转有序且日臻完善,有效改善了东北地方入不抵出的财政困局。清中后期以来,因中央财力匮竭,制度渐趋废弛,东三

王刚 王瑞莹摘 要1935年抗日救亡运动中,知识界改进历史教学的呼声不断高涨,如何以历史课程唤起民族意识、振奋民族精神,是讨论的重点。南京正中书局《教与学》杂志推出的“历史教学专号”集中刊登了傅斯年、吕思勉、顾颉刚等20位名家的讨论文章,被

尚季芳 李海群摘 要全面抗战爆发后,为运送苏联援华物资和中国还贷物资支援抗战,国民政府在新疆开辟了从霍尔果斯口岸到星星峡的国际通道。新疆省政府和社会组织深入各区县开展筑路动员,宣传筑路就是抗战救国;各区县民众自发动员,积极响应建修、维护国际

摘 要教堂是基督教的重要载体,是西方世界重要的一类建筑。988年,罗斯皈依基督教,是俄罗斯历史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教堂建筑不断出现,在保留拜占庭风格的同时,形成了俄罗斯民族自己的建筑特色。本文以皈依基督教初期、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和割据时期为

摘 要一战期间,为了应对劳资关系问题,美国威尔逊政府成立了国家战时劳工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有劳资双方代表和第三方代表,目的是保证战时战争支柱企业的生产,避免劳工罢工或企业停工,维持劳资和谐。该委员会认可劳工组织工会的权利、劳工的基本生活工资

摘 要450—457年在位的马西安皇帝,在拜占廷时代历史学家的作品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尤以6世纪的《教会史》最具代表性。该书作者埃瓦格里乌斯秉承自己的价值标准,为马西安塑造了近乎完美的形象,这种观点为之后的部分拜占廷史家所继承。然而,20世纪

朱孝远摘 要布克哈特“意大利为近代欧洲第一个产儿”的看法,曾经引发学术界一百多年的学术争论——历史发展是延续的还是断裂的。但是,布克哈特的这个看法,只是他“人的发现”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布克哈特文本的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布克哈特讲述的是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的翻译与引进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此类教材各有特色,亦不乏共性,在译介、评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宜秉持开放态度,理性分析教材的优势与不足。由于国外世界现当代史教材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中西方社会文化环

赵学功 范晨星采访时间:2019年5月19日采访地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范晨星(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问:您是怎样走上史学研究道路的?为什么选择美国史作为研究方向?答:首先,非常感谢《历史教学》编辑部的采访。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