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何平 曾祥裕摘 要 论文考查了当代南亚研究中的若干路径,包括现代化理论、区域史和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建构主义等视角。论文认为,每一种路径都使研究视域改变,并发展出新的研究领域。在现代化理论视域中观察和分析印度社会至今仍被很多学者所采用。一些学者

摘 要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第14卷中有一段“宙斯受骗”的情节。这一段情节与古代东方文学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苏美尔人最早的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和《阿特拉哈西斯》。学界传统上是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但是比较研究未能回答宙

摘 要 二战期间至战后初期,美国政要和社会精英一度热议涉港事务,初步形成对涉港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政策框架。香港对于中英两国的特殊意义,以及香港对于美国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在二战结束之际随着大国关系的变化发生显著转变,美国视野中香港的形象相应地从

摘 要 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日本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持续增加。1959年至1960年间,日本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令其深感“车祸猛于战争”,遂将此种状态称之为“交通战争”。日本的“交通战争”前后发生了两次,本

摘 要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性质的《商务报》在京创刊,被清廷新设商部视作“通下情”的重要举措。其刊载体例与内容文本的多样,正呈现了晚清知识界在因应变局过程中所建构的“商”的相关“知识”面相:朝野对“商务”的认知与“工商”所代表的“文明”价值取

摘 要 1923年,江苏省当局以抵补教育经费为借口开征卷烟营业特税。此税在上海华界的实施异常艰难,卷烟业的反对贯穿整个征收过程,并激起三次大的停业风潮,但政府强硬的态度使得税收稽征总体上按照计划推行。在风潮中,同业商人团体内部的自我认同意识

摘 要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于康熙二十二年设立“八旗汉军火器营”。这是八旗组织下首个“火器营”,囊括汉军马甲总数的2/3,专习火器,堪称精兵之薮。清朝建立汉军火器营的原因,是为消化、利用藩下兵卒,尤其是在前明接受西法训练,精通火器的孔有

王培利 石晓霞摘 要 市制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高级区划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近代中国两次城乡划分以及市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市制的确立,明确的界线是市辖区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标志,市制确立以及完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省市县勘界是最重要环节

武胜鑫摘 要 由于碑志的文体属性、撰写者的思想观念、撰写者与富民的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两浙地区的富民在其碑志中被理学家撰述为乐善好施的“善士”形象。但在许多关涉富民的碑志中却存在着一些富民为富不仁的记述,这使得富民的实际生活呈现出复杂性。此

马瑞摘 要 国语运动是指从清末到民国年间制定和推行汉语标准语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它提出“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大口号。国语运动贯穿整个民国时期,由政府民间互动,共同推进。除书面教材、课堂讲授等传统教育方法之外,广播这一新媒介的出现使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