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助力融媒体做好宣传、讲好故事

    费莉娜

    

    在县级融媒体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一支素质过硬,本领过强的新闻采编人员队伍。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对县级融媒体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成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的要求和期望。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就什么是“四力”,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增强“四力”做好宣传,讲好故事,提出几点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县级融媒体中心“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传播格局,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专业技术、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产品的策划、采集、生产和发布,需要更多在各个环节都兜得转的“全能”人才。移动、可视、智能的传播趋势,也需要相应的技术保障人才。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建设一支能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又精通新媒体技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水平过硬、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队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理论水平、深钻业务工作,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练就本领、成为“训练有方的内行人”。

    增强“四力”基础在练好“脚力”

    “脚力”是指,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调查研究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增强脚力,就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在我们县级融媒体中的“脚力”除了要深入一线外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我们不能仅仅是走出去,还要走入群众心里。有些县级融媒体还存在记者临时被安排去采访,这样没有计划、没有策划地去宣传报道,往往达不到好的宣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报道前要认真策划、明确报道主题、了解采访对象,做好前期调研准备之后,才能做出有深度、有温度、有现场的鲜活作品。以鄯善融媒体中心记者采写的《大芸花开“沙漠人参”迎来丰收季》为例,大芸,学名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因大芸生长在荒漠地带,因此大芸开花很少有人见到,记者就通过多次长途跋涉,到田间地头,拍摄不同花期的样子,才能做出那么美的作品,成为当地的“爆款”视频,被央视多个频道和学习强国采用。

    增强“四力”关键在练就“眼力”

    “眼力”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练就对社情民意观察、判断、辨别的能力。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善于辨别判断、有预见力的“慧眼”,才能讲出好故事、创作出好作品。“眼力”在我们县级融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就是要反复比较优中选优,选择能触碰观众内心的题材,讲好故事。我们县级媒体的选题来源,主要是全县各乡镇、村(社区)的宣传委员和各企事业单位、各行各业的通讯员给我们报送,怎样才能沙里淘金,在众多选题中找出最能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呢?这正是考验我们眼力的时候。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来思考。其次新闻工作者要永远和群众站在一起,与群众心连心、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深入群众中去,宣传群众在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只有真切地触动群众的内心,寻找到群众情感上的共鸣点,赢得受众的强烈共鸣,才能有好的传播效果,真正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因此,好眼力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要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同时“好眼力”还要“看得见”“看得准”“看得深”,通过真实、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记录社会发展、反映社会进步。

    增强“四力”根本在提升“脑力”

    练好脑力。深层次地解析新闻事实,拼的就是记者的“脑力”。新闻舆论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脑力劳动。新闻宣传不是凑字数、编故事,是传播党的声音,是为了引领思想、凝聚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脑力”是一种政治能力。脑力强,才能方向明、立意准、思想正。一是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加强对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思考分析能力,要做到深入思考。在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速度快、有广度,更要体现新闻工作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真实、生动、客观地反映社会生活、回应百姓关切。记者在采访前要深入思考,结合眼力之发现,将采回来的素材,进行脑力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目前有些县级融媒体的记者,还存在不深入思考,稿件篇幅长但抓不住重点,写不出精品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没有适合的语言、方法、技巧可以随时拿出来用,无法得心应手。这就要求我们要多学习、善学习,做到勤学、敏思、博学、善辨。二是要提高抓取问题、总结提炼的能力。要善于发问,采访前问问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需要获取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怎么样才能获取到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回去后如何从采访信息里提取重要的信息?怎么才能真实、生动、客观地将信息反映给受众?要带着问题去思考,提高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三要提升思考的深度。想表达得清楚,就要思考清楚,想清楚。一件新闻作品创作得好不好,取决于采访的深度和思考的深度。提高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办法和途径有很多,大家可以相互借鉴,这里推荐的是多读书、读好书,通过不断地读书学习,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运用到稿件的创作中。同时要用好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强大智力资源,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等做好新闻分发和推送,提升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扩大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

    增强“四力”紧要在优化“笔力”

    增强笔力,是履职尽责的根本要求,一般来说,笔力就是驾驭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们新闻工作者履职尽责的基本功力和必然要求。融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要苦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我们的宣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新闻工作者的孜孜追求。综合运用新闻传播的“十八般兵器”,做好舆论引导、讲好故事是新闻工作者的时代重任。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求记者能写、会拍,不断学习新的拍摄技术,运用新的设备器材,了解不同设备的性能、适合拍摄什么样的画面。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用心、用情、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让广大群众能懂、入心的有特色、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佳品。好记者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感动人、吸引人,既得益于选题和内容,也离不开写作、编辑、摄影摄像等新闻表达功底。

    “四力”是层层递进、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融合矩阵的作用,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和见证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不负韶华,奋发有为。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喜爱的方式呈现事实,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诉诸笔端、镜头,创作出题材丰富、形式灵活、内容祥实、语言质朴的好作品,讲好故事,做大做强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