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养与党化教育

    黄萃

    【摘 要】民国时期,国民党成为执政党后,一直在教育领域加强党义宣传,培养符合政党统治需要的新闻人才。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作为国民党培养新闻人才的最高学府,由蒋介石钦点留学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马星野创办。马星野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课程为蓝本,从课程设置、专业训练和专业实习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与此同时,引进国民党意识形态课程,旨在将学生培养成职业性与政治性兼具的新闻人才。

    【关键词】中央政治学校;国民党;新闻教育;党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130-03

    1918年,北京大學设立的新闻学研究会拉开了我国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帷幕,此后,复旦大学、沪江大学、燕京大学、民国大学等私立大学纷纷设立新闻系。作为国立大学的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于1935年正式设立新闻系,由马星野负责创办,为国民党培养新闻人才,是民国时期我国新闻学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代新闻学的拓荒者黄天鹏称赞道:“政校的严格政治教育(党报)、复旦的自由研究风气(民报)、燕大的美式教学(英文报),各有千秋,这几个大学的新闻系学生,在新闻界已形成几股新的力量,为发展新闻事业的生力军。”[1]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教育有着鲜明的政党属性和职业特色,这与新闻系的创办初衷和人才培养体系有着密切关系。

    一、新闻人才培养宗旨的确定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其必然以各种方式推进意识形态的建构。依据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的观点,学校和教育领域是资产阶级潜移默化推广其意识形态的第一国家机器。国民党自成为执政党后,一直在教育领域加强党义宣传,培养符合政党统治需要的新闻人才。

    (一)国民党早期新闻人才培养历程。在执政的早期,国民党通过开设新闻学课程、讲座、培训班等方式为政党培训宣传人才。1924年,由国民党创办的国立广东大学在法科学院开设新闻学选修科,在文学院聘请法国学者穆南开展新闻学讲座。1926年,国民党在北伐军所到之地成立党部宣传讲习所,训练一批能够从事宣传工作,引导社会群众的青年。为更好培养党务人才,国民党开办党务训练所,1928年在党务训练所开设《新闻学概要》课程,虽然授课时间仅有16小时,但足以表明国民党对培养政党宣传人才的重视。

    这些短期的训练虽然能拓展宣传工作者的视野,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宣传技能,于是,国民党内部基本意识到成立正规新闻教育机构,进行系统新闻教育的重要性。从1929年在国民党全国宣传会议上,代表郑彦棻建议国民党中央成立“党立新闻记者人才养成所”开始,国民党内部多次提出设立新闻学系,培养职业新闻人的建议,直到1934年4月28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致函国民政府行政院与中央政治学校,决议在中央政治学校增设新闻学院。

    (二)新闻系人才培养宗旨。国民党之所以选择中央政治学校培养职业新闻人,而非名气更大的中央大学,笔者认为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中央政治学校的党校性质,适合为国民党和政府培养新闻人才,中央政治学校“为本党特设,负实现革命的政治建设之责”及“其他大学,是训练了人才,等国家来用,本校是国家预先指定了政治建设这项任务,等学生训练好了去担任。”[2]由此可见,中央政治学校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便于培养具有政党意识的新闻人才。第二,中央政治学校早已做好开办新闻教育的准备。早在1931年,中央政治学校与《党军日报》决议派马星野与刘觉民前往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新闻学。1934年马星野学成归国后,在蒋介石的支持下进入中央政治学校担任新闻学专任讲师,后负责新闻系的创办工作。

    诚如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宣称的“以严格的训练,造就新闻人材,以提高中国新闻人材之知识的,道德的,技能的标准,以建设健全的,进步的,适合党国需要之中国新闻事业。”[3]新闻系成立之后,在培养计划上,注重学生基础社会科学知识的培养,文字表现能力的锻炼,新闻职业知识、道德和技能的获得与养成,实际经验的获得和新闻职业家生活习惯的养成,融汇中外知识、党内外知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系统讲授与专业讲座互补,知识讲授与专业实践并重,形成一套颇具现代教育特色的培养体系。

    二、设置政党思想、人文素养和职业技能并重的课程体系

    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成立之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开设何种课程。受美国密苏里新闻教育思想影响的马星野认为“除德性与体格两项外,最重要者是培植其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及敏捷清晰的发表能力。职业的知能,即关于作报知识与技能,知能与前二者并重。”[4]马星野的新闻教育主张在新闻系的课程设置上有鲜明体现。

    (一)课程类别和学分比重

    按照马星野的设计,新闻系课程分为三类,即新闻职业类课程、语言文字类课程和基础社会科学类课程,其中,基础社会科学类课程又分为政治类、经济类、社会类、史地类。从学分比重来看,“60个学分(二年级到四年级)之中,有32个属于一般社会科学类,有16个属于新闻学类,有12个属于语言文字类。”[4]即1/2的社会科学课,1/4的文字语言课,1/4的新闻职业课。

    这一课程类别和学分比重设置情况与密苏里新闻学院课程设置理念极为相似。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基本为“第一类是文化的、通识的学术课程;第二类是辅助于新闻工作的、带有特殊教学作用的课程,比如历史、经济、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第三类是涉及新闻专门技能的课程,既包括新闻的历史、伦理、基本原理的教育,也有针对新闻工作的具体操作训练。”[5]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课程模式注重学生宽厚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符合新闻职业的发展需要,也契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需要新闻记者用敏锐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文笔进行新闻报道和政治宣传。

    (二)各学年课程安排

    根据新闻系组织的期末考试情况,1936年新闻系的课程安排为:第一学年以语言文字类和基础社会科学类课程为主,如党义、国文、英文、俄文、法文、政治学、经济学、算学以及中西方历史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宽厚人文社科基础。第二学年以基础社会科学类课程和新闻职业类课程为主,社会科学类课程有社会学、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哲学、比较政府、法律学、社会问题等;新闻职业类课程有新闻学、新闻学概论等,“着重于时事的讨论,读报习惯的养成,了解力及思维力的锻炼,新闻写作的练习,对新闻事业的基础知识的获得”[6],使学生具有极强的政治敏锐度和职业素养。第三和第四学年以新闻职业类课程为主,如报业行政、社论、采访与编辑、速记、新闻事业史、专题研究等,课程兼顾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培养学生全面的新闻职业技能。在四年的课程中,党义在第一学年开设,以后三个学年均有中国政治、外交和社会问题方面的课程,可见新闻系极其重视政治思想、政党理论的传授,意图培养具有政党忠贞性的新闻宣传人才。

    总之,新闻系的课程设置突出职业特色,注重与新闻职业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传授,有明确的政党色彩。1935年,马星野接受《中央日报》采访时表示:“新闻学系之课程,仅能占全部功课之四分之一。因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有各门学科之智识,专攻新闻学者,仍不能为一健全新闻记者。”[7]1939年,马星野在美国新闻学期刊《Journalism Quarterly》发文称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引进更多政治课程,包括国民党政策、民意和宣传、报纸法规、国际新闻和时事”。[8]国民党政策等意识形态课程进入新闻系课堂,符合中央政治学校的身份和当时国民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党义课程、三民主义教程教育的规定。

    三、丰富的校内活动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为配合课程设置,提高知识的转化率,新闻系通过开设讲座、创办研究团体、购置各类书报等活动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一)邀请政界、业界人士开設讲座

    为促进学生关注实际问题,提高研究兴趣,新闻系积极邀请一批国民党政界人士、新闻媒体人等来校讲学。政界人士有中央宣传部新闻管理处处长彭革陈、外交部顾问徐淑华、中央设计委员会委员许孝炎、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潘公展等,这些政界人士从政治角度宣讲国民党政治理论,如《本党的宣传与新闻政策》《所谓何梅协议》《国际宣传》《战时我国新闻事业》《本党宣传政策》等。新闻媒体人有《申报》编辑俞颂华与王纪元、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香港《星岛日报》驻渝特派员王研石、《中央日报》副社长詹文浒、著名作家和编辑张恨水等,这些新闻媒体人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讲授新闻职业素养和技能,如《新闻事业问题》《中国通讯事业》《在渝采访之经验》《孤岛沦陷后新闻界之奋斗》等。

    (二)成立新闻研究会

    新闻研究会是当时中央政治学校学生研究会中组织最大、成绩较好的一个,新闻学系、新闻专修班和新闻专修科的学生均是新闻研究会的会员。“该会目的不但在增进新闻学识上之修养,且进而谋德育体育之平均发展,并与国内外新闻学术机关报界取得联络。”[9]新闻研究会的经常性工作是收集资料、集体研究、发行书报等,如编辑《新闻学季刊》,该刊物是当时为数不多的新闻学术刊物。为联络校内外会员的感情,新闻研究会又编有《会务通讯》月刊。学生通过新闻研究会不仅能够接触最新的学术思想,还训练了书报的编辑发行技能和交际沟通能力。

    (三)购置中外各种书报

    为使学生对新闻事业有深刻认识,对国际大事有相当见解,新闻系特购置中外各种书报,其中1939年购买中外报纸一百二十余种,杂志七十余种,包含伦敦《泰晤士报》《每日民声报》、巴黎《时报》、东京《日报时报》《日本观察报》、旧金山《少年中国晨报》、新加坡《新国民日报》;巴黎图画刊《Dillustration》、纽约《时报周刊》、芝加哥《记者月刊》、东京《外太平洋杂志》等。1939年10月9日-10日,新闻系举办世界报纸展览,展览报纸千余种,陕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新中华报》亦在展览之列。

    四、多样化的专业实习机会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新闻系从创建之初就极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计划、系统地安排各种课外专业实习。据一篇介绍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文章记载:“照预定计划,拟于明后年建立一规模极大,机器最新的报馆,附办期刊半月刊等数种,在未建就之前,该系切实与各报馆联络,为之写作社论,译著专稿。(有酬本人自得)并定每二年至国外——大致为日本考察报业一次,假期则赴平津沪杭等中心考察报业。”[10]

    (一)由学生负责出版各种报刊

    新闻系于1935年12月1日正式出版《中外月刊》,刊内分编辑与经理两部,编辑部由马星野以发行人兼总编辑身份管理,下设国内与国外两部门,由大三学生曾圣芬与储玉坤分别负责,经理部由大三学生朱沛人负责。《中外月刊》既是新闻系学生报刊编辑实践平台,又是学生了解每月中外大事、新闻学术与报界实际状况的窗口。

    1938年,中央政治学校迁址湖南芷江,接办了芷江当地的《民报》,将其作为学生实习之用,直到学校迁址重庆后,才将其移交芷江县党部。迁址重庆后,新闻系与新闻研究会相继出版了《每日快报》《小温泉》《报学季刊》《新闻战线》《南泉新闻》《重庆新闻》等刊物,成立了南泉通讯社,并着手编写“供新闻从业员随时参考之时”的手册,如《宣传手册》《新闻事业法令汇编》等。

    (二)组织学生赴新闻机构和宣传部门参观、实习

    在利用自办刊物进行实习的同时,新闻系学生每学期赴新闻机构与政府宣传部门参观、实习。如赴中央日报社进行茶话,与社长程沧波,编辑部主任刘光炎,营业部主任袁业裕,编辑储安平、陈凤兮、陈先泽等交流;赴交通部电报局、中央通讯社及中央广播电台等处参加无线电事业。1937年新闻系大四学生,先赴上海《申报》《新闻报》《时事新报》等报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然后赴中央宣传部实习。

    总之,新闻系将学生的实习分为平时实习与修业期满后实习两种。平时实习,又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注重新闻写作、编辑等实务训练,课外注重实际的出版工作,学生在校内可担任各刊物的编辑、经营等工作,新闻系更与校外各新闻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此外,寒暑假期间,学生分别在指定区域内旅行,撰写旅行通讯。多样化的实习机会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经新闻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发展中国新闻事业、宣传国民党政策的重要成员,如“第三届毕业生黄印文为中央社记者,林家琦曾任台北《中央日报》总编辑。第四届毕业生多数在台湾新闻界、外交界工作。”[11]

    五、结语

    因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的创办者马星野曾赴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新闻学,故新闻系引进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从课程设置、新闻讲座、研究团体和课外实践等方面着手,既培养有宽厚基础、专门技能的职业新闻人,又为国民党培养有政治理念的新闻人。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以职业性为目标,又兼具党办教育的政治性,办学特色颇具典型性,与复旦大学新闻系、燕京大学新闻系齐名。

    虽然,马星野倡导建设“三民主义的新闻事业”,称其目标“是为着全社会中每个份子(国民),同全社会的整个生命(民族)服务。”[12]他更将自己的新闻理念加入到新闻系系歌中“新闻记者责任重,立德立言更立功,唤起人心正义火,高鸣世界自由钟。”但是,中央政治学校的政党背景和新闻系创办之初衷使得“党义”成为新闻教育的重要环节,新闻教育的“政治化”“政党化”是必然结果,故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未能真正做到“高鸣世界自由钟”。

    参考文献:

    [1]秦孝儀.革命人物志(第二十三集)[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69,114.

    [2]新生应有之认识[M].中央政治学校新生入学训练集,1938,1.

    [3]本校新闻学系概要[J].中央政治学校校刊,1935,(98):2.

    [4]马星野.新闻记者之训练问题[J].新民族,1938,(19):5.

    [5]杨唯汀.沃尔特·威廉的新闻理念与“密苏里模式”的确立[J].新闻爱好者,2019,(6):64.

    [6]任白涛.综合新闻学[M].上海:上海书店,1989,51.

    [7]中央政校下学期添设新闻学系计划[N].中央日报,1935-1-21(8).

    [8]张咏,李金铨.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A].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04.

    [9]新闻系正式成立[J].中央政治学校校刊,1935,(97):3.

    [10]盛礼约.介绍新设的新闻系[J].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刊,1936,(128):22.

    [11]葛思恩.记早期的政治大学新闻系[J].新闻与传播研究,1989,(1):172.

    [12]马星野.三民主义的新闻事业建设[J].青年中国季刊,1939,(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