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宝贝仓库”

    姜娜

    

    

    

    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是丰富幼儿游戏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也是激发幼儿游戏动机和构思,引发幼儿游戏创想和行动的载体。为此,我们对幼儿园自主游戏材料库的创设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我们坚持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亲历创设的过程中开启与这一被孩子们视为“宝贝仓库”的多维互动,并借此促进了幼儿自我表达、自由创造、自主管理能力的发展。

    一、基于儿童视角的“宝贝仓库”的创设

    在“宝贝仓库”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基于儿童视角捕捉幼儿兴趣、追随幼儿需要、支持幼儿参与,让“宝贝仓库”体现幼儿的创想、投射幼儿的情感,散发幼儿特有的浪漫和诗意。

    1.形态各异的“宝贝仓库”

    我们根据自主游戏的场地设置、材料配置等不同情况,打破货架式、雨棚式惯常设计,利用梯子、Pvc管、大纸筒等以及小木屋、风车房、小火车、透明暖房等造型富有童趣的设施,因地制宜地创建形态各异的“宝贝仓库”(见图1~5),并让幼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如在小木屋上自由涂鸦、为小火车绕上好看的彩绳……幼儿的创造让每个“宝贝仓库”都别具风采,充满童趣,吸引幼儿驻足、探寻。

    2.名字诗意的“宝贝仓库”

    为了促使幼儿与“宝贝仓库”建立起密切的情感联系,我们组织开展了“我的宝贝仓库我取名”的活动。我们在幼儿园门厅张贴了大型的征集海报,发动幼儿为自己喜爱的“宝贝仓库”取名,让幼儿学习用绘画、符号、文字等多元形式表征库名,并组织幼儿投票评选出最被大家喜欢的名字。

    最后,幼儿将用梯子竖立搭建的高楼状的“宝贝仓库”取名为“爬爬宝贝仓库”,将操场上小火车状的“宝贝仓库”取名为“卡卡宝贝仓库”,将楼梯口用Pvc管搭建的球类“宝贝仓库”取名为“弯弯宝贝仓库”,将山坡上的风车房“宝贝仓库”取名为“转转宝贝仓库”,将花丛中的小木屋取名为“朵朵宝贝仓库”……幼儿的奇思妙想让“宝贝仓库”绽放出异样的生命活力,也让幼儿真正成了“宝贝仓库”的主人。

    二、具有游戏体验性的材料收集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我们“宝贝仓库”的材料收集也具有游戏体验性,这不仅让材料收集更富有乐趣,也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

    1.收集小贴士

    材料的收集让幼儿与“宝贝仓库”有了更频繁的互动。我们建立、完善材料收集规则,实施“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我们做好日常收集工作,通过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家园栏、家长群等平台向幼儿、家长发放材料收集倡议书,宣传材料收集的价值,发动幼儿、家长全员参与。另一方面,我们开展专项收集活动,在幼儿入园的必经之处创设醒目的“收集小贴士”专栏,教师和幼儿根据自主游戏的开展情况和所需材料,在这些“收集小贴士”中发贴,发动全园幼儿、家长协同收集。有相关材料的幼儿、家长可以回贴,并将材料交到相关班级,由教师和专管材料收集的值日生投放到相应的“宝贝仓库”中。

    例如在“卡卡工地”游戏中,幼儿生成了挖建“城市地下管道”的主题,但相关的游戏材料特别缺乏。教师和幼儿交流商量后在“收集小贴士”专栏发贴收集各种管子、瓶罐、棒子(见图6)。在短短的几天里,幼儿、家长纷纷回贴,“卡卡宝贝仓库”马上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管子、瓶罐、棒子,软的硬的、粗的细的、长的短的、大的小的,不一而足,好玩的“城市地下管道”游戏就此拉开了序幕。

    2.收集储蓄卡

    我们以“银行储蓄”的方式引导幼儿开展材料收集,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生活习惯。幼儿园设立“材料收集银行”,由园长兼任“总行行长”,各班设立“分行”。每位幼儿都是“储户”,并拥有一张“安安收集小达人储蓄卡”(见图7)。每天,各班教师及值日生都会按照幼儿收集材料的种类、数量发放相应的“安安币”作为奖励,每日的最高奖额一般不超过3个“安安币”。幼儿对自己所获的每一个“安安币”都特别珍视,将换得的“安安币”整整齐齐地贴存到自己的“储蓄卡”中。“这周你又存了多少?”“我们班里谁是大富翁?”“我要再去收集一些东西来换‘安安币。”……这些话题常常在幼儿的日常谈论中听到。他们也会经常点数自己的“安安币”,并相互比较币值的多少。一张小小的“储蓄卡”牵动着所有幼儿的心,激励幼儿争当“收集小达人”,让收集成了一种风尚和习惯。

    3.收集换礼物

    我们在创设“材料收集银行”的基础上配套建立奖励机制,开展“安安币”换礼物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幼儿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例如,在中班“一粒种子”项目活动中,幼儿既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采摘种子,也用“安安币”向幼儿园换取不同的种子。又如,在“元旦跳蚤市场”节日活动中,幼儿以“安安币”换取入场券拉开活动序幕,凸显活动的绿色环保主题。再如,每学期末,幼儿可以用自己積攒的“安安币”向幼儿园兑换各种相应的小礼物。“我有10个安安币,可以换一根跳绳”“我有15个安安币,可以换一本绘本”“我有20个安安币,想换一个彩球”……此时,材料收集已经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一场快乐游戏。

    三、凸显幼儿自主性的“宝贝仓库”管理

    随着游戏的深入开展,“宝贝仓库”中材料的投放、取用日益频繁。此时,仓库管理工作日益重要。我们将仓库管理权交还给幼儿,以发挥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我们将数理认知、前书写等多元学习内容有机整合到“宝贝仓库”的管理中,让幼儿体验自主管理的成就感、满足感。

    1.管理公约

    我们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了以包干管理为主要方式的“宝贝仓库”管理办法。每班认领2~3个“宝贝仓库”,并设立专管值日生轮流管理。各班教师和幼儿通过讨论制订了管理公约,明确专管值日生每天要做好“宝贝仓库管理3件事”:一是每日早晨清点班上幼儿收集的材料并发放相应的“安安币”;二是每天午餐后将当日收集的材料投放到适宜的“宝贝仓库”;三是每次游戏后整理好“宝贝仓库”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做好补充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幼儿共同合作,将“宝贝仓库管理3件事”做成图文并茂的管理公约,张贴在醒目位置,提醒专管值日生对照执行(见图8)。此外,各班幼儿还制订了游戏中如何取用、归放、整理材料的规则,让每位幼儿在游戏结束后都参与到材料的归放、整理活动中来,促进幼儿自律能力的提高。

    2.图标配对

    在“宝贝仓库”的管理工作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了多种图标,并用图标配对方式实现了材料的定位,大大方便了游戏后材料的归放和整理工作。我们在图标配对中巧妙地渗透了图形、点数、序数、按规律排序、10以内的加减、空间方位等数学学习内容,充分挖掘了自主管理的学习。例如,大三班包干的“爬爬宝贝仓库”图标配对中融入了空间方位和序数等学习内容,幼儿凭借材料筐上的“房间号”找到材料架的“第几幢第几层”,从而为材料准确找到存放位置(见图9)。又如,大一班包干的“奇奇寶贝仓库”是让幼儿通过寻找模式规律来实现图标配对的,只有当材料筐上的排列图形和材料架上的排列规律图标相匹配,才能找到材料存放位置。再如,中二班包干的“豆豆宝贝仓库”则让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干扰进行正确点数,只有当材料筐上的点子数和材料架上的数字相吻合时,才算归放到位。当然,不仅是包干班级的幼儿能获得这种学习机会,每一位幼儿在取用、归放材料时同样能获得这种学习机会。

    四、问题驱动下的材料使用

    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捕捉问题、研究问题,并抓住解决问题的契机,让幼儿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引发幼儿与“宝贝仓库”的积极互动,推进游戏的深入开展。

    1.情境“留白”

    在自主游戏中,游戏情境的创设并不是由教师包办完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游戏空间、游戏主题、游戏材料、游戏玩法等都可以由幼儿自己来创生。游戏情境中的“留白”可为幼儿创设更多自主规划、自由创造的可能,也让幼儿面临更大的挑战,幼儿可运用“宝贝仓库”中的各种材料去解决各种问题。例如,在“哈哈野营”游戏中,我们没有为幼儿提供现成的帐篷,而是要求幼儿自行搭建。于是,孩子们从“宝贝仓库”找来木棍、麻绳、布块,将三根木棍交叉立在地上,并在顶部用麻绳绑扎。可是麻绳不容易扎紧,稍有碰撞,木棍就东倒西歪,帐篷也随即倒塌。经过反复尝试,幼儿发现了问题所在,意识到要想出更好的办法去固定木棍。他们集思广益,先是从“宝贝仓库”里找来大号的夹子来固定木棍的顶端,可帐篷还是摇晃。接着,他们又从“宝贝仓库”里找来几个大矿泉水桶,将三根交叉的木棍分别插入桶内,可是木棍较长,水桶较轻,重心明显不稳,帐篷还是容易倒塌。正当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有孩子提议可以往水桶里装入重的东西。于是他们分头从“宝贝仓库”找来小石块、小弹珠等材料,还从沙池中舀来沙子,反复尝试。最后,孩子们将沙子灌入水桶中,再把木棍插进沙子里,帐篷终于稳稳地立住了(见图10~12)。

    2.“私人订制”

    我们在自主游戏的多个场馆中推出了“私人订制”服务,这就向幼儿提出了挑战。幼儿不能仅仅使用现成的游戏材料,而是要追随“顾客”的个性化需要,利用“宝贝仓库”里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材料的使用更加多元。例如,在“亮亮服装店”游戏中,一位“顾客”想要订制一件心仪的“服装”,于是就在“私人订制单”上画上了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颜色、尺寸、图案等,“设计师”根据“顾客”的订制要求,迅速到各个“宝贝仓库”中寻找合适的制作材料,将一次性的大垃圾袋剪出两个洞,然后用彩色的布卷成筒状做衣服的袖子,再按照“顾客”要求从“宝贝仓库”找来纽扣、泡沫粒、彩纸等,将衣服按照订制要求加以装饰,并不断与“顾客”沟通商量作出调整,直至“顾客”满意为止(见图13、图14)。

    3.“游戏分享”

    每次自主游戏结束后,我们都会留出“游戏分享”时刻,让幼儿交流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以及经验和感受。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指向游戏材料的使用。教师会捕捉、抓拍幼儿使用材料过程中的相关照片加以播放展示,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幼儿的共同思考,激发幼儿进一步利用材料开展相关游戏的愿望,体验创造的快乐。“你用了什么材料?”“为什么要用它?”“你用它做了什么?”……幼儿围绕游戏材料的使用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游戏体验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例如,在“游戏分享”时刻,教师展示了一位男孩在“泡泡彩球坊”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气球章鱼”的几张照片。大家看到,章鱼的头是一个大大的气球,绸带、布条、毛绒棒成了它长长的触手,章鱼的身上还有各种精美的装饰。教师围绕这几张照片开展了“游戏分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入围着这个材料在观赏?”“这个气球章鱼好玩在哪里?”“它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是哪里来的?”……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泡泡彩球坊”总是门庭若市,材料的创意使用让“泡泡彩球坊”充满了魅力(见图15~17)。

    小小的“宝贝仓库”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挖掘了自主游戏更丰富的内涵与价值,让幼儿玩出了更多的快乐、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