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赋能: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培养路径

    陈宇燕

    

    

    〔摘要〕班级心理委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容小觑的独有价值,但往往因胜任力的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功效。教师可在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领下,将“知识赋能”“能力赋能”“个人特质赋能”三个渐进式模型设计成“三阶课程”,以此激发班级心理委员对心理学知识的探究欲,提高实用心理技能的掌握度,完善自我人格特质,从而实现为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赋能的目标。

    〔关键词〕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赋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6-0061-03

    一、引言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链接本地教育资源,组建一个从学生到学校的快速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反应通道是各个学校高度关注的重难点问题。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心理危机干预快速反应通道中的“最前哨”,他们深入班级腹地,与同学朝夕相处,且具备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人际圈彼此交织等天然优势,在预防和干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独特价值。

    现实层面,班级心理委员“危机干预最前哨”的价值却很难真正实现。我在扎根基层的调研中发现,班级心理委员在访谈中普遍反映工作开展中困难重重,如缺乏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无法灵敏地识别心理危机信号、没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无法尽快博得同学的信任感等。这与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胜任力直接相关。

    二、原因分析

    我在调研后,对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对可能原因作出如下研判。

    (一)知识层面:缺乏“草根化”心理学知识

    班级心理委员大多心理学知识匮乏甚至空白,无法助推其游刃有余地开展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如何让高深莫测的心理学知识能巧妙落地,让学生们洞察到心理学也有“亲切”“草根”的一面,从而滋生学习兴趣,进而自动自发地汲取心理学知识?这就需要各学校将“草根化”心理学知识普及纳入心理委员培训体系。

    (二)能力层面:缺乏“实用化”硬核技能训练

    目前,各校的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大都采取“一站式”培训,即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委员培训,且杂糅了心理学理论知识、心理委员职责、心理危机识别、学年工作部署等各项内容[1]。在这样的培训框架下,“实用化”硬核技能往往被忽视,但事实上朋辈心理辅导技术、团体辅导技术等核心技能恰恰在工作实践中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如能改善“实用化”硬核技能训练缺位的现状,将对心理委员的胜任力提升大有裨益。

    (三)个人特质层面:缺乏“正向化”心理团辅引领

    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胜任力与某些人格特质存在正相关,诸如“情绪稳定”“共情力强”“大局观”“进取心”“人际关系能力强”“自信”等。主流心理学认为人格特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形成的,青少年可塑性强,通过有目的有规划的培训可以提升他们的优质品性[2]。目前,各大中小学鲜少开展“正向赋能”取向的心理团体辅导,班级心理委员缺乏自我成长团体辅导给予的心理滋养与人格历练,这也可能是造成心理委员工作胜任力欠佳的原因之一。

    三、对策

    我基于十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在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将“知识赋能”“能力赋能”“个人特质赋能”三个渐进式模型设计成三阶课程,通过全景扫描式学习、纵深聚焦式学习、三人精微式训练、资源取向式训练、正向赋能式团辅等多元途径,激发班级心理委员对心理学知识的探究欲,提高他们对实用心理技能的掌握度及对自我人格特质的完善,从而达到为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赋能的培养目标。本范例具体实施路径如图1。

    (一)一阶:知识赋能

    1.全景扫描式学习

    全景扫描式学习可实现短时间内对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学知识的科普和扫盲的目标。在具体操作层面,可设计“心理委员必读入门级书单”“心理委员必看教科书级电影”“心理委员必体验经典心理测试”“心理委员必关注权威心理网站” “心理委员必关注专业公众号”等媒介或平台,让班级心理委员们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实现随时、随地学习,在潜移默化、兼容并蓄中慢慢储备心理学底层素养。

    2.纵深聚焦式学习

    全景扫描式学习为班级心理委员打开了一片心理学的广阔天地,学生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领略各派心理学知识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开拓眼界、增长见识,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眼花缭乱、莫衷一是的状况。因而,在全景扫描式学习的基础上,有必要设计纵深聚焦式的学习样态作为整个赋能成长训练的核心环节。本范例拟重点聚焦在心理学流派、个别辅导技术、团体辅导技术、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心理危机的报告与识别等几方面知识的纵深探究上,具体课程方案如表1所示。

    (二)二阶:能力赋能

    1.三人精微式朋辈辅导能力训练

    三人精微式朋辈训练主要通过对咨询技巧的“动作分解”及精准定位,辅以录影反馈、同伴反馈等及时反馈机制,使心理委员在短时间内习得某项咨询技术。精微训练的具体练习项目可参照朋辈辅导员沟通技巧,如针对积极关注、倾听、共情、具体化、尊重、自我暴露等谈话技巧,通过“初模拟—觉察—督导一再模拟”的工作流程开展培训[3]。

    初模拟。 自由分组,形成三人精微训练小组,分别模拟来访者、助人者和观察员三个角色,针对某一单项沟通技巧进行专项练习,观察者做好记录。

    觉察。成员分享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感受,反思模拟的具体技巧是否得当,观察者提供自己的客观观察,协助呈现演练中的优点与不足。

    督导。指导教师对模拟过程中的技巧运用给予评价,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再模拟。在反思和总结评价的基础上再次模拟练习。

    2.资源取向式班级心理工作能力训练

    班级心理委员除了要开展朋辈辅导以外,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如在班级开展心理知识宣传、融入心理元素的班会课设计和组织、班级户外减压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因此,在整个班级心理委员培训体系中,资源取向的班级心理工作能力的訓练必不可少。该训练模式的操作流程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逐级推进,分别为“策划”、“体验”和“探讨”。

    策划。针对某一主题,如学习压力调适、青春期异性交往、情绪自我调适、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提高学习效能等,求助于网络、书籍、老师、同伴等,设计一节有心理元素的班会课。

    体验。心理委员按照年级分组,每组为10人左右,轮流开展活动体验。方案设计者带领其他成员体验这节心理班会课,体验者反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设计者据此进行方案调整。

    探讨。指导教师带领大家一起呈现一些共性的困难,以资源取向型的思路帮助大家找到解决问题的资源。

    (三)三阶:个人特质赋能

    培训进入第三阶段,设计了与心理委员胜任力相关的人格特质的心理团辅课程。该课程的辅导主题包括“很高兴认识你”“我是谁”“其实我很棒”“做情绪的主人”“聊聊共情”“正念解壓”“我的未来我做主”七个模块,每周举行1次,每次1.5小时。详见表2。“正向赋能”取向的心理团体辅导,能帮助班级心理委员实现心理滋养与人格历练,进而提升其工作胜任力[4]。

    四、结语

    “三阶赋能”是一个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人格特质的螺旋式上升培养模型,该培养模型能较好地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效能感。在对班主任和班级学生的随访中发现,他们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有较高的满意度和更多正向期待。如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委员培养体系,还可在某些环节打“组合拳”,例如科学选拔班级心理委员、构建心理委员多元工作平台、建立心理委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等。在相对完备的培养模式下,中小学班级心理委员定能可持续地发挥“半专业心理工作者”的价值,助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晓芳.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教育与职业,2008(32):165-166.

    [2]傅莉.关于大学生“心理委员模式”心理互助机制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0(3):27-28.

    [3]曹玮,张振良.高校辅导员共情能力现状研究及对策思考[J].都市家教,2013(10):24-25.

    [4]韦志兆 .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中的运用[J]. 教育与职业 ,2010(8):71-73.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嘉兴,314001)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