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探究

摘要:喷施农药作为防治农业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农药作为有毒化学制剂,也常常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其对人类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农药污染;环境保护;现状;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3-0075-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3.04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pesticides are the main means and methods to control agricultural diseases, insect pests and weeds. They increase the outpu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increas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a toxic chemical agent, pesticides also cause a certain degree of pollution to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e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minimize the pollution of pesticides,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life.
Key words: Pesticide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us quo; Protective measures
1 我国农药污染现状及危害
1.1 我国农药污染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的生产量和使用量较多,尤其是南方的水稻产区,农药使用量明显高于以小麦、玉米生产为主的北方地区。其他大剂量农药使用集中在水果、蔬菜等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近年来,由于农民科学用药知识欠缺,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很多地区农药的使用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对害虫的天敌昆虫和其他有益昆虫也形成了杀伤,自然灭虫能力的减弱导致失去了另一种杀虫的方式,农药用量不得不持续增加,造成了农药使用的恶性循环,也使农药污染问题日益加重。同时,连续的农药追加和使用的日积月累也造成了农药的过量残留,农药污染面积不断扩大,环境遭到破坏,并时有发生人类和牲畜农药中毒事件。
1.2 农药污染的危害
(1)农药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化学制剂农药主要有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种类,其中,杀虫剂不属于专门针对某种病虫草害的特效农药制剂,即不仅仅针对一种害虫,而是对其他生物也具有相当的毒性。可以说,在三种化学农药中,杀虫剂污染和危害最为严重。每年世界范围内都有大量因杀虫剂中毒的生物,人类也难以幸免。其次,一些农药具有长期毒效,即急性毒性较低,但潜伏危害严重,使一些生物慢性中毒,最终导致致癌或发生畸形。严重者可以引起生物体内细胞产生基因突变,改变遗传细胞机制。对于人体来说,农药往往通过皮肤、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伤害,尤其是有机磷农药,具有皮肤渗透性,可以通过接触进入人体。我国作为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在生产、运输、使用各个环节接触农药的人员数量巨大,加之使用农药缺乏必备的防护措施,甚至不能按照说明科学用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农药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务必引起重视。(2)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农药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包括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污染几个方面。其中,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药生产厂家排放的废气、农药喷洒过程中的空气扩散以及农药残留的挥发等。如在农药使用高峰季节,田间和周围区域会弥漫农药刺鼻的味道,也会出现一些非害虫的昆虫死亡现象。若加之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则农药对大气的污染能够持续很长时间,并会随空气流动至较远地带,污染更大面积的地区和空气。第二,农药对水域的污染主要包括生产厂家排放的生产废水、水面直接的农药喷洒、田间喷洒的农药随雨水向河流的迁移、施药用具的水中清洗等。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因此,水域污染容易随污染面的扩大而增加污染面积,同时,还会随着逐渐的渗透污染到地下水,造成毒性降解困难,危害生物和人类健康。第三,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主要包括直接施药于土壤的污染,如除草剂的使用、拌种剂和防治地下害虫的各种农药、直接喷洒农作物表面的农药等。农药的污染能够使土壤的物理性状发生改变,土壤结构出现变化,土壤养分丢失,出现酸化现象或重金属中毒现象,进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
2 防止农药污染保护环境的对策建议
2.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农药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厂家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强,导致在生产排污阶段和农药使用阶段造成污染现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环保部门应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开展农药正确使用和环境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普及农药科学施用知识,认识到农药污染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严重危害。
2.2 改进农药生产工艺
先进的生产工艺也是减少和防治农药污染的重要举措。农业技术部门和农药生产企业应联合加大低污染农药的研发力度,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废水,对于有毒农药生产的废水废气排放要事先经过排污环节,更新生产技術和设备,改进排污工艺。加大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和生产,植物源农药具有化学农药制剂不可达到的多种优点,如生物降解较快、成本低廉、病虫害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对靶向之外的生物如牲畜和人类毒性低等。
2.3 改变病虫草害防治方式
按照农业生产中病虫草害“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通过逐渐改变防治方式减少农药污染。通过农业知识培训、宣讲、宣传等方式引导农民种植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农作物品种,改进栽培作物的方式方法。在防治方面,鼓励利用病虫害的天敌、生物性农药进行防治,或利用灯光诱捕、糖浆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在选择化学农药制剂时,不可只贪图强药性、高毒性,而应该选择低毒、低残留且高效的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4 加强农药生产监管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农药生产的监管机构,完善农药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在对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及土壤等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规范科学的农药生产标准、环境监测标准以及详细的农药污染防治规程等制度性文件,使农药污染的防治工作能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对农药研制、生产、销售、使用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监管和有效管理。
2.5 做好农药污染防治预案
病虫草害的发生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可以说,自从人类开始进行有意识的农作物栽培,病虫草害便成为影响种植质量和最终产量的主要制约因素。化学农药的不科学使用,又使一些病虫草害具有了抗药性,导致药物有效周期短,需要在改进时加大有毒物质的成分,才能达到防治目的。农业技术部门和农药研发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吸取历史上害虫卷土重来的反面案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草地螟虫害十分猖狂,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在使用化学农药进行打击后消失;但是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虫害再度发生。这种病虫害反复出现的情况说明了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对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做好摸底,分析生产状况,总结生产规律和病虫草害发生规律,考察有效防治措施,做好农药使用后的污染防治预案。
2.6 提高农技人才队伍素质
高素质的农技人才队伍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年龄较大的人员,知识面窄,思想传统,不容易接受新的农业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理念与技术,造成滥用化学农药的现象频发,进而发生农药污染问题。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对现有农技人才进行培训,传播新的生物防治、绿色防治病虫草害的理念和知识,通过他们将科学的农业生产方法传播到乡间,改变农民的固化思想,教授农民学会新的生物、物理防治方法,掌握科学的农药选择、配比使用等操作,进而减少由于不科学使用造成的农药污染。
参考文献
[1]谭彩丽.我国农药污染的现状、对策和建议[J].新农村,2015,(2):5
[2]欧冬良. 我国农药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海口:海南大学,2015.
[3]杨红梅.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4]马婉莹. 我国农药管理法制的绿色化变迁[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7-12-25
作者簡介:陈玉荣(1986-),女,本科,综合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