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

    谭龙

    摘要: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结构形式也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的特点。为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转换层设置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转换层设置可向建筑上部结构传递荷载,实现上下层功能转换。但在不断增加上部结构荷载的同时,转换层结构尺寸也随之增大,这种情况下研究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技术意义重大。为此,本文结合具体工程案例,对建筑工程转换层的概况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工艺

    1转换层的概况

    建筑工程转换层一般可理解为由于平面使用功能存有差异,如办公用房、住宅、文化娱乐等,为实现建筑物各种功能,需在建筑物某楼层选取不同结构类型转换该楼层上下部结构,而该楼层就是结构转换层。转换层根据结构功能划分,可分为3大类,其一,转换上下层结构类型。目前该类型在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应用居多,该结构能够把上部剪力墙向下部框架结构转化,可达到内部自由空间扩大的目的。其二,改变上下层内部,如柱网、轴线等。也就是说该类型并没有转变上下结构形式,但利用该转换层可有效增加下层柱柱距,产生大柱网,且在外框筒下层使用,扩大入口。其三,结构形式、轴线布设一起转换。利用转换层将上部剪力墙结构向框架结构转化,且错开布设柱网轴线和上部楼层轴线,避免上下结构对齐。

    2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地上23层,地下2层,转换层设置到3楼,2335㎡为该层建筑总面积,1635.2m3为该层梁、板混凝土量,2.6m为最大梁高,0.4~1.5m为梁宽。按照钢筋混凝土比重每立方米2.5t分析,0.7t为每平方米用量。于支模架来讲,转换层梁、板混凝土荷载过大,安装模板、钢筋施工极为复杂,为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规范施工工艺。

    3建筑工程转换层施工工艺

    3.1模板施工

    按照建筑物控制点,选取垂直仪进行轴线测量,因3层以上属于住宅楼,需进行7个控制点设置。按照控制点将柱、梁位置准确放出,并按照设计梁高、集中荷载等因素进行立杆间距的确定。此时可通过下式计算模板支架立杆长度,如下:

    L=h+2a

    其中,模板支架立杆长度可由L表示;

    支架立杆步距可由h表示,取值0.5m;

    模板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可由a表示,取值3.5m。

    由此可見,1.8~2.5m梁高立杆纵距为0.5,其中200为平板混凝土厚度,0.9为立杆纵距。因具有较大梁集中荷载,因此可选取木枋作为垫木用于支模架扫脚杆位置,进一步增大受力面积,降低集中荷载。且选取对拉螺杆用于梁紧固件,并选取直径120mm硬圆木用于支撑梁下部,避免变形问题产生。除此之外,还需将适量附加扣件增设到梁下部立杆扣件位置,选取剪力撑稳固梁,因本工程选取框支柱施工,需向梁底伸入梁上部钢筋锚固长度,浇筑时,要求先进行柱后支梁模浇筑,其他柱、梁可一次性向梁高50%位置浇筑。

    3.2钢筋施工

    经岗前培训人员,需持证上岗,严禁未通过考核者操作设备。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相关规范规定,合理选取钢材。因转换层钢筋施工较为复杂,加工安装时,必须对附加筋、框支梁及支柱等锚固长度进行充分考虑,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规定施工全部框支柱、梁配筋结构,并根据抗震屋面框架梁要求施工其他非框支柱。

    绑扎钢筋时,要求选取机械连接法施工直径在28~32mm之间的梁钢筋,如直径在25mm以下,则可选取电渣压力焊施工。施工需上报试验检验报告,要求焊接前,必须对进场钢筋分批进行接头连接工艺检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1组以上设置各类规格钢筋接头试件;

    第二,做好抗拉强度试验,且在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以上控制其强度,选取钢筋实际横截面积计算钢筋实际抗拉强度。

    除做好工艺检验以外,还需进行外观现场检验,要求检查接头外观、闪光对焊接头质量。相比总数,梁柱构件接头抽检量可控制在15%左右,通常一个批次墙板构件接头量为300个,每批接头抽检量为6个,待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后,即可安放钢筋。要求先绑扎柱钢筋,随后绑扎梁钢筋及次梁钢筋。

    因梁高不同,且梁钢筋直径及集中荷载大,需采用直径25mm,长度约1m的钢筋作为梁底钢筋保护层,向梁底横向植入,在绑扎时这样才能避免梁钢筋变形,才能避免损坏梁钢筋,起到保护作用。因十字梁存于中部位置,在钢筋交叉位置量钢筋有60mm重叠,因此可设50mm为梁上部保护层厚度。

    3.3混凝土施工

    选取商品混凝土用于施工,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先进行非框支柱施工,利用塔吊垂直运输,选取输送泵施工其他柱、梁及剪力墙。按照施工要求,需在白天浇筑混凝土,因具有较大浇筑量,要求分段施工,如第一段需由柱向梁50%高浇筑,因同时浇筑、振捣梁、柱,可选取C45P12作为梁、柱混凝土,其中添加12%抗裂膨胀剂。第二段则由梁50%高向楼板混凝土浇筑,要求协调各方,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当梁在1m以上时,需预留水平施工缝。本工程转换梁高为1.8~2.6m之间,且为框支柱、框支梁,为此,必须进行水平施工缝留设。按照转换层梁混凝土施工现状,为大体积混凝土,因此应做好散热施工。要求将20mm薄皮钢管埋设到梁内进行散热处理,通过冷水循环功能在混凝土浇筑后实现散热作用,避免水化热出现裂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温度测量工作。

    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做好清理干净,确保无杂物。浇筑时,则需指派专人对模板各个部位进行观测,如出现位移变形问题,则需及时暂停施工,修整混凝土完成浇筑部位,选取插入式振捣棒施工,以梅花状布设插点,按照既定顺序施工,做到无遗漏、无死角。同时在振捣棒半径1.5倍范围内控制移动间距。因本工程具有极为密集的柱梁钢筋分布,应合理控制振捣时间,待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时,即可停止作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要求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在充分掌握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取相应施工技术,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衔接了上下层空间结构形式变化,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必要研究具体施工工艺,为工程建设提供积极理论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