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万亚峰

    统编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是一个学习活动单元,对应的是“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该单元从词语的积累、词义的理解入手,最后归结于词语的选择、锤炼与运用。现代作家的经典作品是语言运用的典范,所以教材建议师生选择经典作家的作品片段,体会作家是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合适的语言”,是怎样运用不同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的词语进行精准表达的。

    本文以两位经典作家为例,结合课内外文本,探究语言选择和运用的基本规律。

    一、何谓“最恰当、最合适”?——以汪曾祺小说语言为例

    教材指出,辨析词义是为了语言运用“最恰当、最合适”。最恰当要求准确,最合适要求最有表现力。笔者以汪曾祺的小说名篇为例,试作阐释。

    1.所谓“最恰当”,其实基于词语选用的准确

    汪曾祺非常重视语言的准确性。他的小说中,准确性往往体现在写景状物时,能够惟妙惟肖、神态毕现。

    【示例1】两个女儿,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里托出来的。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滴滴的,衣服格挣挣的。——这里的风俗,十五六岁的姑娘就都梳上头了。这两个丫头,这一头的好头发,通红的发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受戒》)

    外貌描写我们太熟悉了,但我们不得不佩服汪曾祺描写时词语的选择。“鸭蛋青”“棋子黑”,澄澈,醒目。“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看起来像是废话,实际是写两位姑娘利索、干净。这是方言土语的奇妙功效。“滑滴滴”“格挣挣”,ABB式对称的叠音词,也收到了整齐、爽利的表达功效。姑娘美丽、干净、利索、可爱,形象呼之欲出。后面的衬托描写就显得不在话下了。

    【示例2】这些鱼鹰歇在木架上,一个一个都好像很兴奋,不停地鼓嗉子,扇翅膀,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管鹰的把篱子一摆,二十只鱼鹰扑通一齐钻进水里,不大一会接二连三的上来了。嘴里都叼着一条一尺多长的鱼,鱼不停地搏动。没有一只落空。有时两只鱼鹰合抬着一条大鱼。喝!这条大鳜鱼!烧出以后,哪里去找这样大的鱼盘来盛它呢?(《故乡人》)

    这里的文字几乎都是照实写去,却那么生气勃勃,情趣盎然。“搏动”“合抬着”等词十分传神。更有“喝!这条大鳜鱼!”仿佛不经意的一声赞叹,却极具感人之力。——其实这段文字最好的是最后一句。而最后一句的“这样大的鱼盘”本是一个毫无特色的词语,却有着逼人的活力和趣味,为什么?非关形象生动、逼真传神,而是暴露了作者的童心童趣。作者已经想到了怎么烹调它,甚至想到了烹调好了用什么来盛它,这些孩子气的想法,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一定会拨动聪明的、有趣味的读者的心弦。

    2.所谓“最合适”,其实基于词语的表现力

    文学语言应是一种半透明的符号,其深层的意味往往就在不确定的含蓄与朦胧之中。

    【示例3】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穗。紫红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受戒》)

    讀这种文字,让人觉得活着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们来看看汪曾祺的用词:“紫红色”“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通红的”,这些都是充满活力的鲜润的颜色,都是饱满的生命状态。最有意思的是“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这是典型的名词叠加式意象描绘法,在他笔下,连蚊子、蜘蛛都是可爱的。

    最后一句“扑鲁鲁鲁”也值得玩味,一般来说,“扑鲁鲁”就够了(柳永用过这种技法“念去去,千里烟波……”),汪曾祺多用了一个“鲁”字,说明这只鸟动静特别大,特别有活力,翅膀扑腾的时间足够长。猜想作家在写这一段文字时,精力弥漫,面带调皮的微笑。

    【教学提示】“准确”是词语选择的第一要求。“最恰当、最合适”则是“准确”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一定是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可能是词类的活用,或者是特殊的语法结构,还有可能与音节的选择有关、与方言土语的选用有关,甚至与作家的情感、心理有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真正进入文本,浸淫体会,多角度思考如何选择“最恰当、最合适”的词语。

    二、怎样“利用词语的褒贬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以鲁迅杂文语言为例

    教材上说,在特定的语境下,词语的感情色彩会发生转化,表达出更为复杂的情感。更进一步说,用感情色彩明显的词语表达爱憎,是普通作者的做法;高明的作家,常常是以自己的情感态度驾驭词语,赋予词语以情感色彩。笔者以鲁迅杂文为例进行探讨。

    【示例4】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战士和苍蝇》)

    这里的战士,据鲁迅自己解释,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这里的“苍蝇”概括了社会上“奴才”的类型形象。鲁迅提取苍蝇的性能:逐臭的嗅觉特别灵敏,善于吸嘬秽物。苍蝇的可恶和卑劣之处,在于敏锐地发现死了的战士的“伤痕”而去嘬着污血,又自鸣得意。——奴才们污蔑战士,并自以为得意的形态,与苍蝇如出一辙。这样辛辣的笔触,这样敏锐的发现,这样犀利的讽刺,只有鲁迅能做到。

    “苍蝇”在实际生活中,是肮脏、令人讨厌的,但也仅此而已。在鲁迅笔下,“苍蝇”则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因此,选择什么词,远不只是理解词义的问题,而是作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起作用,是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在起作用。

    【示例5】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却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中国的特产,……它却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因此也就为阔人、太监、太太、小姐们所钟爱,……(《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某些文人,忠于豢养他的主子,为主子奔走,替主子张目;而又装着公允、不偏不倚的嘴脸,他们是知识界里善于伪装,带有相当欺骗性的下流走狗。——从他们身上,一般人都会想到“狗”。用“狗”来形容他们,很正常。但是目光锐利的鲁迅,不满足于一般“狗”的特征,而准确、生动地抓住了“叭儿狗”的形象,赋予了中性词“叭儿狗”强烈的厌憎情感,揭示了这些无耻文人虚伪的嘴脸。

    说一条“狗”“折中,公允,调和”,“悠悠然摆出”架势,得了“中庸之道”,这显然是作家主观感情的渲染。“叭儿狗”本来是一个中性词,但在鲁迅笔下,“叭儿狗”和社会上冒充公允的“走狗”变得“神似”起来,脱离了动物的特征,渗透了作家的主观感情,被塑造成个性化的具有社会和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了。

    【示例6】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记念刘和珍君》)

    “并非人间”是极端否定式的评价,是对迫害学生的当局的最大讽刺。“所谓学者文人”是直接的贬抑,“阴险的论调”“出离愤怒”“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都是直接的呼之欲出的情感表达,不如此,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无限悲愤。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将一对情感色彩相反的词矛盾地呈现,揭示了作者与无耻文人的云泥之别。

    【教学提示】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评价和态度,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也带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它是社会主客观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又作用于语义的结果。客观世界发生变化,人们的主观意识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导致许多词语的感情色彩相应地发生变化。学生对词语静态的感情色彩容易掌握,但随着时代的变化或作者主观情感的变化,词语的感情色彩在临时语境中发生变化最需要关注。如褒义变成贬义(鲁迅《藤野先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贬义变成褒义(“强人”过去指“强盗”,现在指“强者、能干的人”),褒义或贬义变成中性(“小资产阶级”在改革开放前是个贬义词,现在压缩为“小资”,是个中性词),等等。这些变化里隐藏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也暗含了时代变迁在词语上留下的印记。对于词语感情色彩的这类变化,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三、怎样“运用词语的语体色彩以获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以鲁迅小说和散文语言为例

    汉语词汇的口语和书面语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汉字本身的特点、书面用语的简省和南北方言的分歧等。两类语体的区别,主要是词汇不同。口语中的一些词,用在比较严肃的文章里就不大合适,而比较严肃的文章里常用的一些词,用到口语中也有些不自然。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如果用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的词语,就会显得很不协调。

    【示例7】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记念刘和珍君》)

    “舊观”“虑及”“黯然”等书面词语,渲染出一种凝重、肃穆的气氛,表明了作者的严正立场,抒发了对北洋军阀政府无比憎恨,对死难烈士无限敬重的深沉情感。如果用口语则很难表达这份沉重庄严的情感。

    【示例8】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药》)

    短短几十个字,用了抢、扯、裹、塞、抓、捏六个动词,六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是康大叔,受事对象分别是:灯笼、纸罩、馒头、馒头、洋钱、洋钱。我们从语体色彩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选择更有表现力的词语。

    “裹”倾向于口语,动作急速,表现出人物有点不耐烦、急躁。如果换成倾向于书面语的“包”,动作不紧不慢,人物心情就变得平和了。

    “塞”倾向于口语,突出了动作的蛮横,表现了康大叔的粗鲁和对华老栓的轻蔑。如果换成倾向于书面语的“交”,动作就十分平缓,也没有明显的情感表现。

    “抓”倾向于口语,突出了动作的凶悍,表现了康大叔的贪婪和凶狠。如果换成倾向于书面语的“拿”,整个描写就非常暗淡了。

    “抢”“扯”“捏”突出了动作的迅速,表现了康大叔交易的熟练和粗暴。如果换成“拿”“摘”“数”,则不能显示康大叔的野蛮粗俗和对出售人血馒头这一行径的熟练。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动词都有可以替换的近义词,但作家精挑细选,找到了最能刻画当时情境、最能显示人物性格的“这一个”词。

    【教学提示】“炼字”是通过对词性、词义、词的形象性、词的音韵、词的色彩等进行比较,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用在句子里合适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对词的语体色彩的选择,即遣词用语和语体环境相协调,做到用词“得体”。中国古代文人有“炼字”的传统,许多作家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到了痴迷的程度。语文学习就是要借助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让学生体会如何锤炼词语才能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在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要求,自己选择案例,小组讨论分析鉴赏,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分享,教师再适时予以点拨和点评。

    词语的选择,首先基于对词义的准确理解,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的准确把握。从这个角度看,选择什么样的词语,是词汇学的内容。但是,词语承载的内涵必定有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如果是文学作品,还有作家的审美趣味起着内在驱动的作用,所以词语的选择又是审美和文学批评的问题。本单元立足于“语言的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这个任务群还包括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单元。这两个单元都强调在语言运用中把握相关知识,形成关键能力,而非静态的语汇学与逻辑学知识介绍,这是我们开展活动单元教学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