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的学业规划指导教育

    〔摘要〕北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赋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自主发展的权利,同时也倒逼学校完善生涯规划课程,尤其是做好高中阶段的学业规划指导。学校在已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学业规划”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内容。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综合了以往生涯理论的長处,为学校实施学生规划指导教育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高考;学业规划;生涯学习;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5-0019-03

    2018年8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及教育部相关配套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立符合首都教育实际的现代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公平公正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新的考试招生方案彰显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促使学生将当下的自我发展放在人生和社会的大环境下重新审视和定位。

    由此带来了学生对于选科指导教育的新需求。选科指导与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有一定的区别,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当前,学生发展指导内容上多是理想道德、心理调适等方面,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学业指导内容。其中,选科是新高考方案的典型特征之一,将学生过去的学习经验、当前的学习状态和未来的发展可能连接在一起。中学生要实现科学选科,就需要从高中起始阶段甚至更早时期,从自身特质出发,同时充分考虑选科与大学专业、未来职业的关系,让个人发展过程既符合心理学逻辑,又契合外部环境。因此,选科指导成为学业规划指导的有效切入点。

    学校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学术素养、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大写的人”的育人目标,明确了学业规划指导教育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后,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自我探索自身特质和社会需要,确定人生目标,进而推导学业路线,制订学业发展计划,尽可能高效地获得阶段性人生目标所必需的素养和能力。

    一、追踪调查,明确学业指导的方向

    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下,选科过程涵盖了中学生认识自我、探索环境、实现决策的全过程。因此,学校将选科指导作为生涯规划教育的切入点,追踪研究2017级高中学生选科过程的难点和需求,对不同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处理,探索高考改革背景下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业规划指导教育模式。

    2016年11月,2017级学生尚未进入高中,学校首次开展自编问卷“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预测学生选科过程中的难点及问题。结果发现,学生的选科思路相对简单,往往延续文理二分的思路,先确定文科或理科方向,再结合成绩、兴趣等因素全选或替换一科。学生对选考科目的确信程度并不高,有12%的学生是完全确信的,38%的学生是比较确信的,27%的学生对于科目的选择是确信的,23%的学生对自己的选择不确信。影响学生选科的因素中,学生首先考虑个人因素,尤其是兴趣、能力、潜力等,其次考虑升学和就业等社会因素,最后考虑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

    2017年11月,2017级高中生尚未进行选科,学校再次征集学生对于学业指导教育的需求和建议,也是为学校在课程的结构设计、内容选择、课时安排、师资配备等方面的预判提供依据。学生对选考科目的确信程度不同,8%的学生是完全确信的,33%的学生是比较确信的,23%的学生对于科目的选择是确信的,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对选科不确信。可以看出,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会综合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对于选科的确信程度整体有所下降,在决策上更加保守。学生在选科过程中,依旧表现为理想与现实分离,决策过程不整合、不连贯,不能充分考虑“外部因素”与“长远目标”,不能有效建立当前选择和未来升学、就业、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8年1月,2017级高中生尚未正式选科,学校开展了第三次“北京市普通高中选科能力调查问卷”调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自身和环境,启迪学生从整体角度思考学业方向和价值。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选考科目的确信程度不同,22%的学生已经确信三科,52%的学生已经确信两科,20%的学生确定了第一门意向学科,还有部分学生两科不确信。决策自我效能感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均分都在3分以上(满分5分),具体为自我评价(3.37)、信息收集(3.20)、选择目标(3.44)、制定规划(3.17)、问题解决(3.25),说明学生对专业决策有一定的信心。但各个维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收集信息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在自我评价和选择目标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信心,对自身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也会感受到自身决策和规划能力的欠缺,认识到接受途径多样的指导很重要。

    2018年11月,2017级高中生已经正式选科并开始走班教学,学校开展了第四次调研。结果发现,在学生对选考科目的确信程度上,57%的学生完全确信,30%的学生比较确信,还有4%的学生不确信,整体确信程度较高,且无人提出更换选科的要求。对于招生考试制度的了解程度,60%的学生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对大学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48%的学生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对大学专业的报考,首选专业和首选院校的学生都在20%左右。回顾影响选科的因素,多数学生依旧是依靠兴趣、成绩、学科潜力、大学专业报考要求等因素选择高考科目,较少依赖他人的意见确定选考科目。

    总体来看,学生的自我认识较为明确,并能搜集相关专业和职业信息,进行尝试性的匹配。但是,学生普遍有信息整合能力不足的问题,未能充分认识到外界信息的重要性,不能充分把握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评估环境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在面临决策难题时,部分同学会因决策和规划技巧不足,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自我效能感。学生在做出选科后,也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应对执行过程中的障碍的能力都有欠缺。

    二、理论分析,确定学业指导的重点

    学校针对学生选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整合不足、态度犹豫不决等问题,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在整合信息过程中遇到难题进而产生犹豫态度的原因在于,影响选科的各个因素之间有不一致甚至是矛盾,无法理顺影响选科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选科决策过程中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学科兴趣,其次是该科的成绩、对学习潜力的信心和专业生涯发展需要。如何发现、深化和发展兴趣,既是学业指导中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学校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传统职业生涯特质论、人职匹配论等,已经不适用于解释当今多变的职业世界和多元的生涯发展路径。社会认知生涯理论综合了以往生涯理论的长处,其对个体生涯进程的描述也更贴近环境现实。该理论重点描述了个体兴趣的形成机制,高中生的个人特质和所处环境促进了生涯学习经验的生成,生涯学习经验则通过自我效能感和结果预期进一步促进兴趣的发展,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回路。其中生涯学习经验是促进个体兴趣发展的根源动力,也是外部环境促进个体兴趣发展的主要媒介。除了个人特质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外,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文化环境因素也有助于发展个体的生涯学习经验,提升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最终形成和深化学科兴趣。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强调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重视个体在生涯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性,强调生涯学习经验是促进个体兴趣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兴趣发展的根源动力,这些观点能为学校实施学业规划指导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三、精准施策,突破学业指导的难点

    个人特质通过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影响生涯学习经验的生成,间接地影响了学科兴趣的形成。同时,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助于塑造个体的生涯学习经验,进而提升了个体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最终影响学科兴趣的形成。可见,营造促进个体学科兴趣形成的环境氛围,塑造个体的自我效能和预期信念,进而促进学科兴趣的形成与稳定,是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指导下学业指导的关键路径。

    (一)丰富成就体验,提升自我效能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认为学科兴趣的形成依赖于自我对个人能力的主观判断,尤其是自我效能感。对于高中生来说,自我效能感的直接来源是学习经验,学生需要成就经验的积累和分析,进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学业规划指导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以积极的信念面对选择的不确定性,以开放的心态对未来保持关注和投入,在动态平衡中做出适当的选择。学校应重视学生学科学习的成就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特质表现,为学生提供多元和优质的学习体验,让拥有不同能力特质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能从不同学科中建立自我效能感。

    (二)鼓励自主探索,建立目标期待

    学业规划指导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意识培养(主动认知和规划)、探索行动(生涯规划和实践)、抉择与执行(决定发展方向并培养相应能力),兼顾通识教育与学科渗透,提供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学习机会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能动性。

    通识性课程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认识大学学习环境特点,掌握了解、收集相关信息以及学习搜集相关信息的方法,为未来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这是生涯规划指导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学科教师应挖掘学科领域和学科教材中的生涯教育素材,借助情境设计、活动模拟等教学方式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个人发展设计有机融合。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还应体现各个科目的内在魅力和未来价值,在提升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识别学生潜能所在,使教育的效果在时空上得到延伸。

    (三)搭建平台,发挥替代经验的积极作用

    高中生对大学、专业、职业的认识较为模糊,而替代经验的积累是获得生涯学习经验的另一高效途径。学校需要不断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以利用的真实平台与环境支持,通过报告会、研讨会、短期授课等形式,加强社会实践教育,通过替代性学习把体验到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价值融入自身学业理想之中。

    学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学校是主阵地,但也必须联合家庭、社会、高校等方面的资源,从长远角度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出理性的解答。帮助学生综合“自身、环境、资讯”三种信息,在“应然”的生涯发展可能性中找到“必然”和“实然”,从“正确认识学业”指向“选择适合的专业和大学”再转变到“过一个好的人生”。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CEDB19366)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钟秉林,王新凤.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与理性选择———基于40年高考招生政策文本分析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7(10):12-21.

    [2]冯朴,胡正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实施载体”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8(10B):9-13.

    [3]竺丽英,王祖浩,全微雷.中学生高考科目选择能力调查:基于NVIVO的分析[J].化学教学,2018(2):7-14.

    [4]杜芳芳,金哲.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科目选择意向现状及对策——基于浙江省五所高中的调查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8):15-18.

    [5]王爱芬,雷晓.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33-37.

    [6]杨德军,黄晓玲.基于新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模拟选课调查及分析[J]. 教育科学研究,2017(11):48-53.

    [7]李婷婷.从选科过程透视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生涯教育的重点[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21):26-30.

    [8]雷兰川,周慧,甘勇.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涯指导课程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J]. 教育参考,2018(3):19-25,50.

    [9]姜子豪.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的生涯规划教育[J]. 教学与管理,2018(9):67-69.

    [10]樊丽芳,乔志宏.新高考改革倒逼高中强化生涯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17(3):67-71,78.

    [11]朱珠.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下的高中生生涯辅导策略——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 江苏教育,2019(48):27-30.

    [13]刘立立.以生涯学习经验为核心的高中生职业兴趣模型的建构[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14]周婷婷.社会认知理论视角下初中生生涯发展课程建设[J]. 现代教学,2020(6):58-61.

    [15]毛普义.选科走班带来的新课题[J]. 教育家,2020(18):71.

    [16]雷五明,任安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自主选科的心理学逻辑[J]. 理论观察,2020(1):146-148.

    (作者单位:北京十二中,北京,10007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