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人的解放”:论马克思主义方法与电影理论研究

    本文所指称的马克思主义为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受他们所影响的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思想家所共同创立及发展的一个思想体系。尽管这之中有些观点与立场时有对立,但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全人类的解放乃始终是其共同的母题。此外,同样清楚的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且封闭的思想体系,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回应及解决当下人类所遭遇的各种问题。这当中也包括了第七艺术——电影。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面向

    (一)经典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的思想目标始终关于人的解放。马克思说:“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必须推翻那些使人称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1]

    虽然人是历史的主体,“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但在马克思著名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的模型中,马克思也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的,因为人所存在于其中的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结构正规定着他们的创造活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在这当中人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无产阶级在这当中是受到压迫与宰制的。因此马克思号召工人起身革命,马克思说:“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3]

    马克思对于无产阶级的解放目标,促使了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其内容不仅包含对“错误的表现形式”(古典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而且也包含对必然产生这种表现形式的客观的条件进行批判。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多元的文化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发源于19世纪20年代中欧和西欧的一种哲学和政治学的马克思主义,其内部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学派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蔚为壮观,[4]尽管这之中人员繁杂且方向各有不同,但其共同切入点均指向了文化。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了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等。

    西方马克思主义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继承的最大遗产是其批判精神。但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所不同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舍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证主义和唯物主义传统,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关注社会中的人,亦即对人的主體性的探索。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对传统唯物思想的舍弃,使其背负了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之名。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自身看来,对人的主体性的追求与探索是对人的自由的辩证,是以人为中心的理论诉求,其实具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色彩。因此较为重要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重点是从政治经济学与国家转向文化、哲学和艺术,而物化、虚假意识、领导权、文化工业等是其所提出的重要概念。

    1.物化

    “物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鼻祖卢卡奇的批判思想核心,是马克思“异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意指商品对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统治,以及劳动分工使人的零散化。劳动者成为了劳动过程中的客体,自身的能动性被埋没,从而被劳动过程物化了。劳动者成为由物来支配、用物来衡量其价值和尊严的物,失去了自己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而随着物化的加深,人的意识也成了“物化的意识”,支配着人的精神活动和心理活动。卢卡奇以人为旨归的观点,回归人的主体性,为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树立了人本的指标。

    2.虚假意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虚假意识的研究是对马克思所提出的意识形态的延续。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影响着人们观看事物的方法。但由于意识形态存在于社会中的上层建筑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因此意识形态会由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所控制,而这就是最初在马克那里所说的虚假意识。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提出关于意识形态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七种模式:a.错误意识,b.领导权或合法化,c.物化,d.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文化产业(法兰克福学派),e.心理主体与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阿尔都塞),f.支配权的意识形态,g.语言上的异化。[5]以上七种模式除了第一种是由马克思自己所提出的之外,其余的都是属于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的研究。这些意识形态研究首要关心的都是象征形式与权力关系交叉的方式,以及社会领域中意义是如何被用来为那些有权有势者服务的。对西方马克主义而言,研究意识形态就是研究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6]

    3.领导权

    领导权是葛兰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除了个别的场合外,这个词都是用来说明工人阶级的一种战略——对领导权的争夺。“在葛兰西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在于通过一系列如主权在民、平等交换、自由竞争等观念争得了人民的“同意”,从而获得了合法性”[7]。然而,资产阶级之所以获得领导权其实是它让人们犯了在意识形态上认知和功能的错误,把某部分人群的利益当成是全部人群的利益,“把不是自我确证或自我实现的信念看成是自我确证或自我实现的了,从而支持、稳定或合法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8]。

    4.文化工业

    文化工业是由西方马克思主义中以文化批判为思想特色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在两人的著作《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意指现今大部分文化产品都已经变成了商品,且文化本身也以一种“工业生产”的模式在进行生产,为人们提供消遣和娱乐,使人们可以暂时逃避日常生活中单调乏味的工作,尔后再重新产生工作的愿望,是直接服务于生产力的再生产。[9]霍克海默、阿多诺说:“晚期资本主义的娱乐是劳动的延伸。人们追求它是为了从机械劳动中解脱出来,养精蓄锐以便再次投入劳动。”[10]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电影研究

    关于马克思对艺术的看法,“艺术与人的解放”可以被视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理论主题。在马克思重要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首先从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上说明了人的本质是类存在物,是有意识的存在物。[11]故而艺术的创作是人的主观意识的表现,艺术创作也同一般的劳动相同,是创造性劳动。这奠定了马克思对于艺术的人本主义美学基础,为“电影是什么?”这样的基础性发问,提供了哲学上的一个思考方向及思考基础。此外,也由于马克思将艺术置于了一个同工人在资本主义体制中产生劳动异化结果的位置,因此也将艺术同工人革命相一致,对艺术赋予了自我解放的任务,而后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着重思考了社会中的精神文化,希冀通过艺术的方式来拯救人类的心灵和社会,[12]因此以马克思作为一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可具体应用于以下两部分。

    (一)“电影是什么?”——本体论的研究

    关于“电影是什么?”,在电影诞生不久之时,即受到了关注,引发了对于电影本质的讨论,是为电影理论史上的经典电影理论时期。包括卡努杜对电影“第七艺术”的命名,于果·明斯特伯格的“参与”,路易·德吕克的“上镜头性”(Photogenie),苏联电影理论家们的“蒙太奇”(Montage)与电影眼睛(Keno Eye),安德烈·巴赞的影像本体论、长镜头美学以及作者电影等。电影的本体论,证明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独立性以及具备的艺术特点。

    马克思是关心文艺的,只是在马克思的时代中,电影尚未诞生,因此在马克思的著作中自然也就没有任何关于电影的评论。但这并不表示马克思的思想就与电影无关。借用马克思的理论思想,我们依然可以试图去思考“电影是什么?”的本体问题。

    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首先是技术的发明,然后才导致一种新艺术的发现。[13]这说明了电影艺术的物质基础以及与其他艺术在物质条件上最大的差异,即电影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紧密关系。电影作为一门能够再现现实的技术,继承了其前身摄影术的许多传统——物质的与精神的,这当中也包括了对于其是否能够作为一门艺术的质疑。质疑者认为电影只是对现实的复制因此毫无艺术价值,然而这其实忽略了人的劳动成果与劳动价值,也忽略了人性。在马克思的观点中,未受到异化之前的劳动是富有创造性与激情的,自由的电影创作是人的艺术行为表现。真正限制电影无法成为艺术的,是它将面对的被生产的方式。如果电影变为一种商品,电影工作者与之的生产关系将迫使自己成为一个被剥削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其艺术价值。透过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我们应当是要去考察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如何从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进而消除艺术的神秘感还艺术于人。艺术应当被看作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创造力的表现和一种解放力量。然而,电影的物质特性,使电影的生产在多数情况下还是只能为特定阶层所掌握,并成为其特定的宣传工具。

    (二)“电影在做什么?”——电影的文化研究

    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社会也变得日益复杂,经典马克思中的部分理论思想在此时不免显得局促。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转向,将研究视野更多的投入社会关系当中复杂的精神文化层面。而作为大众文化之一的电影,自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了高度的联结。现代电影理论对于电影所进行的文化研究,其理论工具也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西方马克主义,特别是在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这两个部分。

    1.文化工业

    在后工业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被同化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当中,社会通过商品化的消费主义原则,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趋使民众进行消费的社会文化。作为重要文化現象之一的电影,在这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遭遇的处境或其自身的转变成了需要被关注的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概念为研究者提供了批判视野。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使电影不再成为艺术,而转变成了工业文化失去了其原有的艺术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即前文所述的——人的异化,另一方面则是其自身性质的改变——即成为商品。在资本社会中,电影隐含了一种具有欺骗性的意识形态——“虚假的需要”,它一方面控制和规范着人们进行盲目的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因此扼杀了人们的独立思考精神,取消了个体的批判精神和否定意识,使之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文化工业揭露了电影所处的商品社会环境并对此进行批判。

    2.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理论重镇,也是最多的被使用来进行电影研究的理论工具。虽然不同的意识形态理论对于意识形态有不同的理解与侧重,但运用于电影研究时,其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揭露那些在表象背后没被看见的“缺席”。而如何揭露?阿尔都塞的“症候式分析法”(阅读法)提供了研究者们通往缺席之处的道路,“要在‘显在话语的背后读出‘无声话语来,要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要看见那些‘失察的东西(Oversight),要在充斥着的话语中辩论出缺乏的东西,在充满文字的文本中间发现空白的地方。”[14]

    在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视野下,电影已经被证明是满载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体。透过人物角色的设定、故事情节的安排,电影对观众进行召唤并使之认同,从而达成其在性别、种族、阶级、国族、身份认同、后殖民等意识形态的传播。当然,在很多时候这并不是电影有意为之的一种行为或企图达到的目的,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因为一旦意识形态能被明确辨认则该意识形态就已经失效。透过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批判视野以及揭露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理论工具——意识形态等。为我们更好的理解电影的文化身份属性以及明辨阶级意识提供了思想武器。

    结语

    电影作为在艺术领域当中一名晚进的后起之秀,诞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与其它艺术相比,电影具有更强烈的对物质基础的依赖——不论是技术的或资本的,也具更为强烈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透过其叙事内容与表现形式。借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模型对其进行关照,电影一如小型社会,既有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也有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在所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中,对此一模型的理论分析,也同样适用于在电影身上。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化发展,电影作为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也同样进行了相应对的与原生之初不同的变化,最终成了社会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后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针对资本主义深化发展后变得日益复杂的社会所进行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判,自然也将电影涵盖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重要的批判精神与解构视野,对于帮助研究者理解电影这样一个“小型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工具,不论认识论的或方法论的。在电影研究的领域中,马克思的主义的影响常在其间。

    参考文献:

    [1] [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0,67,435.

    [4] 刘伟兵.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述评[ J ].理论月刊,2018,12:32.

    [5]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论[M].高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7] [8] 马庆.“虚假意识”的意义和价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一个理论缺陷[ 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3):65,66.

    [9] 朱海印等.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7-138.

    [11] 韩清玉,侯瑞华.学理层面的原典复归与实践意义的现实超越——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86-89+97.

    [12] 朱海印等.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观念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3]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4] 陶国山.论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文艺思想[ J ]. 南京社会科学,2016,(7):112.

    【作者简介】? 杨颖达,男,台湾新竹人,厦门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台湾纪录片及电影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台湾电影的身份认同建构及其对南台湾大学生国族意识的影响”(项目批准号:15YJC76005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