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视野中《驯龙高手3》的叙事话语

    王晶

    2010年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驯龙高手》改编于葛蕾熙达·柯维尔于2003年所著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如何驯服你的龙》,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与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2014年《驯龙高手2》上映,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时隔5年,作为大结局的《驯龙高手3》不负众望,没有成为“狗尾续貂”之作,很好地完成了作为儿童动画电影的教育学社会功能。随着世界各地本土优秀影视剧的出现,对其经典化原因研究的持续也说明传统文本文学的市场被影视文学侵占。本文将从文化资源、人物设计、情节叙事及现实意义分析《驯龙高手3》的优劣得失。

    一、制造情境:借鉴挪威文化

    自《驯龙高手》第一部开始,弱小的孩童在逆境中成长,这是游牧民族或渔猎文明中成年男子成熟化的惯常之路。《驯龙高手2》进而讲述年轻的酋长面临同一民族不同部落的冲突,利益的分争往往构成武力斗争的原因,最后因共同的外敌或者真诚的沟通而冰释前嫌,部落联盟由此建立。《驯龙高手3》则超出“利”的层面,将观念的差异设置为矛盾的焦点,葛林魔以征服龙、奴役龙、生杀予夺龙为乐,小嗝嗝则以人龙和谐共存为奋斗目标。

    就动画影片而言,《狮子王》的文化原型源于《哈姆雷特》,即中世纪欧洲的王族复仇,《花木兰》借鉴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替父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纳尼亚传奇》宣扬基督教上帝舍身救人方能再生的圣主仁心,《功夫熊猫》则由武林恩怨传播具有中国功夫内涵的华夏哲学。《驯龙高手》系列也有其独到之处,它取用的是中世纪的北欧挪威文化资源。人世生活方面,维京人的种族代称使观众得以直接回到渔猎海盗横行的中世纪欧洲北海的蠻族拼杀之中。剧中人的服饰及建筑,完全遵照了皮毛防寒、伐木为屋的历史史实。地理环境方面,北欧岛屿林立,海岸线曲折,草木丰茂,地形奇特,《驯龙高手3》仿佛是真实挪威的再现。再如主角梦想之地的出现,灵感可能源于第四纪冰川影响而生成的北欧U型谷形态原型。龙族翱翔天际时常出现幻化的极光,馈赠给了观众一束神奇宇宙的魔力之光。

    《狮子王》以陆路生物的世界来展现人世争夺权力的残酷,《海底总动员》写海洋生物在神秘海洋里对自由梦想的追逐,《马达加斯加》写动物园里的动物反抗约束、追求自由。《驯龙高手》系列是对天际空间的一种利用,龙这种动物的选取与《阿凡达》中对“龙”的想象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再现“蛮族”,《疯狂原始人》表达的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穴居人如何在族群内部自我变革,从而开动大脑、创造新知。《驯龙高手》并非说维京人如何进行智力革命,因为在西方中古史上,冷兵器文化为主流,倘无近代科技革命的出现,中古维京人创造的文化仍然十分可观。与维京人相应,龙族在剧中是一个与人类平等的族类,人类对其又爱又惧。同样“人化”的龙族以一个需要人类包容理解的族类出现,小嗝嗝身上的领袖特质即是这个维京血统能够赢得与之完全不同生物基因族类信任的理由。“人与动物平等共处”而不是“动物仅为人之宠物”的求证历程十分久远,但由于人性的复杂,如葛林魔之流,可见真正实现这种期望仍有不短的路要走。

    作为中古部族,知识、情感、意志对其而言,是一个既感性又理性的综合体;情感影响意志力,感性特质的不同也影响人对知识类别的喜好。在《驯龙高手3》中,我们可以看到维京人人人皆有治业,没有游手好闲的;族人相信酋长的判断,“同仇敌忾”;酋长有一个智力多元的智囊团,酋长的决断能够符合“仁智勇”的标准。部族之间没有怀疑,酋长的言行也是表率。由此可见,本剧并非仅从地理因素借鉴挪威文化,在族群崛起原因层面,理想化了的维京人所表现出的良善的一面与中古历史的优等人性不谋而合。

    二、模式化:动画电影的人物类别

    纵观美国梦工厂动画电影,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模式化的人物群体。动画电影中的主角,无论男女,无论人兽,往往并非生活在幸福完美的家庭之中。《驯龙高手3》中的小嗝嗝是幼年丧母、青年丧父的孤儿。《功夫熊猫》中阿宝只有一个继父,后来才发现双亲俱在。“孤儿情节”有着基础的必要性,因为在常规伦理中,无父无母才能构成一个未成年人自由私生活的基础,而自由无限制的私生活才能为触碰社会规则带来可能,积累实力挑战社会规则才使得剧情可以突破常规。并且,失孤的男青年须有一个搭档,即率真的女青年。这位女青年未必要多么高深智慧,她只需要“率真”,真诚地爱着男主角。《驯龙高手3》的阿丝翠德即是如此。在人们普遍的世俗期待中,中国俗语“女慕贞洁,男效才良”也可以作为这种“男智女真”模式的支撑。

    男主角与女主角之间并非二人同体,他们之间需要一个桥梁。这一桥梁需要真正的大家长来充当,即真正的智囊,部族的元老。在本剧中,小嗝嗝的母亲沃尔卡扮演此类角色。她有着特殊的交质经历,有着爱族的本性。沃尔卡是率先要查看葛林魔行踪的人,是在全族首次搬迁落脚时因饥饿而发出骚动时提出建议的人,也是在儿子小嗝嗝犹豫不决时鼓励女主角勇敢劝谏的人。智慧往往体现于一个瞬间的决断,而智慧的积累却需要长期的努力乃至天分。与智慧的元老相对应,还有一个固执的旧臣,坚守着过去的规则,剧中高博就饰演此角色。

    在主角的领袖光环下,率先出现在听觉系统中的是意见支持者。此类人与领袖有着一致的开创精神。剧中拉夫纳特和特夫纳特,他们像一对说相声的人,一唱一和引导着舆论。而恰恰是发表意见十分迅速的人,在实际战斗中容易出现偏差,多嘴的拉夫纳特便成了葛林魔锁定维京人移居地的契机。此外,胖子与吉祥物往往一并同行,剧中鱼脚司和诅咒鱼在激烈的战斗中或是激烈的意见争辩中,其现身成为一种娱乐性的广告,使观众的神经为之放松;再有潜在的继承者,即自命不凡的鼻涕虫给观众一种维京人族群领袖延绵不息的印象;再如年轻的完美者,即身体和形象臻于完美的埃雷特,使剧中人群弥补了男主角小嗝嗝的形象或身体的不足,由此而造成全剧正面人物团队的完整性。

    无独有偶,我们在《花木兰》中,也可以找到基本一致的模式化角色团体。木兰以智慧勇敢的形象出现而李翔则以忠诚真挚的特点定格,李翔的参谋则是固执的旧臣,木须成了神兽化的元老,和尚与蛐蛐分别是“胖子和吉祥物”,另外瘦子和独眼青则扮演意见支持者的角色。再如加强版的动画科技电影《变形金刚1》也难逃模式化的影响。在变形金刚中,与其说擎天柱是主角,不如说大黄蜂是主角,原因在于大黄蜂年龄小,擎天柱更有“部族的元老”的意味,而有《大黄蜂》电影翻拍说明“大黄蜂”更有变形金刚的普遍象征性。真人主角山姆实际上反映出人类作为机器人搭档的真诚性,多么智慧并未见得。在汽车人团体中,久经战场的铁皮会提出忠诚的意见,狗则是明显的吉祥物,开朗奔放的爵士和救护车代表的是群众意见支持者。仔细分析其他美国动画电影,虽然会有细微的不同,但基本会与《驯龙高手3》的人物模式化基本一致。

    维京人与龙族的合作是一种开创性的想象,在与葛林魔的斗争中,每个角色都各司其位。虚构的动画对现实的尊重是电影为观众认可的基础。在现代性格类型中,冷静沉着、热情奔放与闲适无争可以作为性格分类的三种基本类型。《驯龙高手3》也遵循了这一规律。在剧中,男主角小嗝嗝、女主角以及舆论制造者、潜在的继承人、年轻的完美者可以视为“武功团体”,他们个性张扬,渴望依靠体力和智力建立新的生活。元老智囊、固执旧臣可以视为“文功团体”,他们同样对族之延续竭尽所能,有的善于在时间节点予以鼓励,有的长于坚守历史的教训。而剧中的胖子和吉祥物则属于“无功团体”,例如鱼脚司喜爱研究各种龙类,津津乐道于此,实际上,剧中现身却没有发言的“路人群体”也基本属于“无功团体”,他们的生活构成维京族群的日常生活主体。

    与维京人的塑造相比,夜煞和光煞的设计更为可圈可点。此类龙超出了中国吉祥四爪龙和西方邪恶喷火龙的刻板印象。他们有着光滑的身体,鱼类的尾鳍,猫科动物的特征形态。最为关键的是,猫的眼睛使夜煞和光煞十分迷人。“以猫为龙”的做法也给梦工厂动画电影的日后发展提供了新的想法。至于邪恶势力葛林魔的形象与《花木兰》中的匈奴、《纳尼亚传奇》中的女巫、《狮子王》中的刀疤则有着一致的刻薄、冷酷、消瘦的共性。

    三、推进叙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在西方的历史史书叙事中,无论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还是希波战争,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著作者虽然会观察到细枝末节,但往往以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方法来推进战争的叙述。

    训练、挑战与决战,是一场战役的三部分。《花木兰》中军队苦练、寻找匈奴而发生战斗,最后因生存的威胁而孤注一掷反而绝处逢生。《纳尼亚传奇2》也是如此,黑夜偷袭反而失败,守城之战反而大获全胜。《驯龙高手3》在短短90分钟的时间内没有突破这一叙事规则。葛林魔第一次出现实际上败于小嗝嗝所设计的陷阱,只是葛林魔似乎技高一筹,并非进行没有实力的偷袭,各种毒龙的出现迫使维京人离开大本营。在此之前,我们也能看到维京人打铁、驯龙的军事化生活。在决战中,也是由于葛林魔抓到了夜、光二煞,维京人的生活回到了起点。最后上演了空战对阵海战的奇妙一幕,从龙身上学到了飞行服和飞行术使维京领袖团队俯视葛林魔船队,以火燃木的常识更高涨了剧情,最后小嗝嗝以情化龙、以死获生的“机关一解”,使光煞感到了人类的善良和真诚。

    在西方的各类电影中,似乎凡是有争夺对象的情结,对立的二元终究要有主角先败后胜最后皆大欢喜的设定。《最后的武士》是明显地“先败后胜”;《怦然心动》也是女主角开始难以吸引男主角,后半段才获得男主角追求;也有个别成为永久经典的电影违背了这种惯例,如《勇敢的心》是先胜后败,悲剧性的结尾最终铸就了残缺性的美。与之相比,前不久上映的《印度暴徒》有对立双方前后5次对决,也需要遵循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实际上是印度文化走上了西方式样二元对立的叙事路径。

    西方式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非对即错体现在很多方面,葛林魔最后落水而死的结局也满足了世人的心愿。倘非如此,例如,葛林魔落水而失忆成为了赞同小嗝嗝人龙共存观点的人则有悖于西方的普遍思维模式。与之相对,中国人有一种“三分”的智慧[1]。与西式二元看待问题的方法相比,中国“三分”的辩证法重视“中庸”。在空间上,人与天地之中要发挥积极的作用,与现代主义人要战胜自然的主张和后现代思潮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相比,虽然在情节设定上,《驯龙高手3》没有摆脱“否定之否定”的常态,但剧中小嗝嗝人龙共存的希望和句尾小嗝嗝长大后依然被夜煞热爱的情结则是高妙之笔。事实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电影均是对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征服自然史的一种反思和对后人的告诫。

    四、作为动画电影应有的教育学意义

    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女士曾表示,她希望自己能为儿童创作更多的歌曲。不得不说,儿童歌曲市场远逊色于成人歌曲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儿童歌曲的表现力也低于成人歌曲。不过在影视方面,美国梦工厂为世界做出了表率,一部又一部动画电影的上映,为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资源。电影作为一种娱乐文化,教育意义的发挥更为自然;而由于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共性,教育目的相同、电影内容不同的夢工厂在担当着社会教育家的角色。

    小嗝嗝是一个青年酋长,在管理如此庞大的群体时,必须有确定性的抉择。在如何对待团体、如何用人方面,小嗝嗝反击葛林魔时率领的团队中“武功团体”居多,这俨然一派果断攻坚的勇猛气派。儿童观众会受到这样一种坚毅气质的影响。动画电影的基础观众是儿童,《驯龙高手3》必须遵循世界范围内普遍接受的教育伦理原则。西方的价值观以博爱、平等、民主、自由为主。而具有原创性的中国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动力核心是“仁”,目的核心是“和”[2]。如何对待困境?小嗝嗝率领团队试图毁灭葛林魔的企图时,重要人物险些丧命,无功而返时,他们还发现一位队友逃跑失败。小嗝嗝和其搭档还是理性地遵循“人为上”的原则。如何选择放弃?维京人对于龙的驯服经历了相当长的实践,这份耕耘对他们来说一个极大的付出。作为酋长的表现,他自己领悟到:对于没牙仔而言,他是一个很好的伙伴,但光煞更适合它。无论是放弃继续驯养没牙仔的决定还是对于人类与龙族继续友好共存的考虑,小嗝嗝的情感动力是“仁”,最终目的是“和”。

    从根本上讲,动画电影的虚构性和童话色彩必须要高于其现实性。对于儿童或者青少年来讲,即使失败还有时间和机会再去尝试新的事物,因此对于本真理想的追求可以视为所有儿童电影都要重点讲述的,或者说说教的。《小鸡快跑》就是讲“快跑”,《狮子王》就是讲“要为王”,《马达加斯加》就是讲“必须回到马达加斯加”,而《驯龙高手3》除了借助“人龙共存”这个主题宣扬和谐思想外,对于儿童而言就是讲“小嗝嗝在困境中坚信自己,救龙”。第一部到第三部均有少年英雄情怀在其中主导。某一国度的社会意识也反映在其制造的影视作品中,美国自信的美国梦也被注入到儿童动画电影里。

    在故事最后,成年后的小嗝嗝在孩子面前讲述如何与没牙仔成为朋友。有一细节是非常感人的:不要主动去碰没牙仔的头部,而是要等待没牙仔来主动接触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龙族从内心的根源、兽类的主观情感接纳人。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里的“夺”指强行改变,这里的匹夫也并非后世的讽刺意义,这里的志可以诠释为主观意见。在两种陌生的物种接触时,在人类一方主动援以友好之手时,不再需要累赘多余的方式来表现,而是需要时间和冷静等待对方的反馈,这是作为主客二方互相沟通的教育学意义上非常高明的见解。

    结语

    挪威并非具有典型意义的世界大国,其知名度也绝非可比肩美英德法之流,在我国早期的世界史教材中,挪威及其北欧文化甚至未能占据一节。《驯龙高手3》剑走偏锋、择用冷门,选取挪威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确能给观众不少新鲜感。承前所论,至于人物团体的设计则给观众以典型“梦工厂”电影的印象。情节方面也遵从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看电影与读书相似,如此程度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观众在90分钟内迅速理解电影内容,但倘若梦工厂继续按照此类模式“生产”模式化的动画,而无法升级思维,拔高观影门槛,恐怕喜好新奇的全球观众迟早会对模式化的做法感到厌倦。按照“仁礼和”的标准,《驯龙高手3》路向健康,完成了“梦工厂”造梦的初衷,也留下了一个半开放式对人龙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1]庞朴.三极:中国人的智慧.庞朴文集[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39.

    [2]韩博韬,何振科.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框架探析[ J ].唐都学刊,2016(1):20.

    【作者简介】? 王 晶,女,黑龙江绥化人,内蒙古民族大学讲师。

    【项目基金】? 本文系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网络辅助教学模式下民族高校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实证研究”(编号:QN201603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