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创新研究

    马淑红 张小玲 周悦

    

    【摘要】? 随着管理会计在我国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出台,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的推广和运用将成为必然趋势。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加强各项业务管理、提高内部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还可以促进高校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为此,高校应重视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 ?管理会计体系;构建;高校

    【中图分类号】? F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20)02-0072-03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会计分支,其作用主要是满足单位内部经营和管理的需要。高校管理会计是高校为实现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战略目标,通过应用一系列专门的工具和方法,对所收集的财务资料和业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综合分析,出具内部报告,在高校的内部控制和治理方面参与服务并发挥作用的一项管理活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有效监管教育资金、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心和焦点。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有效应用,将会在高校的经济管理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管理会计的体系建设、开发和应用,不仅有助于高校领导实施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还有利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和长足的发展。但目前,高校并未建立统一和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二、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管理会计基本指引》,高校应积极响应,力行推动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无论从国家制度规定层面,还是从管理会计优势效能等方面,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国家的重要制度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高等教育实现由外延式到内涵式发展方向的转变,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高等教育须遵循其内在发展的要求,坚持走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和管理水平,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2014年财政部提出,在事业单位推进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我国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高校是以培养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经费的管理和效益水平,加强高校的经济管控和综合治理,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显得尤为重要,更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内部管理和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我国,高校会计以预算会计为主导,会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经济业务的综合分析有所缺失,其全面性、客观性和实用性都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能为高校领导施行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价值信息。高校在以预算会计为基础的前提下,结合非财务业务资料,利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对财务会计资料和其他业务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整理、计算、比较和分析,发掘和提炼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形成灵活多样的内部报告,为高校领导提供管理和决策的依据及建议,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为高校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优质管理服务。

    (三)管理会计可促进高校加强经费的合理管控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高校更是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教育资金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随之加大,高校经费来源也逐步多样化,各项经费的使用状况和产出效益备受关注。以2017年重庆部分市属高校“信息公开”决算收支情况为例,六所高校中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有四所(见下页表1 )。科学管理、利用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提高各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已成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点和关键。鉴于目前有些高校内部控制管理较为松散、教育经费浪费比较严重、科研经费使用不合理、教育资源共享率低下等现象,高校须大力加强和提高内部管理和综合治理。高校可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合理的量化指标,开展绩效管理和业绩评价,对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进行合理的衡量和管控,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职能。

    三、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管理会计的推进,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也必将成为发展趋势。高校可以各院系部处室中心为主体,建立责任中心,围绕全面预算管理,对业务活动实施责任会计,开展成本管理,进行规划、预测、控制、决策和评价,建立高校管理会计框架体系。高校管理会计既是高校会计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又是推动高校自我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

    (一)理论体系的建设

    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从企业的实践中而來,高校作为我国的事业单位,其财务核算机制与基础和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高校构建管理会计体系,顺利推进管理会计应用,必须建立与高校体制相匹配的管理会计理论。企业管理会计理论所包含的管理和决策方法的可行性,为高校管理会计提供了较多的理论支持和可借鉴性。西方国家在公立高校管理会计理论的建设和实践中,提出公立高校应该广泛使用管理会计概念,并证明管理会计技术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的地位,对公立高校引入管理会计的影响因素和过程进行剖析,在管理会计决策方法应用的案例分析方面,解析一些高校应用的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意义。顺应国家管理会计政策推进的要求,借鉴企业和国外公立高校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我国相关部门应组织和出台高校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指引,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同时要加强高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吸收企业管理会计理论的精髓,考量和引用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构建高校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建立一套科学的具有我国高校管理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加大科研投入,汇集人才资源,推进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系统整合管理会计理论优势资源,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研究和开发高校管理会计案例,开展模拟实训活动,发挥综合示范作用。总之,促进高校管理会计的发展,须大力推进理论体系建设,切实发挥理论先导作用。

    (二)组织机构的设置

    为了更好地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在高校的实施,高校应改善现有体制和机构设置。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高校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总会计师的政策和制度,在高校创设总会计师职位,优化高校的法人治理结构,规定总会计师为副校级行政领导成员,主要职责是分管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总会计师在高校管理会计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发挥主要领导作用,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影响是深远的。近年来,高校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断提高,因此,在高校建立一个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能够有效降低财务风险。总会计师既是行政领导也是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财务会计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可以全面领导本校的会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服务。

    高校在设立总会计师之后,可在总会计师提议和倡导下,组织设置管理会计机构。首先,应完善机构设置的条件。调整财务机构的岗位设置及人员配置,高校财务机构需规范岗位设置,区分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功能,对人员配置进行优化,人员配置和岗位需求应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人力资源浪费或职能缺位等现象。其次,完成机构设置。高校管理会计机构的设置,可与财务会计机构平行设置,也可在财务部门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科室,提拔专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机构负责人,组织设计高校战略管理宏图,履行高校管理会计的规划、决策、评价和报告等工作。

    (三)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直以来,高校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方面,局限于记账、报账、复核等财务核算工作,管理会计人才相对匮乏,不能很好地为学校管理层提供预测、规划和决策参考,难以将高校管理会计推广应用落到实处。为切实改变当前管理会计人才缺乏的局面,促进财务人员实现职能转型,首先,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对高校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视程度。其次,高校应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是管理会计工作推进和执行的主要技术力量,高校应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管理会计的知识,掌握管理会计的技能,开发管理会计思维和行为能力,同时积极从外部引进和吸纳管理会计人才,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通过培养现有人才和引进新生力量,组建一支技术力量强、专业素养高的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共同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在高校的建设。

    (四)信息平台的搭建

    管理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分析,为单位领导提供准确、全面、及时和有效的信息。理论框架、组织机构以及人才队伍等的建设,是高校管理会计构建的基础和保障,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则是高校管理会计有效实施的平台,是高校实现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一些重要的管理部门都设有各自的信息平台,如OA 办公自动化系统、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但這些信息系统“各自为政”,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困难,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也造成管理会计信息获取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校在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突破口和切入点,并有所侧重,制定具体的步骤,使管理会计信息化得到稳步有序的推进和实施。实际工作中,应在对高校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和聘请信息技术公司,开发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管理软件,并将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导入、整合和改造,搭建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平台,以达到资源和信息共享、资料获取方便,及时形成内部报告信息。

    (五)方法和工具的引入

    自2019年起,高校将全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模式。此次会计制度改革,在完善预算会计功能的基础上,强化了财务会计功能,可完整地反映政府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本,同时也为管理会计在高校深入全面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应用,关键是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的引入,以战略管理、全面预算和内部报告为切入点,运用管理会计方法和工具,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全面落实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推动高校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有效应用。

    1.从宏观视角,高校建立战略管理体系,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制定和阐述自己的使命、愿景和目标,客观地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突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当今,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多样,高校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已成为必然选择。高校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和厘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识别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找出影响学校发展和成功的关键因素,提供可选择的战略,适应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的新需求,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全面预算管理涵盖高校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高校应将战略管理融合在预算管理中,根据事业发展规划和既定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编制预算,严格执行和规范调整预算,保证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从微观视角,高校可应用管理会计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以数据的整理、分析为基础,依据责任会计主体及不同事项出具灵活多样的管理会计报告,为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思路和服务。管理会计的数量经济模型和分析方法是管理会计的精髓,决策分析法、成本性态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等具体方法,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如在高校的筹资和投资活动中,可利用净现值法或内含报酬率法,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从备选方案中择优录用,做出最佳决策。如在招生规模的分析上,在用成本性态分析法建立成本函数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本量利分析法预测和核算招生收入、成本和收支差额,进行招生保本点分析,确定招生规模,考虑适度结余。如在高校全面绩效管理中实施业绩评价,可采用平衡计分卡,运用财务资料和非财务资料,从客户、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平衡的维度衡量高校的业绩,提供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框架体系。

    四、结语

    管理会计在高校的引入、推进和应用,将会为“加快‘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现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这一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推动管理会计工作,促进会计工作转型,是高校加强管理水平和提高治理水平的新途径,也是高校会计工作面临的一项新任务和新挑战。高校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和创新,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应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和意识,推进管理会计体制建设和机构设置,会计人员应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努力创造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和氛围,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以实践为基础建立案例数据库,切实推动高校管理会计的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淑红,张小玲,周悦.论构建高等学校管理会计体系的把控点和途径[J].管理观察,2017,(9).

    [2] 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S].财会[2014]27号.

    [3] 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S].财会[2016]10号.

    [4] 彭源波.广西高校设置总会计师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影响[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5,(1).

    [5] 陈俊忠.《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在高校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8,(8).